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彭城发现罕见圣母瓷像


2008-08-07 10:17:38 来源:信德报(总第345期)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进行城市建设时,出土了一件罕见的明代磁州窑法华彩釉雕塑圣母玛利亚瓷像作品。这件翠蓝釉玛利亚瓷像,仅保留有身体上半部的残件,但可看出形象造型具有写实、逼真的特点。她头戴蓝色纱巾,后披棕色披肩,坦胸,左侧怀抱一孩童,为坐状。面部特点为面貌丰腴,呈弯眉、隆鼻、面目慈祥,略带笑颜,面目清秀、俊美,俨然一外国贵妇的形象。除脸部为未施釉素胎外,披肩、纱巾及衣着均挂有釉彩,使用了翠蓝釉、紫釉等具有法华釉特征的釉色进行了装饰。尤其紫釉非常具有明代法华釉的特征。
    彭城磁州窑创作生产玛利亚瓷像作品,有其宗教文化背景需要。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开展,天主教曾经于元代传入中国,后来又中断。到明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年)在葡萄牙人帮助下来华传教,最初在广东肇庆传教,万历29年到达北京,进呈了自鸣钟等物,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为便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利玛窦还主张将中国的孔孟之道、宗法敬神思想与天主教相融合。他还向中国介绍过一些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著译有《几何原本》(与徐光启合译)、《天学实义》、《关于耶稣会的进入中国》等书籍。因此,天主教进入中国,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与思想交流,在科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在明代磁州窑作品中发现圣母玛利亚瓷像作品,或许是为满足部分教徒或者教堂祈祷需要,而进行创作与生产的。当时也确有一部分中国人成为了天主教教徒。成为明代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宗教、文化、科技交流见证的珍贵资料。
    明代磁州窑陶瓷雕塑作品数量大,造型技艺非常精湛。近年来,彭城出土的明代雕塑作品数量很多。如陈设艺术陶瓷作品中有《三国演义》中的关公、《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八仙过海中的何仙姑、以及有孔子、观音菩萨、弥勒佛等神灵人物瓷像作品;雕塑类灯具作品有三彩狮子雕塑造型烛台、三彩刘海戏蟾形灯、天王形灯等。明代彭城当地的寺院、道观等宗教建筑物上,也均使用与装饰有各种琉璃雕塑制品,包括有各类丰富的神像、历史人物、神兽、瑞兽、瑞花等造型品种。它们均多以挂绿、黄、孔雀蓝、紫等丰富的琉璃釉或三彩釉色进行装饰,达到提高美学价值的目的。明代磁州窑雕塑作品还采用了雕刻、刻划、镂空、贴塑等制作或装饰技法,因此,使陶瓷雕塑作品更加具有强烈的演示性、装饰性与宗教文化等表现特点。此外,在彭城当地曾经有过一个叫琉璃台的地名,此处大约为专门生产制作琉璃瓦作品的窑场。所以,在明代磁州窑生产昌盛时期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兴起的环境条件下,磁州窑创作与生产出天主教玛利亚瓷像作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寒竹/摘自“陶城报资讯网”有删节

 

本文标题:彭城发现罕见圣母瓷像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