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卓新平:沉痛哀悼孔汉思教授逝世!


2021-04-07 11:50:25 作者:文/图 卓新平 来源:信德网

  我第一次与孔汉思教授见面是1979年他第一次随美国伦理代表团访华,在北京饭店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研讨会上,他做了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学术报告,我在会议中间休息时找到他,请教了相关宗教研究的问题,由此开始我们之间的交往。

  1983年我留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第一次去杜宾根时就电话联系上了,共进早餐座谈。孔汉思教授对中国印象极好,我们谈论甚欢。在我结束德国留学回国之前,我又专程到杜宾根大学参加了孔汉思教授组织的博士研讨班 ,也是在这次研讨班上我了解到德国写博士论文的发展变化,其中印象极深的就是班上发言说19世纪德国大学的博士论文写30多页就可以被接受,而现在德国大学的博士论文通常要写300页左右了。

2000年9月孔汉斯教授学术演讲暨座谈会(孔汉斯教授访问人民大学兼与北京高级学人对谈全球伦理)上本文作者与孔汉思教授(图片来源:杨熙楠,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ISCS))


  孔汉思教授曾来我所访问,做了“基督教发展之范式转变”的报告,我们对之也有过深入的讨论,大家很受启发。在推动“全球伦理”的进程中,孔汉思曾多次来华,记得有一次他专门请我到他下榻的国贸大酒店共进早餐,讨论他推动全球伦理的进展以及他组织拍摄相关影视作品的情况,我还向他介绍了中国学者的相关不同看法 ,他非常认真听取了这些意见。

  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国际汉学等国际会议上,我们也曾见面并友好交谈。在交往中他赠送了我不少他的著作,并且签名盖章,他还向我解释了为什么他的中文名称用“孔汉思”的缘由,以此表达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教思想的敬重。

  2004年我在英国访问期间曾应邀到杜宾根大学访问,孔汉思创立的普世伦理研究所专门为我组织了一个研讨会,请我作学术报告,他们还专门在我的讲座之前组织了一个弦乐四重奏,当时与会的北大张祥龙教授还和我说,他参加了很多学术研讨会,但这种形式的研讨会还是第一次。真让我十分感动。

  我最后一次与他见面时曾请他再来中国,他告诉我年事已高,可能比较困难了。这一切好像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没想到孔汉思教授突然仙逝,特别悲痛,过去的交往一下子就映入眼帘。

  谨以此文表达深深的怀念!



孔汉思教授签名赠送给卓新平教授的书籍。

书名+签字



孔汉思教授喜欢扣上有自己中文名字的这枚私人印章。


作者简介:卓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德国宗教史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

本文标题:卓新平:沉痛哀悼孔汉思教授逝世!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