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浅谈进化论(一)


2013-09-11 15:22:03 作者:赵保钦 来源:《信德报》2013年8月22日,30期(总第547期)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之后,进化论的思想便像野火一般迅速地在思想界、科学界蔓延开来。在随后的数年里,有不少人把进化论当作科学上的真理,加以推崇和信奉。甚至,还有些专家、学者、教授把进化论的思想写进教科书里,在电视荧幕、学校课堂等大众场所公开地予以宣讲。这样,导致大多数人自然认为进化论已成为事实,认为进化论已是科学上的真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一种谎言。因为进化论根本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它只是达尔文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而提出的一种假说而已。这种假说尚未得到证实,如今它正遭到被淘汰的危险。正如英国胚胎学家理查森(Michael Richardson)所言:进化论已成了当今生物学上最著名的假说。
    笔者发现,在国内,无论学术界抑或普通大众,甚至中小学生都对进化论的思想有过分的崇拜和片面的认识。基于这种情况,国内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们,并没有多少人站出来指明“进化论”的荒缪和错误。为此,本文尝试为普通大众澄清一下进化论——一种科学上的假说。希望能让普通大众认识到进化论的实质,从而对它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观念。
    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说:“我们的祖先是猴子,我们都是它们的后代。今天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猴子,是因为进化的缘故。”人类真的是猴子的后代吗?有哪位愿意承认自己是猴子的子孙?在此,笔者无意解答这些问题。笔者要质疑的是,猴子真的可以进化成人?事实上,这个问题被质问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至今没有答案。很多专家学者为此争论不休,有人反对,有人支持。于是,进化论就成了支持者的学说和观点。在本文中,我们要看支持者的思想学说是否正确、是否科学。
    生物进化论说:所有的生物都是远古同一祖先的后代,通过遗传和变化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该理论宣称,你我都是猴子或猿的后代,而它们却是更简单的动物的后代。这是生物学家认为“进化论”的主要意义。(参阅[美]威尔斯 著《进化论的圣像-科学还是神话》P10)威尔斯博士引用美国国家科学院对生物进化论的解释,说:“所有的活物都有同一的祖先。假以时日,进化的改变产生新的物种。达尔文称这种现象为‘后代渐变’,直到今日这还是进化论的一个好的定义。”(同上)
    为达尔文来说,除了最早的第一个生物之外,后代渐变是所有生物的来源。他在《物种起源》中说:“我认为,所有的活物并非分别创造的,而是少数远古时代活物代代相传的后裔。”事实告诉我们,后代渐变的情况是存在的。没有人会怀疑正常生物繁殖时会产生变异。可是,我们要问:后代渐变是否能产生新的种类(品种),产生所有的生物种?
    达尔文宣称后代渐变可以解释一切生物的来源和多样性。对此,我们要否认。因为通过事实和观察我们发现,后代渐变无法产生新的生物种,它只能解释为同一种类的延续。
    我们可以发现,支持达尔文进化论研究者所提出的证据,不外是以下十个例子:
    1.在一个实验的玻璃器皿中,逐日仿真地球早期的大气,再加上电花,就产生了活的细胞所需要的化学成分。
    2.生命的进化树,从大量不断增加的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整合的图画。
    3.在蝙蝠的翅膀、海豚的鳍足、马的脚,和人的手里面,骨骼的结构非常相似,显示它们都是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4.早期生物胚胎的图像,包括两栖类、爬虫、鸟类和人类都很相似,表示它们都是像鱼一样的动物的后裔。
    5.始祖鸟,一只嘴里有牙和翅膀里有爪子的化石鸟,它是古代爬虫和现代鸟之间的遗失环。
    6.在树干上的胡椒娥,显示保护色和扑食它的鸟组成进化论最著名的自然选择的例证。
    7.加拉巴格斯(Galapagos)群岛上达尔文的地雀,在不同的海岛上经自然选择从一种鸟产生了十三个不同的种,各有不同的形状。达尔文受此启发而创立了进化论。
    8.多了一对翅膀的果蝇,显示突变可以提供进化所需的原材料。
    9.马的化石形成树形分枝一样的图画,推翻了过去的老观念,以为进化是有方向性的。
    10.从猿一样的动物进化到人的图画,表示我们只是动物而已,我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一个毫无目的的自然过程的副产品。
    虽然这些例子经常用来作为支持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证据,但事实上,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方面都歪曲了事实的真相。比如说,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四翼果蝇被打扮成进化的原材料,实际上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残障蝇,是进化的死胡同。脊椎动物的肢体、始祖鸟和达尔文地雀,虽然表现了真实的证据,但却在解释上典型地用在隐藏其根本的难题上。进化树、化石马和人类的起源,是先有的想法,却装作是不偏不倚的对自然界的描述。海克尔的胚胎和树干上的胡椒娥,是纯属欺骗的手段。       (待续)

本文标题:浅谈进化论(一)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