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梵二文献研习会分享交流
2012-07-02

在一个团体中没有谁是小的,谁是好的,耶稣把所有的人都要带到天国中去,耶稣问我喝的你们能喝吗?我的十字架你们能背吗?所以,从耶稣来看,不论人的能力、身份,谁能背这十字架才是好的。

奉献生活劝谕
2014-12-05

在如此热爱教会,「真理的柱石和基础」(弟前三15)的背景下,我们自能了解亚西西的圣方济对教宗的热诚(注九七),圣女加德琳.谢纳孝爱教宗的女儿心肠,她称教宗为「在世上的甜蜜基督」,(注九八)圣依纳的服从及与教会同感

移民特稿:中国教会回应移民问题
2013-01-13

通过团体活动,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作为基督徒的身份意识,强了福传使命感。当然,这些外地在沪教友联谊会的性质只是团体,而非堂区。我始终鼓励教友们主日到其居住地附近的堂区参与弥撒及活动。”

王艾明:合一,普世基督教会的千年梦想
2014-09-30

路德、慈温理、加尔文等新教教会传统的创建者和罗马公教会的修道主义传统,特别是罗耀纳﹒依那(SaintIgnatiusLoyola,1491-1556)及其创立的耶稣会精神等,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二:梦与灵魂
2022-11-28

这大概就是可怕的“死”吧!再说对于陆某的死而复生,薛福成有他独到的见解,他感叹道:“陆某所述颇为近理。其未至阴界,盖以阳寿未尽,故无引导之鬼役。所以能复生者,亦即以此。”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
2012-02-23

这个良性并非指信徒数量上的多与膨胀,亦非单纯从基督教界的立场来考虑教会的完善与发展,而是将基督教置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探讨其更好地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必须具备的良性发展模式

信德年李镜峰主教致教区全体子民牧函
2012-08-27

(除主教外)任何其他人,即便是司铎,绝不得擅自、减、改变礼仪的任何部分(22),非常重视礼仪。而我们的信仰现实怎么样呢?对圣事尤其是弥撒、对圣仪、各种祝福:做得怎样呢?敢用教会法定的礼规衡量吗?

基督是我们生命的中心
2013-03-18

(《信德之门》,7)他实践着他自己在六十年代所体会到的撒种比喻里的灵性感悟:一个天主的司祭只是念出祝圣圣体圣血的经文,远远不够,但还需要在圣中加入一滴从他自己心中流出来的血----即他自己。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七:梦与预知
2022-12-14

由于攻城略地屡次摧毁悍寇,殊荣勋绩使之列五等。从此他率领大军,攻无不克所向披靡。左宗棠所到之处,皆是山水灵淑之地,人物秀美之乡。在睡梦中他驱除数省贼寇,屡建奇功。

利玛窦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
2012-02-21

(二)耶稣会的文化适应耶稣会自创始人罗耀拉˙依纳(St.IgnatiusofLoyola,1491-1556)起,就确立了两大传教原则:一是走上层路线,即与主流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二是本地化方针,即一种倾向于以学习传教地区的语言和风俗为必要条件的灵活传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