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区修女会圣召的传承危机


2020-07-12 05:48:44 作者:张阔神父 来源:信德网

中国教会的圣召断代已经是明显的问题,当今却不同与以往。过往老一代由于时代问题,而产生近半个世纪断代差距;如今却由于多样原因而产生圣召危机。为修女而言,当今的教区修会整体呈现衰退现象,有的教区修会最年轻的修女目前是40岁,有的教区修会只有六七位修女,有的教区修会没有初学生。教区女修会整体出现缺乏圣召的现象,换言之,三十年后,教区修会是否坐等消失?

1、圣召的理念差距

老一代修女业已过世,与八十年代的圣召相差近半个世纪,这是时代差距,但教会在此情境下,依然得以传承。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圣召兴旺,即使生活艰苦,大量年轻修女仍然怀着虔诚的信仰开始修道之路。

21世纪中国快速发展,导致年轻人的理念与修道理念有明显差距。一是城乡生活理念差距;过往的圣召大都来自于乡村,与当今年轻人的生活理念有所不同,存在认同与否问题。二是圣召理念差距;前几批修女依然以脱节的理念培育下一代,并且在生活中的修道与信仰理念无法更新,导致年轻人对修女身份的认同感低落。三是修道价值模糊;如若修道人呈现不出修道的价值,则缺乏强烈感染力,而与世俗一样,年轻人明显不会选择修道。

2、培育理念与结构

为年龄稍长的修女而言,神学教育的缺失是时代问题。但为年轻修女而言,神学教育则必不可少。修会长上切勿将神学教育降为对修女奖励或者休息,所以修会应更新培育理念。

首先应更新的是神学教育理念。四年的神学教育是教会的基本教育,如同家庭要培育子女的大学教育一样。修院将教会两千年的历史、灵修、信理、圣经、伦理等神学课程浓缩于四年教育,为每位修道人而言是难得的信仰历程巡礼。

其次是修女的人性化培育。修女在修会培育期间或生活期间,很大程度遭受来自人性的折磨,而非信仰的陶成与培育。首先是性格会遭受打压;再则是修女的培育是按照长上或年长修女的形象和模样而被塑造;之后则是修女的男性化倾向;由于担心圣召的流失而不经意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亦丢失了女性第一个身份。

第三是身份认同。修女会服是圣召认同的一个重要标记,正如教宗提醒司铎时常穿着司铎服一样。辽宁省的修女终年穿着会服,既获得社会认可,亦对自身身份认同。由于多样原因,很多修会修女不愿意穿着会服,但至少披戴修女头纱,并请人设计一款得体的便装显得尤为重要。

3、修会未来之更新

可邀请国际修会协助培育新生代圣召。因国际修会历经岁月磨合,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一方面负责培育,另方面亦可引入其修会的成功经验。其二联合培育。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联合性培育,例如以教省为单位,或者再放大至多区域教省,集合优秀的培育人员,建构良好的初学培育地方。

出于大公精神,缺乏培育的教区修女会可将新生代圣召送往其他有能力培育的修会,否则,既培育失败,又会丢失圣召。故此,虽然一些教区修女会将要消失是可见之事,但教区修会的革新应列入中国教会重要的讨论范畴之内,群策群力,共克时艰。试问,现今很多修女会最年轻的已经四十岁左右,三十年之后,中国一半的修女会是否会消失?教区修女会将走向何方?

本文标题:教区修女会圣召的传承危机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