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爱,改变一切

—— ——第42届亚洲夫妇恳谈会采访实录

2020-07-03 16:55:26 作者:采访/孔喜慎 翻译/伊倩 来源:信德网

                                                                        高养宏神父

        2005年, 受上海陆裕春神父邀请,我参加了第一次夫妇恳谈的“原始周末”。当时对此一无所知,认为就是一个小避静。当进行到“沟通”环节时,我深有感触,在这里,大家都能够真实地分享生活,表达感受,这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这是我对“夫妇恳谈”的初步认识。

        半年之后,我又参加了“更深周末”,收获颇丰。

        2008年,我被选为上海教区的“夫妇恳谈”的负责神父。自此,开始正式按规则运行,定期举办“月会”“分享”“对话”等活动。每月一次的月会好似心灵家园,在这里,大家亲如兄弟姐妹,坦诚开放、真诚分享,每月的聚会成为了我们的渴望。

        在“夫妇恳谈”的服务和参与中,我的司铎生命有了重大转变。我清楚记得,“原始周末”让我开始学着平衡自己的情感与理智。10多年的“夫妇恳谈”服务让我的司铎生命越来越丰富。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经常忽略自己和别人的感受,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束缚了自己。在“夫妇恳谈”的分享中,我可以向天主和夫妇们敞开心扉,坦诚分享,尘封内心的情感得到了释放,生命越来越成熟,生活越来越喜乐。

       我作为一位领导者,在管理方面深具挑战,我必须耐心且智慧地引领,既不能指责,又不能放任,这是对我个人素质的考验,同时需要天主赐于智慧,我每天都会把这些问题在祈祷中交托,引领更多的家庭充满幸福,让教会因着每对夫妻和每个家庭的改变更加充满活力,见证福音,这是我的执着信念。

        2017年,我去一个避静院参加避静,正遇上200多位修女在同一地方举办年度大避静。在散步的时候,我看到95%的修女没有笑容,令人费解。而在2016年,我到奥地利参观一个奉圣母为主保的隐修院——“白冷会”,那里的修女们个个笑容满面,她们说:“我们的一个理念是:把天堂上圣母的喜乐带到人间。”两种现象作比较,我得出一个结论——修道人不快乐,就是修得不成功。

        从修道人的角度来说,我个人的经验是,参加“原始周末”就如同跟天主重新谈恋爱。神学院是修生们跟天主谈恋爱的地方,但有些修道人却把修院看成了知识的学堂。6年毕业后,满腹经纶,却与主陌生,情感封闭。如果一位修道人的情感没有正确的疏通渠道,很容易找负面出口释放情感。“原始周末”的学习,很容易让修道人向天主开放,向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开放,掌握沟通技巧,学习处世之道,非常有助于身心灵整合,让奉献之路越走越轻松。


                                                                       贺永明+计燕萍夫妇

         丈夫:2004年,受徐文洲神父邀请,我参加了上海第一期“原始周末”。当时,只是不好意思拒绝,同时也想去佘山朝圣,与是有了这次学习的机会。

贺永明+计燕萍夫妇与高养宏神父(右一)

         通过“原始周末”的学习,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之前,我把朋友放第一位,其次是孩子,最后是妻子。因此,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朋友应酬上,或者忙于教堂事物,基本不顾及妻子,很少时间陪她。晚上妻子经常接到我的电话:“今晚我不回家了。”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妻子应占据我生命中的优先位置。耶稣说:“你们要离开父母,二人成为一体。”自此,我推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应酬,如无特殊情况,每天早早回家,买菜做饭,与妻子一起享用晚餐。晚上一起读经、祈祷,主日一起去教堂。

        我和妻子在负责“夫妇恳谈”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挑战和诱惑,例如:做决定时意见分歧,不能常常陪父母,工作上需要常常请假等。为了服务好夫妇恳谈,我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所有假期和休息时间都不够用,经常在上班期间找理由跟单位领导请假,因此,我在单位的工资是最低的,也因此领导对我的态度也极为不好。面对这些,开始时心里很难受,特纠结。但是当我看到很多有裂痕的夫妇破镜重圆,重新恩爱,一起走向天主的时候,感觉一切付出都值了。

        2015年11月4-8日,我和妻子在献县举办“夫妇恳谈”。临行前,我看过病中的母亲后就起程了。但做梦也没想到,办班期间我突然接到电话:“妈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把我整蒙了。赶回家中,当看到母亲僵直地躺在水晶棺里的那一刻,内心的感受无以言表。在母亲生命末刻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在服务的路上;在他想看我最后一眼的时候,却留下了终身遗憾。那一夜,我彻夜未眠。但我相信,母亲会理解我,天主会懂得我。

        妻子:当时我们的婚姻关系已出现裂痕,难以沟通,彼此冷漠,经常吵架,互不接纳。如此背景下,突然受到神父的关怀,内心倍感温暖。同时也想借这次机会改善与丈夫的关系。

        在参与的过程中,夫妇们的分享深深打动了我,尤其分享他们如何在婚姻生活的风雨中拨云见日,沐浴阳光,让我倍受鼓舞。当时我问自己:“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通过学习中的写情书和对话环节,我感觉又回到了初恋时光,非常甜蜜。但是这种感觉并没有带来立时的改变。真正让我有所改变的是后来的“彩虹桥”和“恩爱圈”。当然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和丈夫的性格差异很大,以前我总想让他按着我的思路走,认为各方面他都不如我。现在我懂得了换位思考,开始考虑丈夫的需和感受,并去尊重他。

        2005年,我们被选为宁波教区夫妇恳谈的负责人时,我们唯一的儿子只有10岁。当我们外出服务时,就把他一个人丢在家中,内心的牵挂和焦虑至今难忘。

      从2013年开始,几乎所有假期和休息时间都在为夫妇恳谈奔波。虽然很累,但当我看到一些分裂的家庭重归于好时特别开心,感觉所有付出都有了永恒价值。因此我宁愿厚着脸皮去跟领导请假,也要把夫妇恳谈做好,这是使命,也是责任。

        在担任主席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我的灵性生命。让我懂得了任何时候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当然,改变一直在路上,改变是一辈子的事。


                                                                           Fr Jun

        我参加夫妇恳谈是为提升灵修,更好地实践我对天主子民的承诺。同时我对家庭牧灵特别感兴趣,因为家庭是生命的圣殿,是爱的摇篮。

        你也许好奇,作为一位神父,在夫妇恳谈里的角色是什么?夫妇们在参加夫妇恳谈时彼此向对方承诺一生相守。同样,我也承诺将我的一生奉献给天主的子民。我渴望与天主子民建立更深的关系,与夫妇们渴望彼此建立更深的关系同等重要。对于神父和修女而言,参加夫妇恳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探讨如何与人或起团体交流,以及如何加深彼此的关系。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近距离地看见,甚至了解现今社会夫妇关系的挣扎和喜乐,也发现婚姻和神职生活的相似点。

       负责“亚洲夫妇恳谈”的任务很重,我被选上的时候我问自己:“我能以开放的心,去了解亚洲各种不同文化里婚姻和神职的复杂性吗?特别是那些有着不同文化、语言和性格的成员,我有足够的意志和耐力来承受这个压力吗?最后有两个因素帮助我在困难中承担起了这份使命。第一、我相信,既然天主给了我这份工作,就会赐给我足够的恩典去完成它。第二,是教区主教和朋友们给了我大力支持和鼓励。非常感谢他们。


                                                                         Aki&Ake夫妇

       妻子:婚后三年,为了提高我们的婚姻质量,为我们做婚前辅导的神父建议我们参加夫妇恳谈。此时我们的夫妻情感已经非常淡漠。我发现,婚前与婚后,我对丈夫的期待不同了。丈夫很少时间与我聊天交谈,让我深感孤苦。当神父邀请我们时,我期待这是一个重燃我们爱情之火的机会。

Aki&Ake夫妇(左一和左二)

         通过学习,我开始对丈夫表达我的爱和感受,遇事能够心平气和地与他沟通,并一起在祈祷中去寻求天主的旨意。

        在负责亚洲夫妇恳谈期间,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在服务上,但我并不认为这是牺牲,当与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种分享的喜乐。为我来说,最困难的是“时间”。7年来,我们把所有的假期都用来服务夫妇恳谈了。使得我无法与丈夫单独相处,这个牺牲是我最大的挑战。但当两方面难以取舍时,最终我选择天主的更大光荣。

         丈夫在为我们做婚前辅导的神父的建议下,我参加了第一次夫妇恳谈。我渴望在这样的一个学习中,能够有助于修复我与妻子的关系。

参加夫妇恳谈之后,我学会了以对话的方式,深入地与妻子沟通,自然地对妻子表达我的感受和聆听她的心声。自此,我们的关系逐渐好转。同时我更清楚地认识了天主的爱,天主在妻子的生命内,他也在我内,他临在于我们中间。

        在服务上牺牲一些东西,对我而言是一种喜乐的奉献,即使有时会受到伤害。我们用6年的假期参加亚恳会议,因此,我向老板提出减轻工作量的要求。我也因此牺牲了一部分收入,但我认为,“爱”是完全的,需要持续到最后。愿天主借着我们的牺牲受到光荣。

              


本文标题:爱,改变一切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