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伯多禄的浮与沉


2008-09-10 09:24:56 作者:王正光 来源:信德报(总第349期)

    “五饼二鱼”的盛餐一完,耶稣随即要宗徒起锚上船渡到对岸,他自己遣散群众后,便独自上山祈祷。一直到深夜四更天,耶稣才下山来到浪涛呼啸的海上,步行水面,向逆风中颠簸的船只走去。开始,宗徒们看见水面行走如飞的耶稣,误以为是世俗传言的鬼怪而惊叫!当确定是耶稣时,伯多禄信心大增,说:“主!如果是你,请下令,我从水面走到你那里去!”耶稣说:“来吧!”伯多禄当即从船上跨到水面步行,朝耶稣走去。此刻他感到风大浪高,不禁心生恐惧,一怕身体就开始下沉,他急忙喊道:“主,快救我。”耶稣立刻伸手拉住他说:“小信德的人啊,你为什么怀疑呢?”(玛14:22—33)
    伯多禄一念而踩浪行波,如走陆地;一念而沉涛溺水,似有灭顶之灾。这一念之间的天渊变化正是他心灵变化的反映。当他在喊“主,请下令”时,他对主是何等的信德深深,心愿切切,信心百倍!此时此刻他心澄虑净,专注主容,心定神凝地投向主,在精神上已进入与神交融合一的信仰深处,所以他身轻如燕,掠水而行,展示了神能力的奇迹。
    但是伯多禄宗徒到底是人,而且是深知风浪险恶的渔民,这就决定了他与主合而为一的专注,是经不起外界的干扰和诱惑的。所以当他看到狂风肆虐,巨浪排空的时刻,就马上联想到他熟知的吞舟之险,葬身鱼腹的世俗险患。此刻他已忘记了对主的依恃,只记得一个普通渔民抗击风浪的软弱和渺小。这刹那间的分岔走神,立刻就松弛了自己与主连接的纽带,恍惚间融与主心的自己也从耶稣圣心里滑落出来,并随着失控的感官和外部变幻的环境而游走不定。神已不在念中,外界的风浪霸占了心头,直到他感到身体下沉时,迷失了自己的伯多禄才回过神来,惊恐万状地向耶稣呼救。
    心念天主则浮,心念风浪则沉。浮与沉的命运,居然发生在一念之间。何谓一念?辞书上说:一念是指心念活动的最短时间。这个最短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着人生的沉浮、进退、顺逆、荣辱甚至凡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当他赴任途中,在蓝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遭逢大雪,并与他远道而来的侄子,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相遇,两人便夜宿蓝关驿站。传说就在此地,消沉而又悲观的韩愈经韩湘子点化后,飘飘欲仙,腾云驾雾来到天国门口,此刻韩愈顿生一念,想起了他的老婆,便脱口而问:“孩子,你的婶娘呢?!”韩湘子一听,便一袍袖将其打落尘埃。
    一念为象牙塔,一念为十字街;一念为天乡路,一念为地狱门;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生活中,一念之差的沉浮和悲喜俯拾即是。一个的士司机,起先见一酩酊女乘客,顿生恻隐之心,送到目的地后,主动扶她上八楼。当他发现该女士是一人独住时,这个一念为义人的司机一个急转弯,心头萌发了趁机抢劫的恶念。受惊清醒的醉女连忙电话报案,结果司机被警方逮捕。但重信德的人,往往在诱惑的关键处磨练了灵魂。他们往往在嗜欲正浓时,一念生起斩断邪情;怒气正盛时,一念萌发能按捺心火。一个商海得意的教友,被人引诱嫖娼,当走到“香巢”门口,突然想到天主与自己同在,顿生愧疚之心而毅然转身走开。
    不过超凡入圣,进入信仰深处的关键还在于心除杂念务尽,心念天主务定。一句话,就是专一。何谓“一”,古书上说:“一,谓不杂。”《韩非子·杨权》曰:“道无双,故曰一。”道即神,神独一无二。就是心无杂念地让神成为主宰自己的唯一;自己则依恃天主,固守天主之心不移。清代诗人郑板桥笔下的一首咏松诗,可以强化我们的信德: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岩石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唯有“咬定”,才不怕风吹浪打。定者,信也。信德愈大则定力愈强。同时,奥斯定还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条奥秘:魔鬼是用铁链锁着的狗,只能狂吠,不能咬人。可见,即使“黑云压城城欲摧”,海涛蹴起半空花也心定神凝,不动如山。并对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轻而蔑之。如此这般见怪不怪,其怪就自败了。倘若风浪中的伯多禄,当时能进入这种保持信心的状况和境界,身体就不会下沉了。

 

本文标题:伯多禄的浮与沉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