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女人心头的那座靠山


2016-10-17 10:14:55 作者:王莉萍 来源:《信德报》2016年9月29日,36期(总第694期)

    这是件发生在我身边的真人真事。

    那个女人能走近天主,有了天主这座巍然不动的大山作为依靠,还要从她的孩子说起。
    这孩子一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5岁那年母亲带着他改嫁,和继父生活了9年后,有一天继父又和另一个女人走了,抛下了她和母亲。
    13岁的他,面对继父的突然离弃,孩子孤独地觉察到,她和母亲又回到了过去无人呵护无人遮风挡雨的日子。母亲为了不给他造成伤害,轻描淡写、极有分寸地隐瞒了真相。有一天他们一起出门去办事,孩子发现母亲穿的鞋不成对。他很不安,想提醒她,又怕伤了她。他同母亲在街上走了两个小时,双眼始终不能从她的脚上移开。从那时起,孩子开始懂得了什么是痛苦。
    不久后的一个傍晚,我的电话响起,传来那个男孩的声音:“王老师,我想请你帮帮我妈妈。她现在特别无助!”哦,我回想起这是我去年暑假期间,去一个农村的教堂参加儿童夏令营认识的一个男孩,这个孩子不是教友,他是被同学带着一起来参加活动的,这孩子很安静,喜欢读书,善于提出问题,有些问题让我回答起来都有点费劲儿。因此对他的印象还是挺深的。
    孩子有求于我,是对我的爱和信任,我用了三天的时间去教堂,跪在耶稣圣体前,祈求耶稣开我明悟,赐我智慧。
    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是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去发现突破口。我从孩子口中得知两点,其一他的母亲是位中学语文老师,喜欢研读文哲一类的书,常常晚上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津津有味地夜读;其二是母亲传承了外婆的土话,生活上遇到困难烦心事,不论是劝说自家还是同村的乡亲,挂在嘴上的那句话是:“求人不如求神啊!”
    我问那孩子要了她母亲的电话,建立了通讯联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和她断断续续交流了大半年的时间,不断地以我们共同的文学哲学爱好置换着我们对痛苦与不幸这一概念的认知。是冰雪总会柔情于阳光的,感觉到时机成熟了,有一天我给她快递了一本《泰戈尔诗选》。
    她毕竟内秀聪颖,半个月后,她说她选择了诗集中的一首诗朗诵了一段,录了音,通过QQ传给我。
    我听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这里,也与大家分享:
    恒河畔,寂寥的火葬场,诗人杜尔西达斯沉思着,在漫步徘徊。
    他看见一妇人坐在亡人的脚旁,穿一身像举行婚礼时明艳的服装。
    看到诗人,她起身施礼:“允许我,师父,带着您的祝福,追随丈夫升入天堂。”
    “为什么这么匆忙,我的女儿?”杜尔西问道,“大地不也是神造的天堂。”
    “我不向往天堂,”妇人说,“我只要我的丈夫。”
    杜尔西笑着对她讲:“回家去吧,孩子,不出一个月,你会找到你的丈夫。”
    妇人怀着幸福的希望回去了。杜尔西每天去看她,教给她高深的哲理让她去体会,直到她的心里溢满崇拜神的圣洁的爱。
    三十天还未过去,邻人们跑来问她:“妇人啊,你可曾找到你的丈夫?”
    妇人笑了,答道:“已然找到。”
    邻人忙问:“他在哪里?”
    “我的主在我的心里,已与我融为一体。”妇人说。

本文标题:女人心头的那座靠山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