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神父的爹


2015-11-12 13:42:00 作者:王莉萍 来源:《信德报》2015年10月29日,40期(总第650期)

    和贾伯伯多年在教堂的相遇和祈祷,不觉间成了主内的“忘年之交”。

    伯伯是国家水力水电工程部门的一位高级工程师,退休后一直在协助教会工作,至今已步入古稀之年,身子骨依然硬朗,精神矍铄。
    老人家是天主台前非常热心的老教友,一年四季每日的晨祷不论刮风下雨几乎从来没有“缺席”过,高昂浑厚的嗓音领念经文唱诵圣歌,全心全灵地参与每台弥撒,堂里的福传工作、包括公益爱心奉献等活动,他的身影也频频出现。
    伯伯还是“信德”多年的老通讯员,教会内发生的大事小事,伯伯都用心关注,他说过,天主教是一张覆盖全世界的爱心救灵网,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编织、来维护。
    我和贾伯伯家住得很近,一条马路之隔,在去教堂的途中,我们常常会遇见,记得他最爱说的几句话是:“孩子,人生在世,记好三件事,一是尽量不吃隔夜饭,二是最好不要打赢官司,三是不能不跟紧耶稣。”
    伯伯这一辈子和耶稣的关系是非常深厚的。教难期间他家住陕西泾阳农村,清晨四点钟就从家里出发,翻过几道塬,趟过泾水滩去参与弥撒,途中孤身一人,据说那时候人烟稀少,荒野处大白天都有狼虫出没。后来因为工作关系,伯伯还出国呆了好几年,那时候工程任务很是紧迫,尽管如此,他老人家还是把同事休息的时间全部用来进教堂、读圣经、写信仰心得。
    我问过伯伯,这一辈子大约参与了多少台弥撒了,他一笑说:“不计其数,记不得了,只要天主一天不收走我的灵魂,我就一天不离开他的祭台!”
    信仰之花勤苦浇灌,必将结出硕果,伯伯把自己这一辈子所有的平安喜乐、事业的顺遂、教会大家庭的团结、自己小家庭的和睦,都归功于好天主的恩赐。
    伯伯这人古道热肠,平日堂里年轻人的婚介、教友家庭的保姆中介,他都是乐此不疲地为大家穿针引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友在家庭里和儿子媳妇发生了矛盾纠纷,伯伯一定也是优秀调解员,好多次我亲眼目睹那些老人家抱怨而来,欢喜而归。
    他关心国家大事,新闻联播、教会新闻每日必看。伯伯告诉我说,不学习,前行路上就失去了灯塔。每次我去伯伯办公室,他几乎都在伏案看书读报或者在笔记本上抄写着什么。
    经常在马路上会看到一些老人孤独地坐在路边,打发自己的岁月,飞扬的尘土尘封了他们原本灵动的心灵,然而在教堂里我看到了贾伯伯以及许多和伯伯一样的老教友,晚年的生活依然是积极乐观向上,这一点最让我感动不已。
    伯伯和他的老伴都很“眷顾”我,弥撒结束后,他们的一个召唤,我就知道今天有“美味早餐”了,到了办公室,伯伯、姨、还有我,一人一个煮鸡蛋,一人一袋牛奶,一人两个包子。
    伯伯家的包子好吃得非同寻常,原因是老两口一起合作,最重要的是整个操作过程都是在诵念耶稣祷文中完成的,这样的“包子”进了我们的腹中是何等的尊贵啊!
    贾伯伯是一位神父的爹,这些年一提起自己的儿子,从内到外洋溢着“喜悦”。
    偶然只听到一次伯伯对当神父儿子的“抱怨”,原因是一年到头回家呆不了几天,即使回了家,好像和他说话都是件“奢侈”的事情。
    后来,我问伯伯,这些年神父回来给父母有没有说过他在堂区工作时不顺心的事?伯伯说,没有。借着这个话题,我和伯伯展开了一场讨论。
    贾神父服务的三原五官坊是个拥有近四千教友的大会口,长年累月地生活在教友们中间,扪心自问,我们一个三口的小家庭经常都会因为理念不一致而常常发生冲突对立的情绪,更何况几千人组成的大家庭?
    伯伯理解神父,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也就意味着回到了一个“安心之所”,在这里停留的是更多的期盼与祝福!
    曾经和一些在农村下会的神父、修女们聊过天,他们多年来和教友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背后真的有他们付出的用言语难以道尽的艰辛……
    前一段时间,进堂路上又遇见了贾伯伯,老人家推着自行车和我步行了好一段路,我问伯伯,神父最近回来过吗?伯伯说,神父在鱼化寨修院参加避静。接着又给我讲了一段对儿子的心情独白“神父平时太忙了,大会口人事头绪繁多,跟我们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现在回到家里,我和你姨看到他,都不约而同地先劝他累了去睡会吧,饭好了我们再喊你!”
    多么朴实无任何华丽词藻的一番话,道出了我们战斗在福传一线的神父背后的坚实堡垒,这堡垒是由父亲母亲的支持与信赖奠基而成。
    据我所知,几次贾伯伯和老伴因为头痛脑热住院治疗的事,都没有让神父知道。
    教会的奉献生活年即将结束,此刻我想说,一位司铎的全心奉献,背后也有他的爹妈的一半功劳啊!

本文标题:神父的爹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