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我国最早的朝圣地


2003-08-14 11:02:14 作者:梅乘骏 来源:信德报(第187期)

    我们中国奉为传教主保的东方宗徒圣方济各·沙勿略,为来中国宣扬基督福音,壮志未酬身先死,病逝在我国南大门上川岛上的悲壮一幕,我想在此重温一下定有裨益,可以让今天的广大青年教友从中分享其悲壮与光荣。
    1551年11月,因教区需要,沙勿略自日本乘船返回印度,途经上川岛(在香港西南约100英里),他在那里发现了一艘葡萄牙帆船“圣十字架”号,是他的一位好友贝雷拉的船只。他就搭乘此船前往马六甲。翌年,8月,他又搭乘“圣十字架”号再去上川岛。在那里,沙勿略与一位中国商人议定,以200葡元为代价,由这名商人负责送他到广州。他在552年10月22日的信中说:“我计划一到广州,立即进谒巡抚,说明我来此的目的是为传播基督福音。但据当地居民说,此举我将冒双重危险:其一,有可能这个带路人拿到200葡元后,害怕事发被巡抚治罪,而把我们抛弃在某个荒岛上,或者把我们投入大海。其二,也有可能把我们带到广州,得见巡抚,但后果可能是受刑或坐牢,因为我们的行动会被怀疑为某种阴谋。”
    我们的东方宗徒沙勿略宁愿冒险一试,牢记着我主耶稣基督的话,“爱惜自己生命的,就丧失生命;在世上憎恨自己生命的,就保存生命于永生。”(若12:25)
    到了约定之日即11月19日,那个中国商人自早至晚未见露面,登陆广州一事已经无望了!因为他是唯一物色到的对象。人们常说:一个长期被各种劳瘁侵蚀着的可怜躯体,维持生机的一线希望,遭到突然打击,就会被彻底摧垮。沙勿略当时的处境就是如此。他突发高烧,可能由胸膜炎引起。一位善心的葡萄牙医生为他放血治疗,可能由于手术不善,导致病人昏厥。自此热度增高,不能进食。11月28日起,他默不出声,如此三天,处于神志不清状态,不识人,也不进食。12月1日星期四,他又开始说话,神志也略见清醒。他的同伴安多尼,是果阿公学的一名中国学生,由沙勿略带来作华语翻译的,听到他一再重复地说着:“至圣天主圣三,圣父,圣子及圣神。”这样持续到星期五夜间。次日黎明前,他进入弥留状态,生命垂危。安多尼把一支蜡烛放在他手中,他的另一只手靠在胸前,握着救主的苦像,口念耶稣圣名,安然逝世,年46岁。时在1552年12月3日星期六的黎明前。
    遗体入棺时,一个混血儿仆人在圣人遗体上下,撒了几袋石灰。棺木在岛上下葬后,就用泥土覆盖。两个多月后,约在1553年2月中旬,“圣十字架”号即将返航,忠心耿耿的安多尼就去问船长,如何处置沙勿略的遗体。船长派了一位葡萄牙船员前去埋葬地,破土开棺,原拟检取遣骨带回,但见遗体完好如初,面色如生,且发出异香。于是就连棺木一起运到船上。1553年2月17日,“圣十字架”号帆船启碇返航。3月22日船抵马六甲,大批群众手执蜡烛,列队恭迎。先把灵柩暂停在近岸的教堂中,便于人们前来瞻仰遗容。第二天,重新启棺,见容颜如生,异香四溢,犹如熟睡一般。随后又恭迎圣尸到山麓的圣母堂,马六甲万人空巷,争先恐后前来参与恭迎盛典。天主特赐奇恩,圣尸的到来,竟立即平息了正在马六甲全城流行的瘟疫。
    1554年3月15日,沙勿略的灵柩最后运到果阿教区,船进港口时,钟声大鸣,千万民众聚集港口恭迎圣尸,再列队游行到圣保禄学院的教堂。1599年,耶稣圣心大堂落成后,又将圣尸放在一具特制的银椟中,移置在大教堂内。至今犹在原处,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朝圣者。
    至于上川岛,自圣尸迁葬后,墓穴遗址就成为我们中国最早的一块圣地。1700年在墓穴上建立的小圣堂,因时局多变,屡建屡毁。现在的“方济各沙勿略墓堂”是于1986年在原址按照原来格式规模重建的。从此又成为广州、香港、澳门,甚至内地广大教友的朝圣地。

本文标题:我国最早的朝圣地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