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宁波:一座建筑,牵动全城人的心


2014-07-30 10:52:02 来源:东南商报

    很少有一座老建筑,如此牵动宁波人的心。

    因为它不但见证了宁波的历史,还见证了千万个宁波家庭的幸福——一个拍婚纱照的理想胜地。

    大火过后,在江北岸天主堂的周围,到处是停下来观望的市民,尽管隔着警戒线,还有的市民在教堂前跪地祈祷,普遍关注的背后,不仅是对一幢老建筑的伤悼,更是对一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忧思。

    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凝聚着一座城市独特的情感气质,是宁波重要的“软实力”,任何一点破坏,都是沉痛的文化之殇。

  

建筑特色

    据史料记载,江北岸天主教堂1872年由法国籍主教建造,并成为当时江北岸最高的建筑物,天主教堂主体建筑钟楼高达30米左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但在实际施工中就地取材,采用砖木结构,外立面以青砖为主,红砖作边框、线条等装饰。它是浙江省天主教堂建筑中的代表作,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北岸天主堂大事年表

    1872年建,名圣母七苦堂,堂址中马路2号,建筑面积4380平方米,具哥特式风貌,是近代优秀建筑。
    1876年起为主教常驻堂,增建主教公署、藏经楼等。
    1877年添建钟楼。
    1963年停止宗教活动。
    1980年教堂及部分附属房归还,同年12月24日复堂,改名为耶稣圣心堂。
    1992年教堂正门附属用房搬迁并拆除。
    1993年舟嵊后勤部退还主教公署。
    2001年教堂周边的房屋拆除后建设外滩公园。

历史沿革:它是浙江省现存年代最久的天主教堂

    始建于1872年的江北岸天主堂是浙江省现存年代最久的天主教堂。该天主堂整个建筑群由主教公署、本堂区、教堂(包括钟楼、管风琴室,这类管风琴当时国内只有四架,浙江省仅此一架)及若干偏屋组成。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在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十四世纪中叶),意大利人就到杭州传教。据《宁波市志》记载,明崇祯元年(1628年),应鄞县教徒王芳济(1624年在北京入教)的邀请,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费乐德从杭州来宁波传教,发展了教徒80余人,其中王方济一家25人。宁波地区的天主教始于此。

    江北岸天主堂是在法籍传教士顾芳济的主持下建造完成的。1850年至1855年,顾芳济任浙江省第二任代牧主教,他开始将主教座堂设在宁波。

    1856年5月间,顾芳济购进了江北堂土地。翌年开设了医院、施访局和育婴堂等,并开始建造江北岸小堂。1869年,江北岸仁慈堂告竣,复建天主堂。


    1871年开始兴建的宁波江北岸大堂,翌年落成,名为“圣母七苦堂”。1876年扩建后成为主教常驻堂。1899年又建钟塔。

    1910年5月,浙江省分为浙东、浙西两个教区,赵保禄任浙东代牧主教。


    1920年,配套续建了主教公署和本堂区,含职工宿舍、印书房、藏经楼及更衣室。

    1980年12月改名为耶稣圣心堂。1981年,宗教政策逐步贯彻落实,江北堂自1981年8月开始修理,同年12月完工。在该年平安夜由柴日昶副主教举行祝圣典礼。这是文革后,浙江省第一座重新开放的天主堂。

开设普济院、仁慈堂、教会学校

    天主教会在宁波历史上最显赫的人物要数法国人赵保禄了,在甬担任主教长达40多年。他在任时最大的工程是宁波草马路的大片“教会事业”建设。1910年在此建成普济院新院(该院创于1861年,初办于药行街),设有孤儿院、工作间、数亩菜园和医院,由仁爱会修女管理;1916年保禄大修院、拯灵会总院建成;1917年味增爵小修院和毓才学校落成。草马路的教会建筑群,相当宏伟壮观。

    宁波教区成立后兴办了众多慈善事业。1903年,赵保禄在江北岸泗洲路创办了“中西毓才学堂”,北伐时改为养老院,后来又在原址设“毓才小学”(男女分校),抗战后设“毓才中学”。1948年起学校改组, 改名为“益三中学”,班级只办到高一为止,人数亦不多。解放后停办,并入浙东中学。除毓才学校外,另有设在天主堂内的培德小学和药行街内的进行小学等。

市民讲述:大轰炸时期的避难点

    今年77岁的市文保专家杨古城先生回忆,江北岸天主教堂,是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1945年,8岁的杨古城,乘坐木帆船,从舟山沈家门来到宁波。木帆船就停靠在天主堂外的码头上。十字形的攒尖顶,筒瓦楼,高高的钟塔楼,近70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

    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败退的国民党军队持续空袭宁波。那个时候,宁波江北外滩天主教堂是老百姓的避难点。

    很多人一听到警报声,就拖家带口地往教堂里跑。教堂大门洞开,像个敞开怀抱的老人。大堂内可容纳上千人,宽敞高大的穹窿顶使人安心踏实。

    有好几次,炸弹似乎就在不远处轰然作响,振聋发聩,地面强烈震动,但教堂仍然十分稳固。

情报人员重要接头地点

    文保专家沈志远说,过去,教堂除了祷告忏悔,一来可以避难,二来可以作为情报中转站。传教士大多是外国人,宁波作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有便利的条件,可以把情报送出去。有些传教士,为了自己的母国送情报,达到侵略目的,但也不乏一些传教士,帮助中国人传送情报。

幸福印记:那些年,他们拍过的婚纱照

    江北岸天主堂,因为坐落在三江口,复古隽永,曾经有很多宁波的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

    家住高新区的郑颖特别喜欢古建筑,2006年,她特意选择在江北天主堂旁边拍摄婚纱照,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和最美丽的教堂定格在一起。

    昨天早上6点不到,她早早起来跑步,随后在手机上刷朋友圈时看到了百年天主堂被烧毁的消息,路过教堂时她看到的果然是被烧得乌七八黑的现场,围满了人。

    当时她特别震惊,感叹以后再也找不到这样美丽的拍婚纱照的场景了。当她在朋友圈发出这样的感慨后,不少没结婚的人士更是惋惜不已,慨叹连进去看一眼都没来得及。

    “告别的时候一定要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多少人的美好记忆就被这么一把火烧了。”

    在朋友的强烈要求下,她随后在朋友圈晒出了当年的婚纱照:蓝天白云下,古朴典雅的教堂和洁白的婚纱看上去是那么的搭调。可惜,也许这种味道很难再重现。

    今年6月8日,朱先生在江北天主堂举办了自己的婚礼。

    “本来听说8月份还有一个婚礼预约,现在看来,我的婚礼也许是这个教堂的最后一个婚礼了。”

    从爷爷那辈开始,朱先生一家就和天主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很多孤儿都是在教堂生活、长大,我爷爷奶奶都曾经是生活在养育堂的孤儿。”

    这些年,朱先生断断续续地从父亲那里听说了一些关于天主堂的过去。

本文标题:宁波:一座建筑,牵动全城人的心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