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也来谈福传
2006-01-30

直到明朝的利玛窦,天主教会才开始在中国文化中扎根。时隔不久,又出现了礼仪之争,给刚刚展开的中国福传运动重重的一棒。中国教会福传的再复兴应该说是1840年之后的事情了。

管窥当代国内天主教会的不同福传模式(一)
2008-09-04

而打开中华福传局面并延续至今的应归功于明朝来华传教的意大利神父利玛窦。400多年来,中国的传教事业虽几经起落,但仍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教会全面发展的黄金期,教友人数急增。

田神父的乡村福传路
2013-09-30

一、福传初衷早在修生时期,田神父就很崇尚利玛窦神父的福传路线。他认为中国的福传应该通过文化福传,先使更多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认识真理,再而影响社会。

爱之旅程
2017-01-10

圣保禄教堂建成之初在中国南部是非常著名的,许多外国传教士都曾在此研修教义,如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德国教士汤若望。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也都曾在此研习过教义。

把欲望放在盒子里
2018-05-21

哥哥忙着拍利玛窦等纪录片时,小丁收拾废弃教堂,在部落开办美语教学托儿所,六十多个孩子,没有钱也能来。听神父兄弟说起守寡的母亲在未亮灯的房中哭泣,几乎可在对话中看到母亲的伤心及他们的挣扎。

基于信仰的慈善在战“疫”中展现文明之光
2020-04-10

在捐助倡议中写道:“我们感恩自400年前徐光启——利玛窦的友谊: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人事非测,贤友胥助。”在几位修女和许多爱心人士的协助下,一笔笔捐助汇集到一起,一批批防护及医疗物资在寄往意大利。

专访:承行主旨——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2012-08-29

那段时间,(耶稣会)长上有意让我去哈佛大学念历史,可我很着迷于利玛窦、汤若望这些传教士把西方科学、文明带到中国来的历史。

面对“罪恶”和陋习,基督徒守住了“底线”
2022-03-08

礼仪之争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秉持适应中国文化习俗策略及务实原则的耶稣会最终得到康熙的认可,虔诚而保守的道明会、方济各会落败,按“利玛窦规矩”成为在中国内陆传教士的行为准则。

紫禁城里的洋画家——耶稣会会士郎世宁
2013-07-04

由乾隆皇帝亲撰墓志铭的墓碑郎世宁逝世后葬于北京西阜城门外的滕公栅栏(即万历皇帝赐葬利玛窦之地,日后成为了耶稣会来华传教士的墓地)。

深切缅怀深爱中国的陈发义神父
2023-01-29

陈神父的英文原名是TommyMurphy,直译为汤米·墨菲或多默·墨菲,但因他钟情中国文化,并为尊重中国姓名传统习俗,他效法利玛窦等热爱中国的传教士为自己起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名字:陈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