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杨晓亭主教的发言

—— 在“抗战初期‘正定教堂惨案’八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7-11-01 14:33:19 作者:杨晓亭(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常务副院长、榆林教区主教)

上午听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深受鼓舞,关于“正定教堂惨案”的历史事实,大家从历史资料的考证,或者材料的出处来源,都谈了很多,但确实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从历史层面还有研究的空间和证实的必要。今天在会议上所谈及到的“正定教堂惨案”,涉及到教堂,涉及到宗教问题,我在这里可做一点回应。

多年前,河北信德所举办了“正定教堂惨案”学术研讨会,今天在中国社科院基督宗教研究所又重新把这个议题提起来。这对于天主教界来说,是一个值得大家重视和讨论的问题。

从“正定教堂惨案”的历史事件可以感觉到有几种关系:第一是它能够体现出一种政教关系;第二是体现了一种国际人道救助关系;第三是天主教会在社会当中信仰的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表现。卓新平所长谈到天主教教会的坚贞、博爱、和平,真善美圣等等。在这个教堂里面发生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其实它后面的背景和意义可以这么说:一是体现了历史的残酷,战争的侵略,人道救助精神的伟大和必要。二是教堂里保护避难者是教会信仰方面的精神所在。三是社会、历史、正义和仁爱的精神体现。

从历史角度谈到政教关系时,“正定教堂惨案”显得非常复杂。因为从各位专家、学者来说,这个历史史料考证的时候出现说法不一,取证方面难度很大。从教会的角度来看,我们自始至终会认为人道救助、博爱的真正意义是信仰方面的支撑,博爱其实也包含一种爱国精神和传统的事实。当然这个爱国传统的事实不仅仅是我们今天来讲,它的确在《圣经》当中,在上古时代,在梅塞带领以色列民逃亡埃及的时候就以展现出来,这是一种爱民族、爱国家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爱国的行为。到了耶稣时代,也体现了耶稣愿意保护和怜悯弱小者,甚至为了救赎人类而被牺牲,成为人类的救主。今天的传教士在“正定教堂惨案”当中,其实他们为了保护当时的难民被牺牲,这种仁爱庇护、保护或者对当时难民的收容,都可以说是《圣经》故事里启示的一个延续。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信仰力量的支撑,在教堂当中发生的案件才能够被教会所重视, 也引起了社会学界的重视。

谈到国际人道救助关系方面,涉及到不同国家的传教士,到底他的死是被人杀了,还是自然死亡,都不是我们今天重点关注的事。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国家的人被卷入到这个历史事件当中,同时在这个历史事件当中,也真正体现了一种人道救助关怀。在这个事件当中,传教士能够留下陪伴也好或者愿意收留战争中逃难这也好,他们的这种精神是可嘉的,实际上在这个历史关系当中的确体现了一种信仰基础和社会正义关怀的精神。对今天的教会来讲,我们会感觉到教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作用就是来展示博爱、正义、和平。当人们联想到“正定教堂惨案”事件时,会发现抗战中的教会所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真善美圣的精神传播者。

本文标题:杨晓亭主教的发言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