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现代人的难处(二)


2014-12-04 10:16:02 作者:崇一 来源:《信德报》2014年11月20日,42期(总第606期)

    撒罗满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显赫、最富有的国王。他在位40年,把以色列建设为当时中东最强大的国家,并令普天下的王来求见和进贡。他的财富无数,一切饮器都是金的,银子多如石头,他还有一千妃嫔侍候。可这样一位国王在年老时回顾人生的时候却发出了“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的深深叹息。
    希腊的亚历山大皇帝虽席卷欧亚大陆,称雄一世。后染疾而终,年仅30余岁。据说临死时,他吩咐部属在他棺材的两侧挖两个洞,让他的两只手从棺中伸出来。以便告诉世人,像他这样的伟人,离世时也是两手空空的。
    《圣经》上说,人“他怎样来,也怎样去;他操劳追风,究有什么益处。”(训5:15)一切功名利禄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褪色,而且终将归于乌有。
    我们中华民族也深谙此理。张弈在《离亭燕》中这样写道:“多少六朝兴废事,皆入渔樵闲话中”当年那些英雄业迹,到头来只不过成为渔夫、樵夫闲言碎语的话题而已。《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好了歌》极深刻地道出了人生的空虚。“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愁聚无多,等到多时眼闭了。”句句震撼人心。
    有人说,人生的难处在于:得不到,失望;得到了,绝望。还有人说,如果你想最深地伤害一个人,就把他想要的世间的一切全都给他。这样对方就毫无希望可言了。这些话乍一听觉得离奇,但细细品嚼却意味无穷。
    为什么人会这样呢?原来,“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都很适时,并赐给人认识时事的经历;但人仍不能明了,天主自始至终所做的工作。”(训3:11)人是按天主的肖像造的,天主将他的灵植在人的心中。因此,人生来就有对永生的向往和渴求。然而,世人奋斗所得,没有一样东西具有永恒的价值,故内心深处总是空虚。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噶将此称为人心中的“神形空虚处”,除了神的灵外,世间一切东西都无法将它填满。认识天主以前,这种空虚感折磨着每一个人。
    难于面对死亡,内心惶恐,这是人生的另一大难处。按唯物主义观点,有生就有死,人死如灯灭,是顺乎自然的事。但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多数人皆不能泰然处之。有人说,人是唯一知道自己要死、又不得不死的高等动物。人百十年的寿命确实太短暂了。
    步入中年后,日子过得更快。有时快得都叫人心里害怕。想当年,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于1966年5月25日贴出的那一张大字报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大字报贴出后当天的情景在我脑子里还非常清晰,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一样。可是,从那天到现在,33年已经逝去!真叫人难以相信。33年,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33年呢?多数人连三个都没有。
    “人过30,天过午。”没有信仰之前,我不愿意过生日。过生日不仅是长了一岁,更是老了一岁、少了一年,常有“来日不多了、来日可数”的感叹。奋斗半辈子,刚想喘口气,却不知老之将至,内心的惆怅、空虚,笔墨难以形容。
    苏轼的《赤壁赋》气势磅礴,然而诗人在最后却无不忧戚地写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火烧赤壁中的风云人物周瑜20多岁即官拜中郎将,而苏轼写这首词时正官贬黄州作团练副史,且已近50岁了。
    读到这类诗词,我常有共鸣,甚至黯然泪下,乃同命相怜矣。不仅如此,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素质也开始下降,时有病痛。还常疑神疑鬼,怕身患绝症。不时感到死神的逼近。医药、科学的进步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可以延长,但仍不免有一死。             (全文完)


    摘自崇一编著的《永恒在召唤》

本文标题:现代人的难处(二)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