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以爱福传


2012-01-18 09:35:37 作者:武德龙 来源:《信德报》2012年1月12日(总第473期)

    福传是教会的重中之重,是每个基督徒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西柳林堂区的本堂历来注重牧灵与福传,并成立了福传组,分为8个小组分片福传。福传组多年来坚持每主日出外传教,雷打不动,风雨无阻。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深深感到,以爱福传效果最好。
    笔者屡次追踪采访,随第一福传小组,驱车前往他们开辟的张花村福传点,与诸多新教友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进教经历,今与读者分享。

一、张花村始有教友


    张花村位于山西太原以南40公里处,属小店区北格镇管辖,东与晋中市相临,原是一片福传的处女地,从未有过教友。
    2005年春节期间,福传员常到北格敬老院看望、照顾一位年逾九旬的孤寡老妇。她姓董,是一位老教友,因为多年未办告解,所以人们十分关注她的灵魂。福传员提上乳品、糕点等,屡到敬老院安慰、劝导她。最终,神父给她办了告解、领了圣体。2006年8月,郝神父为她行了终傅圣事后,安然离世。在敬老院摆了安所,依教会礼节殡葬,享年94岁。
    教会的爱意与福传员的善举,深深拨动了同院一位孤寡老人的心弦。他叫陈二小,张花村人,双目失明,心地善良,时年77岁。一天,他问福传员:“你们教会要不要我这个无用的瞎老汉?”福传员赶忙答道:“进教是为了救人灵魂,你愿入教我们求之不得。”老人家说:“你们的教会富有爱心,既然愿意收留我,我愿意加入。”
    此后,福传员常往敬老院给他送吃送穿,拆洗被褥、衣裳;又给他传授基督福音,讲解圣教要理,从而认识了天主。于2005年3月26日,郝神父为他授洗,洗名若瑟。
    陈二小老汉的二胡演奏技艺精湛,在2006年圣诞联欢会上,他用手中的二胡,演奏了数首圣教乐曲,博得教友的喝彩。陈老汉在临终前,领了终傅圣事,于2007年8月,蒙主荣召,享年79岁。他就是张花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教友。

二、一家人领洗入教


    王林梅,贤惠淑德,温柔良善。2005年,丈夫不幸病逝,自己也得了白血病,真是祸不单行。为了便于治病,她就住到离省城不远的沙沟村姐姐家。姐夫是一个虔诚的老教友,姐姐王林娥亦领了洗。
    在姐姐家时,她常到堂区诊所打针买药。不久,好多教友知道了林梅的病情。在时任本堂武俊维神父的倡导下,教友们慷慨解囊。林梅感动不已,在姐姐全家的劝导下,认识了天主。
    王林梅治愈无望,于2006年 1 月5日回到张花老家,待主荣召。2006年2 月10 日,在病榻上由王根成神父为她授洗,洗名德肋撒。
    在她生命弥留之际,由西柳林堂区副本堂贾晟毅神父,带领10余名福传员,屡次上门为她送圣体、帮临终。有一次,王林梅陷于昏迷状态,贾神父和福传员们双膝端跪在水泥地上,做了长时间的祈祷,并给她送了临终圣体,王林梅顿然清醒。而后,由神父带头为她捐款,她感动不已说:“谢谢神父,谢谢各位教友。我若升了天堂,一定为大家代祷。”此后,福传员们不断到她家祈祷,直到她去世。她的葬礼完全按照教会的礼仪进行。
    陈映林是王林梅的公爹,退休老教师,生性善良,德高望重。从教50余年,桃李遍地,受人尊敬。
    在儿媳王林梅病重期间,福传员常到他家看望病人。见他年逾八旬,行动不便。又见他家的茅厕破烂不堪,厨房漏雨。堂区立即派人修理,由杨姓教友献了数十块石棉瓦,送到他家。并由张、杨两位会长带领10余福传员,经过整修,厨房、茅厕全部修好。陈映林老人感动不已,颤声说道:“我活了80多岁,从未见过这样的好人。”
    随后,福传员给他讲了不少教会要理,并赠送他一些教理书籍。时隔不久,陈映林毅然决定奉教。于2006年 2月 10日,王根成神父为其授洗,洗名伯多禄。于2008年1月5日安息主怀,时年84岁。
    陈书琴是王林梅的独生女,聪明伶俐,时在本村读书。在母亲去世的那一刻,下课铃响了,她不由得举目仰望,忽然看见: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母亲身穿白衣、头戴花环,直冲天际,瞬间消逝。她估计母亲离开了人世,遂跑回家中,见母亲果真死了,她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在亲人的拉劝下,她停止了哭声,赶忙将姥姥宋变兰拉到屋外,告诉刚才见到的一切,姥姥半信半疑。又见外孙女说得那么认真,她平时是一个诚恳老实的孩子,从未说过谎话(宋变兰老人给笔者讲述这段经历)。
    陈书琴的姥姥宋变兰,系晋中市大张义村人。自女儿得病之后,一直守护在她身边,教友们为女儿所付出的爱,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故此,对教会产生了好感。在女儿接受福音的同时,她也接受了,在女儿学习要理的过程中,她也懂了不少。为了灵魂能以得救,遂在张花女儿家里,与外孙女小书琴同时领洗,加入了教会。
    大张义村距张花村约15里,亦是一个福传的盲区。宋变兰成为该村的第一个教友。教会在女儿身上所倾注的关爱,母亲感同身受。因此,宋变兰将自己的住房献出,作为西柳林福传员在大张义村的讲道点。
    李珍花是陈映林的继女、小书琴的姑姑。温柔敦厚,高中文化。对继父十分孝顺,继父生前的衣食住行,她都照顾得非常周到。对他全家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在一年之间,父亲、弟弟和弟媳相继去世,侄女小书琴成了一名孤儿。她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养育小侄女的责任。
    教会为继父一家所践行的爱,李珍花比谁都知道得清楚,深深地铭刻在脑际、心间,终生难忘。她在接受基督福音的过程中,知道了天主是爱,深深感到教会的温暖。于2007年4月7日,由本堂郝神父授了洗,洗名玛利亚。

三、丁点之爱,改变人生


    胥晓林,女,时年41岁,初中学历,温柔贤惠。尽管勤劳俭朴,日子还是过得十分艰难。
    她对笔者说:“那是在二十年前的农历七月初二,我到晋祠赶完庙会,回家路过西柳林,自行车突然跑了气,正在发愁之际,遇到一个好心人把胎补好,我给他钱,他执意不收,催着让我赶路,并说:‘我是一个教友,应该做的。’对他的这份爱意,我至今难忘。从此,对天主教萌发了好感。”
    在现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潮流中,人与人之间缺乏爱意,淡泊了友情。这名教友在她心中点燃了爱火,二十年来,一直在她心中燃烧。
    2003年寒冬的一天,她到妹妹的单位。不料,妹妹外出办事,她就在院内等妹妹回来。看门的长者怕她受冻,主动让她坐在门房等候。一直等到中午饭时,也不见妹妹回来。她继续说:“看门长者到食堂打了两份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一份,我不好意思再三推辞,长者非让吃不可。我见他那么诚恳,便吃了。饭间我问长者:‘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如此热情?’长者说:‘我是天主教教友,教友以助人为乐,以爱人为怀。’他又送给了我几本教理书籍,让我去看。此后,我对天主教的好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2006年,基督的福音传到了张花村,胥晓林喜出望外,积极参加了慕道班,不断聆听福传员宣讲福音,逐渐地提升了信仰观念,对天主有了认识,对教会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福传员在宣讲前,总是要唱上几支圣歌,她听到感人肺腑的歌曲时,总是热泪盈眶。就像《感恩的泪》中所唱到的:“感恩的泪,止不住地流……”
    通过一年多的慕道,她于2007年4月7日,在西柳林圣堂领了洗,洗名玛利亚,成为教会的一员。
    胥晓林丈夫因吸毒,两次判刑两年半,家庭十分困难,经常缺衣少食。一个福传员屡次给她送钱,帮她解决当务之急。2007年6月,胥晓林眼看着6亩半玉米田杂草丛生,心急如焚。福传员知晓后,立即来了10余人,帮忙锄地。2008年又到锄禾季节,福传员们放下自己的忙碌,由杨会长带领又主动来了近30人,只用了两小时,又将胥晓林的玉米田全部锄完。余下的时间,又给两家困难户锄了4亩地。这一善举,受到全村人的好评。
    近几年,胥晓林与丈夫经营型煤,生活逐渐好转。但她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奉献出来,回报教会对她多年的爱,每年总要为堂区捐款。杨会长念其并不富裕,劝她少捐一些,她说:“教会对我的深情厚爱,应当‘以爱还爱’,才是一个基督徒神圣的职分。”

四、乔武文领洗


    乔武文,男,42岁,初中文化,聪明直率,心地善良。
    他对笔者说:“在2007年春,我得了一种怪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四处求医不见疗效。在省人民医院光检查费就花了三千余元,但病情仍不能确定。”
    2007年3月,乔武文的病情愈来愈重,右腿像胳膊一样细、周身疼痛无力、终日躺在床上不能行动。亲友们又将他送到榆次的一家医院,开始接受治疗。医院有位孟大夫,是西柳林堂区的一个老教友。他用传统的中医疗法,针灸、拔罐、按摩等,经过一个月的疗理,病情大有好转,居然能骑自行车了。
    这家医院停办后,孟大夫回到西柳林农村。而乔武文每天坚持骑车20里,到他家治疗,在治病期间,孟大夫从头至尾详尽地给乔武文讲了圣教道理,传播基督的福音。更值得一提的是,孟大夫不间断地为乔武文治病,历经7个月之久,但从未收过一分钱。遇上恶劣的天气,还常在他家吃饭、住夜,但孟大夫都笑脸款待。
    孟大夫家境贫寒,却分文不取。他说:“爱穷人犹如爱主。” 乔武文说:“我真正领悟到天主的教会是爱的教会。孟大夫付予我的爱,源自天主。我现在基本痊愈,从不能自理到能参加轻体力劳动,是全能的天主借着孟大夫的手,赐予我的至大恩惠。”
     2008年,乔武文在张花村福传点,参加再慕道期间,一个福传员见他穷困,屡次暗塞给他钱用以维生。从2009年起,教会每年赞助他孩子的学费500元,连年不断。2009年4月11日复活节,在西柳林领洗入教,圣名伯多禄。

五、“天主拣选了我”


    2008年一天,我与福传员驱车30余里,来到大张义村讲道。一下车,正好遇上该村的张来喜。张来喜是我早年认识的一位朋友,多年未见握手问好。他问:“你来我村啥事?”我答道:“宣传天主教会,传播基督福音。你去哪里?”他回答:“闲得无聊,去打扑克。”“今天别去了,也去听听我们讲的福音。”他看老朋友的面子,也只好拉着我的手到讲道点听课。笔者及其他传道员,苦口婆心地讲了两个多小时的教理。讲毕,我问他:“你第一次听课,有何感想?”这位朴实憨厚的农民兄弟直言不讳地回答说:“我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他还表示,不再听讲了。
    回家之后,我思来想去,教理不精,枯燥无味,福传员不辞辛劳煞费苦心,却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大家积极总结经验,与神父和修女一起商量新的办法。再次来到村里时,大家认真了解张来喜的家庭情况。原来,他曾有一儿一女,儿子英年早逝、女儿嫁到外省久年不归。妻子脑瘫多年,生活不能自理。而他自己年迈体弱,无力劳作。全年的花费,只能依靠民政部门有限的救济,生活极其困难。从那以后,福传组便定期来到他的家中,三位女福传员帮助老张收拾杂乱无章的家。经过一番清扫、洗刷、整理,老张家的面貌整洁一新。老张夫妇感激涕零,激动地说:“人们普遍嫌贫爱富。我家多年受穷,从来没有人像你们这样关爱过我们。”
    这种以爱福传的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于2008年6月4日圣神降临节,福传组用专车将老张及村里其他慕道人员一起接到了堂区接待室,由本堂郝春喜神父特意为他们上了一次生动的教理课,使听的人深受启发和教育。至此后,老张每逢主日,都骑车30里路,或到榆次总堂,或来柳林圣殿望弥撒、听道理,风雨无阻,信德与日俱增。他奉教心切,多次要求领洗。2008年8月15日圣母升天瞻礼这天,老张夫妇和另外8位慕道者在榆次总堂领受圣洗圣事,成为教会大家庭的新成员。
    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若15:16)

本文标题:以爱福传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