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方济各2024年2月28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03-04 14:34:34 作者:翻译 / 四维团队 来源:信德网

(以下文字包括一些没有大声朗读但应该被认为属于教理讲授的部分。)

毛病与德行(9):嫉妒与虚荣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

今天我们审视两个严重毛病,是灵修传统留给我们的大清单里发现的:嫉妒和虚荣。

我们从嫉妒开始。如果我们阅读圣经(参 创 4),一个最古老的毛病就显现给我们:当加音意识到亚伯尔的祭献悦乐上主的时候,激起了他对弟弟的恨。加音是亚当和厄娃的首生子,他已经得到父亲遗产的最大那部分;当然,为弟弟亚伯尔来说,在一个小的奉献上成功也是足够的,而加音为此变得恼怒。嫉妒人的嘴脸常是可怜的:他总是向下看,似乎一直在检查地面;但实际上,他什么都没看见,因为他的头脑是被充满邪恶的思想所束缚。假如不省察,嫉妒会导致仇恨他人。加音亲手杀死亚伯尔,他不能忍受他兄弟的幸福。

嫉妒这个罪不仅仅在基督徒的世界里被研究:也已经引起各种文化的哲人和智者们的注意。其基础是恨与爱的关系:一个人想让另一个人遭殃,但内心深处却想成为那人。我们期望成为他人呈现的样子,而实际上我们却不是那样。他的好运在我们看来并不公正:联想我们自己,确实是这样,我们该更多地享有他的成功或好运。

这个毛病的根源是对天主的错误认识:我们不接受天主不同于我们,天主有祂自己的“运算”(math)。例如,在耶稣关于主人在一天不同时间召工人去葡萄园的比喻中,那些首先来到的确信自己会比晚到的人享有得到更高工资的权力;但是主人给每个人的一样多,并说,“难道不许我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吗?或是因为我慷慨,你就眼红吗?”(玛20:15)。我们想把我们自私的逻辑强加到天主头上;相反,天主的逻辑是爱。祂赐予我们的美好事物该当共享。这就是为什么圣保禄劝告基督徒说,“论兄弟之爱,要彼此相亲相爱;论尊敬,要彼此争先”(罗12:10)。这就是嫉妒的治疗方法!

现在来看我们今天要审视的第二个毛病:虚荣。这个毛病和嫉妒之魔携手而行,这二个毛病合在一起就构成人渴望成为世界中心的个性,肆意在每件事及每个人上巧取豪夺,成为所有的赞美和爱的对象。虚荣是一个膨胀且无根基的自尊心。虚荣的人拥有一个笨重的“我”:他没有同情心,这世界除了他以外,他漠不关心还有别人存在的事实。他的人际关系总是工具性的,以主宰他人为标记。其本人,其造诣,其成就必须要展示给每个人:他永远是一个想吸引别人注意力的乞丐。假如有时候他的品行没有被注意到,他就变得极端愤怒。别人不公平,别人不懂得,他们达不到那样。在艾瓦格里乌斯(Evagrius Ponticus)的书中描述了被虚荣打击的某隐修士的痛苦事件。碰巧,隐修士的灵修生活第一次成功,他就感觉到他已经成功了,于是冲向世界接受赞美。但是他却没有看出这仅仅是灵修道路的开始,那是一个潜伏着的诱惑,不久就会把他导向失败。

要想治愈虚荣的毛病,灵修导师没有提出很多疗法。因为最终,虚荣的罪恶会自己找到药方:虚荣的人期望从世界收获的赞美不久就会转而反对他。并且有很多人,被自我假象所蒙蔽,而陷入使他们很快就蒙羞的罪恶中。

最佳战胜虚荣的教导可以在圣保禄宗徒的见证中找到。宗徒总是计较他从来就没克服的缺点。他三次求主使他脱离痛苦,但主耶稣最后回答他说,“有我的恩宠为你足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全显出来。”从那天起保禄得以自由。他的结论也该成为我们的结论:“所以我甘心情愿夸耀我的软弱,好叫基督的德能常在我身上”(格后12:9)。

呼吁

三月一日将是“禁止杀伤地雷公约”生效25周年纪念日,在敌对行动结束的许多年后,这些地雷还是以平民、无辜的百姓,尤其是以儿童为目标。我对这些隐藏着的装置造成的众多牺牲者深表同情,这些装置提醒我们战争的噩梦般残忍,以及平民大众被迫承受的代价。在这一点,我要感谢所有为牺牲者提供帮助和清理受污染地区做出贡献的人:他们的工作是对成为和平缔造者的普遍呼吁,和关爱我们的兄弟姐妹的具体回应。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不要忘记由于战争遭受苦难的人们:乌克兰,巴勒斯坦,以色列和许多这样的地方。也让我们为最近发生在布基纳法索祈祷场所遭受袭击的受害者祈祷;也为海地人民祈祷,那里武装团伙的犯罪和绑架还在继续着。

特别问候

我热烈欢迎参加今天接见的讲英语的朝圣和参观者们,尤其是来自英格兰,爱尔兰,新西兰,挪威,马来西亚,越南和美国的群体。我特别问候自英格兰特威克纳姆的圣玛丽亚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们。祈求吾主耶稣基督的喜乐与平安,临于你们和你们的家庭,天主降福你们!

本文标题:教宗方济各2024年2月28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