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福传标兵郭元璋


2020-07-05 17:45:40 作者:孔喜慎 来源:信德网

       提起年届93岁的郭元璋教友,在陕西秦巴山区即今秦岭一带可谓家喻户晓,人人敬佩,无不称赞。个子不高的他,曾经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双脚踏遍了洛南、丹凤、山阳、商洛四个县区的大山低峁、角角落落,几乎家家户户都留下了他的福传足迹,辛勤的汗水深深浸入了大山的泥土里。十几年时间,近千人在他的福传下认识了天主,接受了洗礼,成为了这一带最感人的信仰见证。

      笔者有幸拜访了郭元璋老人。一进大门,就让我看到了吃惊的一幕,院子里的一个大方桌上,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左手拿放大镜,右手执笔,在一个本子上认真地写着字,旁边放着一本圣书。全神贯注的他,尽显贤者风范。见我们一行人前来拜访,他急忙起身,笑脸相迎。90多岁的他,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淡淡的眉毛下面一双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写满沧桑。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他又是如何献身福传事业,拓展基督神国的呢?

老人正在院子里的桌子上读圣书,并摘录


一、命运多舛 毫无怨言

       1926年郭元璋出生于陕西省泾阳县中张镇周家道一组的一个热心教友家庭,从小信仰便在他的生命中深深扎根。他聪慧可爱,是家中的独子,年幼时父亲便因病撒手人寰,家境贫寒至极。在那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年仅20多岁的寡母与他艰难度日,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期间的辛苦可想而知。到了读书年龄,家中掏不出学费,当时的李纪民神父看他聪明伶俐,于是自己出资供他读书,直到1946年毕业于尚州师范学校。读书期间,郭元璋品学兼优,勤奋好学,深受师生好评。毕业后,他在丹凤县小学任教,解放后任丹凤县敬业小学校长。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不仅注重学生们的知识,更注重他们的人格成长,也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生病的、他照顾,困难的、他帮助。为了工作,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学生眼中,他是授业解惑的好老师,是慈祥的好父亲;在领导眼中,他是爱岗敬业的好同事、好员工。他的善言善表、虔诚的信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师生。

      成家后,郭元璋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生活一片阳光。然而沧海桑田,世事难料,好日子没过几年,不到30岁的妻子就因病辞世,把两个年幼的孩子丢给了他。自此,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日子过得相当艰辛。这时他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同时也为了能抽出时间福传,他竟然辞去教职,卖开了苦力。一次,郭元璋给别人干活时,主人给了两块红薯,饥肠辘辘的他没舍得吃,而是拿回家送给了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再难,他依然逆流而上,踏荆前行,信仰是他生命的支柱,主爱是他生活的力量。

      孩子们到了读书年龄,郭元璋便把他们送进了学校,这时的他一边给别人干苦力活,维持生计,一边抽时间去福传。他脚踏万重山,汗水湿衣衫,福音的种子遍撒心田,他仅靠双脚,走遍了大山深处的家家户户,人们借着他的宣讲,看到了福音之光,认识了天主。如今陕西很多神父小时候都听过他讲道,跟他学过要理。他在周围各县的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位在俗的使徒形象。

       笔者问他:“当时家境如此悲凉,经济如此拮据,是什么动力让您有如此高涨的福传热火?”

    “我是一位教友,应该尽自己的本分。”

    “您这样徒步翻山越岭,不怕辛苦吗?”

    “为爱天主,不说累不累。”几句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字字饱含着对主对人的无私大爱,散发着诚朴谦逊的气息。一位教友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为了这份使命,他不惜任何代价。

        80年代后期,各地神父奇缺,为了弥补牧灵工作上的不足,西安教区李笃安主教便委派了陕西第一批全职教友传道员。李主教非常欣赏郭元璋,因为他有文化(当时有文化的教友很少)。同时他品行高尚,信仰虔诚,极富福传精神。于是李主教便正式委派他成为全职传道员之一,而此时的他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

       谁料,就在他全职踏上福传之路之后不久,他唯一的儿子又因患癌症永远地离开了他,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怎样的一种心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人生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郭元璋全都经历了,三位至亲的离世,让郭元璋的人生走得异常艰辛。然而,凄风苦雨浇不灭他的福传热火,悲惨遭遇动摇不了他的坚定信仰。他说:“这一切全都是天主的旨意,一切承行主旨,完全顺其自然。”如今照顾他的孙媳妇许萍莉对笔者说:“我很佩服爷爷面对人生不幸这种淡定自如的态度,在沉痛的打击面前,毫无怨言,这份平常心,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他心中,天主永居第一,看淡世间一切。”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主爱的慰藉。


二、精彩福传 感人肺腑

        当时教区委派了三位全职传道员——郭元璋、崔淑引和张士民。西安教区的这第一批全职传道员,以爱执笔,以牺牲为墨,为西安教区福传事业的发展描绘了一页精彩篇章。

        郭元璋不顾家里的贫穷,毅然决然地走出家庭,一个背包里放上几本圣书,有时带上几个馒头,便踏上了福传路。自从选择了这条路,他几乎就没有在家呆过一天,每天翻山越岭,徒步走家串户,传福音,献主爱,给人们讲道理,教唱圣歌等,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几个县的大山深处布满了他的福传脚印,双脚经常带着磨出的水泡,甚至流出了鲜血,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停下来歇歇。经常跟他一起福传的崔淑引说:“郭元璋把教会当成了自己的家,视福传为人生第一要务。”有一次,郭元璋与崔淑引一起外出福传,走了近百里山路,坑坑洼洼,野草丛生,深一脚,浅一脚,行路极为艰难。崔淑引困乏至极,再加上脚上起了水泡,走起路来疼痛难忍,虽然郭元璋的脚也磨破了,但他却说:“一点都不疼。”是基督之爱化解了他的疼痛,是福传的热火给了他牺牲奉献的动力。返回之后,崔淑引与郭元璋商议,在家休息几天再出去,但是郭元璋没同意,他坚持自己一人继续福传的路。在电话采访中,崔淑引姊妹告诉笔者:“在福传时,郭元璋用‘心’感化人,以爱见证福音。他见人就笑,亲切问候,与人握手,这种发自内心示意友好的微笑让人倍感亲切。他无收入,有时教友们给他一点东西吃,从来都舍不得吃,当他去教外人家福传时,便把这些东西送给教外朋友们。”

       在商县金凌寺村,由于教友越来越多,郭元璋便在这里成立了一个聚会点。每个主日他便来这里召集教友们聚会,同时也把教外人聚集一起,给他们宣讲。中午时,他在一教友家中亲自下厨做饭,邀请听道的教外朋友们在这里用餐,这份爱心,感动了很多人。福传过程中,郭元璋不仅是路途的辛苦,身体的疲惫,精神上的打击,被人拒之门外也是家常便饭,然而他却把这些视为奉献于主的馨香之祭。有一次,他和崔淑引去一教外人家传爱送福,主人一见二人,明白了来意,随即厉声喝斥:“快走快走,不要到我家来。”接着‘啪’的一声,门关上了。“当时我心里很难受,倍受打击。”崔淑引说。郭元璋却安慰崔姊妹说:“不能让这点委屈阻挡了我们的福传路。”

       不仅有非基督徒的伤害,一些教友也对他们产生过误解,甚至是语言伤害。个别教友说:“郭元璋传教就是为了挣钱,一定有好处,否则他就不传了。”在诋毁和伤害面前,郭元璋淡定地说:“我们信的是天主,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天主知道咱的心足矣!”

       郭元璋淡泊名利,看淡金钱。有一次,他家里意外着火了,损失很大,正在外面福传的他,听闻此事后,既没回家,也不抱怨,异常淡定,依然行走在福传路上。祈祷中,他把这一切的损失化作了全燔之祭。他知道,一切已经于事无补。崔淑引说:“任何人任何事都浇不灭他的福传热火,他把生命全都献给了福传事业。”

       后来,山路稍稍好走,当时的李笃安主教先后送给了郭元璋两辆自行车,供其福传使用。在西安、龙山河、山阳、商洛等地,董伯佐神父、余希辉神父等为了鼓励郭元璋福传,送给他圣牌和七八个简单的出行包。这些陈旧甚至用破了的书包至今还在老人卧室的墙上挂着,保存完好。因为包上凝聚着神长们对他的期望、鼓励和挚爱,记载着他福传路上的风风雨雨,累累硕果,见证了福传中的点点滴滴。

神长们为鼓励郭元璋福传送给他的一些书包,至今老人一直挂在卧室

       大训堡本堂苏圣意神父告诉笔者:“九十年代后期,郭元璋回到泾阳后仍不忘福传。1994-1999年,曾受时任大训堡本堂张强华神父(已故)之邀,在淳化县地母庄、孟庄和泾阳县太平镇的26个自然村传福音,成效显著,得到了教内外朋友的一致好评。”

       西安南堂的张小锦神父这样评价郭元璋:老人是西安教区最早的专职传道员,传教时间最长,传教范围最广,无论是偏僻贫瘠的山沟还是城乡小镇,都留下了他福传的步踪。几年前我曾去看望他老人家,一个陈旧的小本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打开一看,一行行工整清晰的文字记录的都是自传教以来所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接受洗礼的人的姓名,最多的一年竟然有上百人领洗。他经常走访教友,给大家讲道理,夏天汗流浃背,冬季寒风刺骨,但他的福传热火却一直长燃不熄。后来我又去探望过他一次,听他分享过去的传教故事,感动至极。现在90多岁的他每天坚持读圣经,同时也写一些感想。我做修士时在商洛实习,常听教友们谈起他,对他印象很深,评价很高,敬重有嘉,他们说:“当初郭元璋老人经常来商洛看望我们,给我们讲道理。”

       中国教会如果有更多像他这样的传道人,教会复兴可期。

       许萍莉曾经问过爷爷:“当初如果您一直教书,不去传教,现在每月的退休金得有四五千元,您不后悔吗?”“我从不后悔,没有天主,就没有我的今天。”郭元璋坚定地回答。


三、入养老院 患病回家

       郭元璋的女儿出嫁后,极少回家,唯一的孙子和孙媳因为去广东打工,把行动不便的爷爷送进了社会上的一间养老院,每月1000元护理费全由他们出。自此,郭元璋与宗教生活绝缘,没有教堂,没有弥撒,没有公共祈祷,只能自己在心中与主契合,在一个无信仰氛围的养老院一住就是10多年。

       2011年,郭元璋的两条腿肿得厉害,无药可治,医院不收,养老院也不留了。许萍莉说:“当时我想,老人一生极其不易,我自己也有父母。”为了让老人有一个家,许萍莉放弃自己广东的工作,辞别了丈夫,自己回到老家,把爷爷从养老院接回家。自此,许萍莉一个人担起了抚养爷爷的责任。


四、命悬一线 神奇脱险

       许萍莉为了给爷爷治腿,四处寻找偏方,白天细心照顾,晚上给爷爷用药水洗腿,非常辛苦。爷爷爱吃饺子,许萍莉就经常包饺子给他。郭元璋的腿在孙媳妇的精心照料下,绝症竟然逐渐好转。许萍莉的孝心和善举让村民们拍手称赞并对她说:“是你这孙媳妇服侍得好。”而许萍莉却认为这是爷爷信的神保佑了他,救了他的命,自此,神的观念在许萍莉的生命中留下了印痕。她说:“这时我感觉到了神的力量,同时看到爷爷恢复健康,得到村民们的认可,我的付出值了。”

       2011年的一天上午,许萍莉突然想去爷爷的卧室看看他(上午8点多钟)。不料,这一看出大事了,一声声地叫爷爷没有回应,用手去摇他的身体也毫无反应,这可把她吓坏了,急忙找邻居帮忙,火速送进医院,经抢救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整整24小时后才苏醒过来,原来是煤气中毒。一段时间之后,老人恢复了健康。这让许萍莉更增加了神存在的观念,她说:“我认为这就是爷爷信的神显的奇迹,平时没事我从没有去过他的房间。那天非常奇怪,突然就想进去看看他。没想到,这一看竟然把他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是神保佑了爷爷。”

       郭元璋出院之后,有邻居开玩笑对许萍莉说:“你不后悔吗?否则你就轻松了。”“不后悔,否则我没法跟家人交待,也对不住自己的良心。”中煤气后,许萍莉赶紧给爷爷的女儿打电话,但是未能前来帮忙伺候,全是许萍莉一人服侍。

      要说老人身上的奇迹还真不少。2003年3月的一天,郭元璋正在路边走,后面突然来了一辆拉石头的大卡车,直接撞上了,头部严重受伤,血流不止,所有目击者都说:“这老头儿绝对活不了了。”没想到,送到医院后,交警队的人问他问题,他竟然回答得清清楚楚,连家中的电话都一个数不差地说了出来,旁边的医生都说:“这简直就是奇迹,老头儿命真大。”

       还有一次,郭元璋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骨折,卧床不起。许萍莉端屎端尿,耐心伺候3个多月。偌大年纪,竟然又渐渐地康复了。患病期间,郭元璋每天与圣经为伴,读圣经、抄圣经、听圣经。许萍莉说:“爷爷几次大难后都安然无恙,今天还如此健康,是神(天主)一直在保佑着他,我希望他能活到100岁。”基督新教的弟兄姐妹们也来看望郭元璋,并送他一副“神保佑你平安”的对联,同时还捐给他100元钱。

       许萍莉说:“将来我也要领洗进教,我啥都不图,就图个心灵平安,心胸开阔,生活有希望,在信仰内生活好幸福。”

郭元璋与侄媳妇


五、树立善表 与主相遇

        郭元璋的热心善表也让孙媳妇深受感动,他能自己做的事从不麻烦她,他也常跟邻居们说:“我不想麻烦娃们。”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起床后祈祷,之后看圣书、听收音机讲道、自己唱圣歌、读圣经,做记录、写感想、抄圣经,晚上睡觉之前再做祈祷。生活中很有忍耐,许萍莉说:“爷爷自己能做的事就不给别人添麻烦,有时我惹他生气他都不生气,令我很敬佩。”有一次,许萍莉在住宅的大门两边种了两棵小树,郭元璋误把树杈全都掰掉,许萍莉回家一看,自己亲手种植的小树竟然被爷爷把树杈全都毁掉,气急之下,对爷爷一顿训斥,老人默默忍受,毫不生气。

       郭元璋喜欢把卧室的前窗打开,而孙熄妇则愿意让他打开后窗,因为开前窗客厅来客人时有时会有一股老人味,而且冬天也会冷。有一次,许萍莉回家后,见爷爷把前窗打开了,就对他说:“把前窗关上,打开后窗。”郭元璋一声不吭,悄悄照办。

       2014年圣诞节前几天,郭元璋的孙子从外地回来,买了一辆车,郭元璋高兴至极。圣诞节当天,郭元璋突然要让孙子开车带他去大训堡教堂,无论如何一定得带他去(距家20多华里),孙子满全了爷爷的愿望。当他走进教堂时,就像多年未归的孩子,满心激动,看到祭台旁边的圣诞马棚,赶紧过去跪在小圣婴面前,立时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突然回到了父母的怀抱。孙子说:“爷爷跪在圣婴前,一直哭,哭得让人心疼,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爷爷哭,而且哭得像个小孩子那么伤心。”这是与天父久别重逢的泪,这是久违教会之家的泪,这是深沉的爱主之泪。

       采访结束后,在我们离开他家之前,郭元璋老人的一个动作深深触动了笔者,一般这种送行场合,都是主人客气祝福,热情握手,挥手告别。然而当我们一行人走出老人的家门时,老人也随行出来,没有一句客套话,更没有一一握手,他的孙媳妇与我们挥手话别,而他却站在大门口双手合十,头稍低,眼微闭,为我们默默地祈祷祝福!这一幕,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感动在我的心中。

       历经沧桑坚信主,踏破重山不怕苦,与主偕行救人灵,踏出美丽福传路。此乃郭元璋生命的真实写照。愿天主的恩宠与平安与郭元璋教友时刻相随相伴!


本文标题:福传标兵郭元璋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