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四旬期文告


2013-02-26 15:08:19 来源:信德网整理

“基督为了你们成为贫困的”(格后8:9)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1. 每一年的四旬期都给我们一个天赐的机会,来深化基督徒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激发我们再次发现天主的慈爱,进而对自己的弟兄姊妹也更仁慈。在四旬期,教会会提出一些特定的任务:就是祈祷、守斋、施与,好具体陪伴教友度过这个内在更新的过程。今年的四旬期文告,我愿用一点时间来反省「施予」这件事,它代表一种帮助贫困者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克己牺牲的操练,我们自己摆脱对世俗财物的依恋。我们应避免把财富视为一种崇拜的偶像,而受其吸引或影响我们判断的依据,耶稣就坚定地说:「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路十六13)。「施与」可帮助我们克服这个经常不断的诱惑,教导我们响应邻人的需要,也与他人分享仁慈的天主所赐给我们的一切。在四旬期间,世界各地都发起为穷人的特别善款募捐,目的就是在此。这样,内心的洗涤伴同着教会共融的表现,反映出初期教会时已有的行动。圣保禄在书信中提到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款时,就强调这一点(参看格后八-九;罗十五25-27)。

    2. 按照福音的教导,我们并非所拥有之物的主人,只是管理者而已,因此不应把这些财物看成自己专有的;透过这些物品,天主要求每一个人为我们的邻人做天主眷顾的管理人。《天主教教理》也提醒我们,按照财物的普遍用途之原则,财物是具有一种社会性价值的(参看2404号)。

    在福音中,耶稣明白地训诫那些把世俗财富只用在自己身上的人。见到那么多人生活上如此匮乏、挨饿受冻,圣若望的话听来像是响亮的斥责:「谁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对他关闭自己怜悯的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在他内?」(若壹三17)。在基督徒为多数人口的国家,「与人分享」的要求更显得迫切,因为他们对那许多遭受贫穷之苦和被遗弃者的责任更大。帮助那些人,是一项公义的职责,甚至比爱德的行动来得更优先。

    3. 福音强调了基督徒赒济行为的典型特征:必须隐而不露。耶稣强调:「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舍隐而不露」(玛六3-4)。在说这话之前不久,耶稣才说过,不要吹嘘自己所做的善行,才不致失去天上的赏报(参看玛六1-2)。门徒应挂念的是天主更大的光荣。耶稣警告说:「照样,你们的光也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五16)。因此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应为天主的光荣、而非自己的光荣而做。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们帮助近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怀着这样的了解,避免把帮助他人的行为做为一种手段,藉此使自己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如果在做一件善行时,我们不以天主的光荣以及弟兄姊妹的福祉为目的,只以寻求个人利益为念,或只求他人的赞美,那么我们就置身于福音的理想之外了。在今天这个重视形象的世界,需要时时警觉,因为这样的诱惑是相当大的。按福音的观点,「施与」不仅仅是慈善行为,而是爱德的具体表现,爱德是一种神学德行(theological virtue),是在要求内心的改变,能爱天主、爱近人,效法在十字架上牺牲、为我们而付出整个生命的基督。见到世上那么多人秉持这样的精神,远离媒体的注意,只默默地以慷慨的行为支持陷于困难中的近人,我们怎能不为此感谢天主?如果将个人财物给与他人,因此得意洋洋而自命不凡,那样的给与就没有多大好处;那知道天主会「暗暗看见」并暗暗给以回报的人,对于自己的慈善工作不会在人的身上寻求赞许。

    4. 圣经教导我们,施予比收受更有福(参看宗廿35),藉此要求我们超越纯物质的幅度,以更深刻的眼光来看「施予」。若我们做事是出于爱,就是表达了真实的生命;确实,我们被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主以及我们的弟兄姊妹(参看格后五15)。每一次我们出于爱天主而与穷困的邻人分享财物时,就会找到出于爱的圆满生命,并得到平安、内心的满足及喜乐等回报。我们在天上的父也以他的喜乐来赏报我们的施予。「施予」能结出许多属灵的果实,圣伯多禄加上了「宽恕罪过」这一项。他写道:「爱德遮盖许多罪过」(伯前四8)。正如四旬期礼仪中多次重复表示的,天主给我们罪人得到宽恕的机会。与穷人分享自己的所有,使我们有机会领受这样的恩赐。此刻我想起那些明白自己的罪恶深重,因此而感觉到远离天主、心有恐惧且几乎不能转面向祂的人。借着施予,我们与他人接近,也能与天主亲近;「施予」能成为真正悔改,并与天主、与我们的弟兄和好的一项工具。 

    5. 「施予」教给我们慷慨的爱。圣康托兰戈(St. Joseph Benedict Cottolengo)就直率地建议:「绝不要把你给出去的银钱记下来,因为我常这样说:如果在施予时,左手不知道右手做的事,那么右手也不应知道自己所做的事」(Detti e pensieri, Edilibri, n.201)。关于这一点,福音中那位寡妇的故事格外地意义深长,她由自己的不足中,「把全部的生活费」投进圣殿的银库里(谷十二44)。她那微不足道的小钱,成为一个有力的标记:这位寡妇不是从富裕的生活中奉献给天主,与其说是献出了她的「所有」,不如说是献出了她的「所是」,她奉献出全部的生命。

    我们看到这段动人的章节,就放在描述耶稣的受难、死亡之前,正如圣保禄所写,耶稣成为贫困的,好使我们因着他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参看格后八9);他为了我们而付出整个生命。四旬期也借着施予,激励我们追随他的榜样。在基督的「学校」中,我们能学习使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完全的礼物;效法他,我们就能随时为他人所用,不只是给出我们所拥有的一部份,而是给出我们自己。简而言之,整部福音不就是一个爱的诫命吗?四旬期「施予」的举动,也就成为加深基督徒使命的工具。基督徒奉献自己、不求赏报,就是一种见证:人的生存法则,不在物质的财富,而在于「爱」。因此,「爱」使施予有价值;它按照每一个人机遇及情况的不同,而有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给予。

    6.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四旬期要求我们也借着「施予」的实践,在灵修上「训练自己」,使能在爱德上增长,并在穷人身上认出基督。在宗徒大事录中,我们读到宗徒伯多禄对在圣殿门前求施舍的瘸子说:「银子和金子,我没有;但把我所有的给你:因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你起来行走吧!」(宗三6)。在施予时,我们给出去的是物质,这是一种标记,代表我们能透过宣讲基督及为基督作证,传给别人更大的礼物。因基督之名,我们能找到真正的生命。因此,就让四旬期成为个人与团体努力忠于基督的时期,这样我们才能为他的爱作证。愿天主之母及天主的忠仆玛利亚,帮助信友进入四旬期的「属灵战争」,以祈祷、斋戒和施予做武器,使我们能以焕然一新的心神庆祝复活节的来到。我怀着这样的愿望赐给各位宗座祝福。

二○○七年十月卅日发自梵蒂冈

本笃十六世

本文标题: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四旬期文告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