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怀念挚友王若瑟


2015-07-27 14:39:34 作者:三石 来源:《信德报》2015年7月9日,26期(总第636期)

    光阴荏苒,王若瑟回归天乡也有半年的时间了,可是我对他的怀念却有增无减。过去与他相处的情景一幕一幕地浮现在我眼前,犹如昨日,此刻却已物是人非,他与我阴阳两隔。每念及此,我内心总有说不出的伤感,只有默默地为他祈祷。
    王若瑟年纪长我不少,他的孙子甚至都大我几岁,我和他却成为“忘年之交”,是什么能使我与他成为挚友?按说年龄悬殊这么大,会有很深的代沟。可是因着在耶稣基督内的共同信仰,我们有共同的语言,且时常互励共勉,交流信仰,探讨学习圣教会的道理。
    他常说我们两家祖上有亲戚,所以他按辈分亲切地称呼我为“老弟”,还时常拿我开玩笑说:“萝卜不大,长到背(辈)上了。”他确实是一位诙谐幽默的老好人,时常面带笑容,说话令人发笑。他善良正直,待人热情,为人和气,平易近人,令我十分敬佩。王若瑟在我们当地有很高的威信,颇受敬重。他对天主的信赖、对圣教会的忠诚、对教宗的热爱及他的善言善行深深地感染着我。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却勤奋好学。为了学习教会的道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晚年仍看圣书、阅读教会报纸。我常见他拿着教会报纸研读,并将他读到的信仰见证分享给周围的人。与他相处的过程中,他常向我请教信仰方面的道理,我亦当仁不让,当他的“小老师”。可是无论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还是实践基督圣训方面,我一直把他当做我的老师,我学习的榜样。
    我时常在想,怎样做一位真正的基督徒?在王若瑟的身上,我找到了答案。真正的基督徒,不在于有多么渊博的信仰知识,或是对教会的道理有多么高深的研究,而是要在生活中真正活出基督的爱,亲自实践我们的信仰,作地上的盐,世界的光。
    去年8月份,我因受人诽谤,痛苦不堪,时常向他倾诉,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并善言相劝,尽力安慰我。那时很少人理解我,不少人对于个别人散播的谣言信以为真。王若瑟用圣经上的话安慰我说:“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并鼓励我勇敢地为信仰作证,活出福音的精神。王若瑟劝我放宽心态,不畏谣言。我却不知,那时他已患病,我真是不该多次打扰他,让他为我的事而担忧。直到一天他拿着X光片让我看,因为他自己看不懂,还向我请教一些医学术语是什么意思。他好像已经预料到什么,说“活这么大岁数我也知足了。”我当时不以为然,并未多想,还劝他说:“单国玺枢机主教面对绝症还是那么乐观,你这点小病不算什么,安心治疗,不必惊慌。”尽管如此,因他抱恙在身,我再也不忍心频繁打扰他。
    不几天后,我的处境更加艰难,可谓“身陷囹圄,四面楚歌”。与王若瑟的联系也中断了,我一个人承受着来自天主的严峻考验,独自一人承受痛苦煎熬。现在想来,那时王若瑟一定也很痛苦,既要忍受自己的病苦,还要为我担心,却爱莫能助,无能为力。大概一个月后,我终于设法拨通他的电话,那时他已病得不轻,说话伴着咳嗽声,寥寥数语间,流露出对我的挂念,我也为他的病担心,却无法脱身亲自去看望他,只有彼此代祷。我想他会慢慢好起来的,万万没想到这竟是诀别,而且是在电话中。
    大约又过了一个月,我的处境有所缓和,但因受了巨大的打击和伤害,心情一直不佳,遂没去探望他,却不知他已病入膏肓。炼灵月最后一天,王若瑟做完了短暂的补赎,蒙主宠召,安息主怀。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顿时陷入了无尽的伤痛之中,立刻为他诵念《仰赖圣心为救炼灵诵》,“……彼心契合尓心。尔心所好,彼亦好之。尔心爱彼,彼亦爱尔。……赐彼速登天栈,常享真荣。”痛定思痛,又感到一丝欣慰,因为他不再受病苦的折磨,而是以天主忠仆的身份去天国领受永远的赏报。
    善人的离世在天主眼中是高贵的。王若瑟所说的“活这么大岁数我也知足了”好像有别样的涵义,我想起了圣保禄宗徒所说的“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了。”(弟后4:7) 斯人已逝,德表长存。挚友王若瑟走完了自己爱主爱人的一生,并为周围的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的人生路似乎还很长,王若瑟是我的榜样,与他相比,我很惭愧。我需要他的祈祷,我多次想,我之所以能熬过了那段黑色恐怖的时日,没有崩溃,与他在世时为我的祈祷是分不开的。现在,我之所以能走出阴影,振作起来,我确信有他的在天代祷之功。
    我记起《天主教教理》1690号的内容:“我们虽为他的去世和分离而咏叹,但我们更因与他的共融和重逢而歌颂。死亡决不能把我们彼此分离,因为我们众人都要走完同一的道路,且在同一地方重逢。我们将不再分离,因为我们为基督而活,现今又在基督内结合为一,走向他,与他相遇……我们将在基督内团聚。”
    挚友王若瑟,我期待着有朝一日我们天国再欢聚。

本文标题:怀念挚友王若瑟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