xinde

从《血,总是热的》看宗教伦理道德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


2014-07-01 09:44:03 作者:杨二祥 来源:《信德报》2014年6月26日,23期(总第587期)

电视连续剧《血,总是热的》播出以后,在全国各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它是收视率较高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曾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故事片二等奖。其中心思想破天荒地正面反映了宗教伦理道德在当前社会中的积极意义。剧情着重叙述了一个女青年团员宋巧珍受到教会的关爱,竟然摘下了佩戴多年的团徽,而佩戴上了十字架的故事情节。它在众多的场景中浸淫着浓郁的宗教气氛,更重要的是,其故事的主要支点是天主教的仁爱、助人的道德观。这些宗教因素,在深化剧情思想的同时,也反映了现时社会极需要富有人性化的宗教伦理道德,尤其是弱势群体,更需要人们的关爱和帮助。

    宗教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对人类生活的感情表达,在人类生活当中,宗教是最终的关切,是人类生活的深邃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宗教和艺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亚历山德拉·塞塔说:“人类的一切艺术形式本质上都是宗教艺术”。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最初时期,宗教与艺术交织在一起,没有人能说清两者出现的前后次序,因为它们不是两个事物,而是同一个事物。艺术产生于宗教,也可以说它是为了服务于宗教。但文学艺术回避宗教,不能自然地表达人类最终关切的事情,是影响作品的深刻性和永恒性不可回避的原因。

    剧中的主人公青年团员宋巧珍,是江南市丝绸印染厂的一名工人,她的父亲在“十年浩劫”中被红卫兵小将们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被活活折磨死。真是福不双降,祸不单行,后来她的母亲患了脑血栓意外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照顾伺候。但宋巧珍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工厂上班,可是当她下班回来,发现她的母亲摔在了床下,被摔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满身泥土。如果不去上班在家伺候她的母亲,一家两口的生活就断了经济来源,母女俩只有望洋兴叹,束手无策。这时一位天主教的中年妇女走进了她们的生活:“闺女!你必须去上班,我来照顾你的母亲”。宋巧珍哽咽着说:“可是我没钱雇保姆啊!”“我不要钱,我是自愿来伺候你的母亲的,因为我看到你的母亲实在需要有人来照顾,你又不能不去上班,我自愿义务来伺候你的母亲,请你放心好好上班去吧!”中年妇女扶摸着宋巧珍的头亲昵地说。

    就这样,以后的日子里,宋巧珍天天去厂里上班,中年妇女天天来她家无微不至地伺候她的母亲,把家中好吃有营养的食物拿来让她母亲吃,每天给她喂饭、吃药、翻身、按摩、换洗衣服、擦洗身体、端屎接尿……可以说是进行了一级护理。

    时隔不久,宋巧珍的母亲显然变成了另一个人,病情好转了许多,人有了精神,体重也增加了,生活基本上能自理了。可把宋巧珍乐得像八月的石榴裂开了嘴:“大婶,太谢谢您了,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您,我母亲成不了这个样子!”中年妇女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基督徒应该做的,因为我是一个基督徒,耶稣教导我们要做一些爱人的实际工作,如果要谢的话,那就谢谢耶稣吧,因为是他让我这样做的。”宋巧珍说着给中年妇女咕咚磕了个响头,中年妇女急忙把她拉起来:“闺女,别这样,这是我应该做的。”

    于是,宋巧珍毅然决然地摘下了佩戴多年的青年团团徽, 而佩戴上了耶稣的十字架。

    剧中的情节感人肺腑,让人感到与剧中的人物在同呼吸共命运。可以看出,剧情突出地说明了天主教伦理道德实践,在当今社会中是多么重要。因为当今社会的“信任危机”、“信用危机”、“信仰危机”、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陷,太需要宗教伦理道德了。

    中国的天主教会以及各种宗教急需走出教会走向社会,给周围的人一个微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患病的要去看望,多给些关爱,若周围的人发生了突发事件,要尽力帮助,想法解决……净化这片乐土,使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德国的神学家舍勒说:“当前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基督教会,也倾听并理解那个求救的呼声,教会的每一分子借着他们的信仰和道德的复兴,首先打开自己的心扉,敞开一切心灵。让那条悄悄在教会中深深留淌的信仰和爱的河流,从心灵中奔腾而出,流进一个亟需信仰和爱来滋润的世界——世界已经在渴望爱的甘露——它的要求从来没有这样迫切。”剧中的天主教中年妇女正是走进了一个亟需信仰和爱来滋润的世界,用她的信仰和爱来向社会作证,用她的信仰和爱炙热社会,温暖人心,使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安定团结,所以该剧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拥护。

    罗伟虹女士在《宗教伦理的当代价值》一文中说:“宗教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准则、与社会世俗道德并没有什么不同,宗教道德推动信徒在家庭、职业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比较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重视道德实践,为他人着想, 为社会服务。宗教也能帮助信徒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等原则,宗教道德能与社会道德相容,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做贡献。在社会主义精神的建设中, 宗教道德仍可起积极的作用。”

    查尔斯·L·坎墨在谈到基督教传统时说:“犹太——基督教传统进一步认为,只有当人类充分发挥了相互联系的能力,才能够实现人自身,才能够生活得更符合人性。因此,只有当人们与上主共同努力以解放自己和他人,以充分发挥人类的爱、人类的关心、人类实现相互联系的能力时,人们才是真正地忠实于自己,才是真正地忠实于自己所爱的那些人。”他把人类发挥相互联系能力与实现人自身结合起来,将爱他人与爱自己结合起来,正符合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

    中国近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出现两极分化,贫富间的距离拉大,法制这个掌握国家安定团结的法宝,越来越显得无所适从,失去了过去的威力,好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弱势群体,越发需要用宗教伦理道德来对他们进行关爱。好多基督信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出色超额完成以后,按照耶稣的教诲,大多能积极主动地去关爱别人,不图回报地帮助别人,做出了好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有的是做无名英雄,不愿让人知道,暗暗地做一些爱人的工作,使好多人看到了教会的仁爱,感到了教会的温暖,基督徒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那个关爱宋巧珍的天主教中年妇女就是这些人的写照。

本文标题:从《血,总是热的》看宗教伦理道德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