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缅怀进德之友李斌(若望)老师
2022-05-05

从基督信仰来讲,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因为基督通过死亡而战胜了死亡,给人类带来了复活的希望。“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

圣职部 实施训令 堂区团体的牧灵转变
2021-06-04

「堂区」(parrocchia)一字的字源就说明了这制度的意义:它是在众家庭中的一个家庭,[10]而且它符合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逻辑——祂在信徒团体中生活和行事,而有形可见的礼仪建筑物,正是复活的主在祂子民中间的永久临在的标记

爱心服务人群 青春荣耀主名
2017-02-13

规定每周六为职员的行善日,全体员工日行一善,每人做一件好事,为他人服务,以迎接耶稣基督的复活。王建军还亲自带领他们不定期地学习和分享圣经,跟他们一起去各地朝圣。

解读《信理部关于信德年牧灵指引》
2012-10-11

(《信德之门》第3号)正是基于上述危机感和使命感,教宗才决定召开信德年,以促进对主耶稣的彻底皈依,使人们重新发现信仰,好让教会的所有成员,在今日世界上,成为复活之主的可信而喜乐的证人,并有能力向那些寻找真理的人指出

上海,斯密达
2013-07-08

为了筹备来回四川的交通费和维修小学所需要的一些工具,孩子们放下自尊在教堂拿着箱子募款;马上就是期中考试了,但为了完成募款的任务,还是在复活蛋上画彩绘,一直到很晚才回家。

特稿:感恩是基督徒生活的主旋律和做人处事的基础
2014-01-20

如同教会在感恩经第三式中的祈祷一般:上主,因此我们纪念你的圣子为拯救世人所受的苦难,和祂光荣的复活、升天,并期待祂再度来临,以感恩的心情,献上这具有生命的献祭。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 —— 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05-21

他们寻找精神的依托,有人希望依赖他们所熟悉的旧传统去抵御社会生活的新冲击,有人转向了各式各样的宗教,引发了宗族文化的复活,民间普遍重修庙宇、宗祠、坟墓,看风水和祭祖奉神等旧风气再度盛行。

辛苦而又美丽的宽恕之路
2016-10-14

经过教会的熏陶,2014年复活节时,张培灵的婆婆领受了洗礼,加入了教会大家庭。看着婆婆虔诚领受圣体的那一刻,张培灵哭得稀里哗啦,这是欣慰的泪水,是宽恕之后结出硕果的幸福之泪。

一位传教士的爱心奉献与影响 | The Ded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a Jesuit Missionary
2012-11-30

次年复活节后,苏铎带领他家乡ANESVAD基金会的两位朋友回访河北。见面寒暄之时,苏铎将一信封递我手中简单叮嘱:这是邀请函,我们两个月后马尼拉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十五个家庭为今年圣周五撰写的“拜苦路”祈祷文——哪个最接近你的?
2022-04-13

昨天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只翻译介绍了第一和第十三处的祈祷文,现在将全部十四处的祈祷文翻译如下,提前和大家预备并庆祝圣周的奥秘——主基督苦难、死亡和复活的逾越三日庆奥秘,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甚至整个受造界正在参与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