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特稿: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若14:1-12)


2020-05-10 09:15:50 作者:高超鹏神父 来源:信德网

今天福音中提到“家”,也提到“路”。耶稣所说的“家”不是指一间房屋,也不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圣殿,而是指天父的怀抱。耶稣在自己身上把“家”显示给了我们,祂就是“路”,而且,祂以自己的死亡与复活的逾越奥迹给我们指出了“回家的路”。

“家”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今天耶稣就用“家”来描述我们最终的归宿——天父的怀抱。有家可归,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当他知道:家人在等他、期盼他、欢迎他,那该是多么的幸福!因此有了很多对“家”唯美的描述:家,由爱编织而成,是我们的归宿,是我们的依赖。有家,我们才有归处;有家,我们才不孤单;有家,我们才不畏惧;有家,我们才更心安!家,是有爱的地方;家,是放松的地带。在家里,无需伪装,困了就睡,累了就歇,难过就哭,开心就笑。家人就是你的后盾,包容你的任性,理解你的苦楚,擦干你的泪水,照顾你的心情。因此,回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中国的春运一直令人头疼,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在短时间内要输送如此多的人回家,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有人把春运描写成“一场去往幸福的艰辛”。因为春运都厚实地包含着抢票的艰辛、列车晚点的焦虑、候车室及车厢的水泄不通和遭受坑骗盗窃的恐惧。可是等到家了,所有的舟车劳顿一扫而去,迎来的是欢聚的幸福。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人生就是一场旅程:我们在亲人的等待中来到这个世界,也在亲朋好友的哭泣哀叹中离开这个世界。在旅程的意义之下,基督徒的人生之旅就是从现世暂时的家,回归到天父永恒的家。在这个行程中,开始会有亲朋好友协助,有社会因素(名誉、权力、地位、学识、财富等)的助力,也有教会的帮助,可以越接近行程的终点,人越孤独,平日倚靠的东西,给我们安全感的人、地和事物,慢慢都会退出,我们可依靠的越来越少,直到一个人去面对天主。这个旅程是百分之百确定的,每个人自出生就开始了这个行程。这个旅程是不可逆转的,是一条不归路,虽然可以不断调整方向,但没有人可以重活一次。这个旅程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绝对平等,但却弥足珍贵,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旅程中的下一站永远都是个迷,无人能确知下一秒或明天会发生什么。这个旅程何时结束,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知数。旅程的结束能否顺利到“家”,谁也不敢保证。世上的“家”,我们住过、生活过,我们知道它的构造和里面的设施设备。可是回归父家却是一个不可知的行程,难免不心烦意乱。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渡汉江》中把即将回家的游子的复杂内心描写的淋漓尽致:“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长年离家在外,得不到一点故乡的音信,不知故乡情况如何?家里是否安好?但是,随着行程越接近故乡,心里反倒越发恐慌和胆怯,即使在路上遇见从家乡那边过来的人,内心虽迫切想知道故乡的情形,却反而踌躇不敢发问了。

一句“近乡情更怯”让门徒的那种心烦意乱的心态跃然纸上。虽然耶稣用非常唯美的“回家”来讲自己的死亡、复活和升天,可是那毕竟是生离死别呀,老师走了,门徒怎么办?谁继续带领他们?再者,虽然耶稣用“家”来描述“天父的怀抱”,但“天父的怀抱”毕竟门徒没有去过,对他们来说,那里充满着神秘和很多的未知,所以还是会恐惧害怕。基督徒都知道,死亡是走向父家的最后一关,可是,离这个“家”越近,心里越发不安。古人也感慨:好死不如赖活着。

“不敢问来人”,因为好久未回的“家”发生了些什么变化我们不知道,生怕心中的美好被提前打破。而且,一方面几乎没有“来人”。在“富翁和拉匝禄”的比喻中,最后那个富翁请求亚巴郎派拉匝禄去他家里,警告他还在世的其它兄弟,他们会听从一位“来人”的警告的,但这个提议却被拒绝了(路16:19-31)。另一方面,“来人”不管说那里好还是不好,我们不可避免地都得去呀。

这种“近乡情更怯”的心态,让我想起了著名的“黄丝带”由来。这是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真实故事。一个人因违法被判刑三年,在临出狱前,他给妻子写了封信,信中表达了因没有尽到作丈夫和作父亲的责任而感到深深的悔恨与歉意。他满心期待家人能重新接纳他回家,但同时又自认为犯了错,没有资格要求家人再接纳他。因此,他在信中告诉妻子,如果妻子依然爱他,仍在等他回家,那么就在村口的老橡树上系上一条黄丝带。如果他在树上看不见黄丝带,他就明白妻子的心意,他将继续乘车远去。在回家的长途汽车上,他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既期待又害怕。当车子接近家乡村口的时候,他甚至不敢睁开眼睛。他恳求司机和车厢里的人帮忙看老橡树上是否系着黄丝带。当他听到车上所有乘客的欢呼声时,他睁开了眼睛,看到在村口老橡树上,数百条黄丝带正迎风飘舞……。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女儿和全村的人都在老橡树那里等待着他回家。车上的、家里的、村里的所有人都在拍手,在欢呼声中,他们一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长途汽车司机被这个感人的场面深深地感动了,当即将这个故事用村口的电话通知了当地的媒体。这个感人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全美国各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黄丝带也因此成了美国“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标志。

“近乡情更怯”,甚至“不敢问来人”主要是因为要面对一个不可知的未来。在若望的描述中,耶稣的离去就是指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但是耶稣的死亡并非消极的任人处置,而是返回父家的道路,是祂积极完成天父所派遣的使命的必要过程。由于门徒们不了解个中道理,因此为了即将失去耶稣而感到忧闷怕惧。为了打消门徒的顾虑,耶稣明白地告诉他们:我去给你们准备地方,然后再来接你们。虽然在回“父家”的旅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在信仰中,我们可以确定,至少会有一个人在那里欢迎我们:那就是基督耶稣。祂在今天的福音中向我们保证,在最后,我们都是有家可归的人。在天父那里,有基督耶稣先去为我们准备地方,这是每位基督徒应该常怀希望的理由。

让我们仔细看看今天福音中耶稣的教导。耶稣的这段教导发生在最后晚餐之后。在去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稣三次预言祂要受难,在最后晚餐时又预言自己将被出卖,继而指出伯多禄三次背叛和门徒们四散逃避(若13:21-38)。门徒们听了面面相觑,内心徬惶与难过,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十二人中竟有两人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一个出卖祂,一个否认祂,不但门徒们心中烦乱忧伤,连耶稣也心神烦乱(若13:21)。这时,耶稣抑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反过来安慰门徒们不要怕,要信赖天主,祂不会撇下他们成为孤儿(若14:18)。耶稣说:“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我去了,为你们预备了地方以后,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为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

耶稣接着说:“我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往那里去的路。”耶稣刚刚说过,祂去的地方是回“父家”,而且祂早就说过如何去这个“家”:“不是凡向我说‘主啊! 主啊!’的人,就能进入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玛7:21)。可惜门徒们全都忘记了。因此多默问说:“主! 我们不知道你往那里去,怎么会知道那条路呢?”耶稣回答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

耶稣是“道路”。世界上没有一条叫耶稣的路,耶稣路在地图上没有标注,导航也找不到,因为它不是一条带我们去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路,它是一条导引我们回到天父家的路。耶稣路就是指祂所教的做人的道理,唯有追求美善,实践美善,与人分享美善,才能到父那里去,因为只有天主是善——美善的根源。藉着耶稣我们才能认识父,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祂给我们详述了”(若1:18)。藉着耶稣路我们才能到达父那里,因为“除非经过我(耶稣),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如果我们问路,有人告诉我们怎样走,我们极有可能走着走着又会迷路的。然而,如果那人领我们到目的地,对我们来说,那人就成了道路。耶稣不但指示我们怎么走,祂还拉着我们的手,带领我们并跟我们一起走。在我们的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再需要导航或复杂的路标,只要跟随祂,因为祂就是道路:“祂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随祂。”

耶稣是“真理”。真理是最符合实际永恒不变的正确的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圣经称魔鬼为撒谎者,“在他内没有真理;他几时撒谎,正出于他的本性,因为他是撒谎者,而且又是撒谎者的父亲”(若8:44)。魔鬼告诉厄娃如果吃了那颗禁果就会变得跟天主一样,结果,人不但没有成为天主,反而成为奴隶。只有真理才使人获得自由(若8:32)。耶稣来了,祂战胜了撒谎者魔鬼,并指示我们如何生活才能重返父家。祂邀请我们保持归向天主的纯洁之心(玛6:19-23);祂告诉我们人不能侍奉天主而又侍奉钱财(玛6:24-34);祂说祂来不是为召义人,而是为召罪人(玛9:9-13);祂告诉我们不要怕因信仰而来的迫害,因为我们的头发都被一一数过了(玛10:28-31);祂说凡承行天父旨意的人就是他的兄弟、姐妹和母亲(玛12:46-50);祂要求我们谦卑如同小孩,否则不能进天国(玛18:1-4);藉着十个童女的比喻,祂指出我们要时时醒悟,后悔是留给糊涂人的(玛25:1-13);藉着塔冷通的比喻,祂提醒我们要善用自己的天赋及才能,造福人类(玛25:14-30);藉着公审判的比喻,祂要求我们要向对待祂一样对待社会边缘人士(玛25:31-46);最后在十字架上,祂完全宽恕并接纳所有走向祂的人。耶稣的教导不但完美——给人安慰和鼓励,认清世俗的短暂和迷惑,要求我们荣神益人,而且祂也身体力行了,祂就是“真理”,这也是我们得以信赖祂的最深理由。

耶稣是“生命”。祂藉十字架的牺牲为人类打开了得救之门,又藉着复活使我们再获永远的生命。祂是羊栈的门,也是导入生命的门(玛7:13-14),这个门为我们打开了天上和人间的通道,使得因罪而关闭的天人通道因着祂而再度打开。祂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提醒我们要时时醒悟,修德立功,善度信仰生活外,更要以我们的善行引导迷途的人归向天主,获得永远的生命。天父是“生命”之源,而诚如耶稣对斐理伯说的,祂与天父原为一体,因此,祂也是“生命”。“永生就是:认识祢,唯一的真天主,和祢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若17:3)

耶稣启示给我们的“路”并不逃避挑战、甚至死亡,但却充满着生命、爱和关怀。我们在经验了天主对我们的爱时,也要懂得在生活中彼此相爱。耶稣要求说:“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业,他也要做”,祂甚至给出令人惊讶的许诺:门徒们将要做比祂更大的事业。所谓“更大的事业”并不是说门徒们将带来更好的启示,或成就更大的伟业,而是他们将使耶稣的使命延续下去,使耶稣的工程继续在人间实现。就如耶稣光荣了天父,基督徒也要永不止息地在世界各地使天父受光荣。信仰并非只为自己的好处而已,相信的人必须为信仰作证,把信仰传给他人,跟更多的一起分享天主的生命。这是耶稣受自天父的派遣,也是基督徒要继续做的“更大的”事业。

世上的路有很多条,有远有近,有难有易,有上坡也有下坡,有康庄大道,也有羊肠歪路。只要路正,就不怕路难、路远。只有路正,理真,生命才丰盛。也就是说,只有朝向真理,踏入正道,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目标。朝向真理,就是追求心中渴望的自由、幸福和美善。踏入正道,就是通过修德行善,从人性的私欲中解脱出来。如此,才能达成人生最终的目标。为基督徒来说,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回到天父的家。圣奥斯定直接地说:“主啊!我的灵魂是为你而创造的,除非在你内永远得不到安息!”为了带我们回家,耶稣来了,藉着祂的逾越奥迹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直达父家的耶稣路。祂是道路,不但让我们有路可行,而且也陪伴那些在路上的人,诚如祂所说的,祂是善牧,带领羊群一起走。

耶稣暂时的离开并没有撇下我们成为孤儿,祂心疼我们,不愿意我们自己一个人走,祂在父家给我们准备好了地方之后再来接我们。现在的我们就好像一个幼儿园放学等待家人来接的小孩子,不再彷徨、不再惧怕、不再无助,而且急切的热望和期盼——尔国临格。虽然回归父家的旅程还有不少未知数,但回家的路上有“来人”耶稣的引导和陪伴。走在耶稣的路上,怀揣耶稣的梦想,实践耶稣的教导,我们一定会走进幸福满满的父家。因此,我们化“近乡情更怯”为“近乡情更浓”,回父家不再是走向一个暗淡的、令人心烦意乱的未来,而是跟天主在一起。有了跟天主的深刻体验,我们化“不敢问来人”为“敢为过来人”,我们把自己的经验跟其他人分享,如此,我们以“来人”的身份跟基督一起成为他人走向天主、获得生命的“路”。


本文标题:特稿: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若14:1-12)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