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上主与我们同在才能保证我们心身心健康


2003-08-14 10:57:58 作者:李若瑟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工作、生活的困扰,以及生离死别等。这些负性事件,严重冲击着人们的心理。人们每时每刻还要承受着心理、生理、社会的刺激。这些刺激,破坏着人们心理健康的平衡。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心理障碍是社会病态的产物。”说明心理问题与障碍是由心理——社会因素组成。那为什么有些人无论遭受多大的心理压力或精神创伤,都能坦然面对,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呢?而有的人稍受一点不良刺激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大部分心理问题的发生,都是由自身人格特征,处事风格和错误观念造成。再有心身疾病也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症状,或是某种功能性躯体疾病在不良心理作用下被强化。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能保证情绪状态的最好,才能保证生理功能的最佳。国内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指出:“心理问题的要害,在在于其控制不任自己的思想和情欲,而在于不通过有效的行动去改变或满足自己的思想和情欲。
  假如我们对上主对人有博大的爱,对人对事有宽容的胸怀。欣然接受上主对我们的各种安排,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所谓“有效行动”,就是无论遇上什么艰难困苦,都要以积极的心态采取行动,投奔上主,依靠上主。不能坐待以毙。或进入心理误区的怪圈。所谓满足,就是在心灵上(精神上)满足上主的给予。还包括在不违反社会规范和准则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如果在魔鬼、世俗、肉身的各种诱惑下,给自己他人在各方面,都订下过高的无法满足的或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期望值。那么内心就长期处于矛盾冲突之中。永远不会得到平静和安宁。甚至怨天忧人,丧失自我,远离了天主。
  宽容博爱是一种健康的高尚的心理品质。淡泊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免疫剂。
  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个性缺陷产生的。他(她)们大都心胸狭窄、怯懦、偏激、固执并且追求十全十美。或多或少都以“我”为中心,例如:“我委曲,我有病,我痛苦,我承受不了,我怕,我看不惯……”有心理问题的人都存恐惧心理,包括心理障碍的:“焦虑症”、“忧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神经症都有恐惧心理。他们怕病怕死、怕不良后果、怕怕无法解决、怕困境、怕魔鬼等,最后泛化到什么都怕、都不放心,就进入了魔鬼的圈套,心理误区的怪圈。
  主内的弟兄姐妹们,我们在世上,是与三仇斗争的战斗的圣教会。要说“怕”我们只有怕上主的义怒。至于魔鬼、世俗、肉身,我们只有依靠天主的圣宠,从心灵上去战胜它,不就有丝毫的惧怕。对于在世上,个人的得失、荣辱、患难、贫病等,要相信上主是为我们的利益安排的。我们要欣然面对。从心理上不给魔鬼以可乘之机。时时依靠上主,向上主去倾诉,因为上主是安慰。我们的灵魂是上主赋予的,只有上主才能让它安宁。
  科学和宗教不是对立的。科学是天主启示人类用智慧去研究探索世界万物的奥妙的一种方法。让人们用科学去服务人类社会。但是宇宙万物的研究是永远无穷尽的。
  我们要感谢上主给予我们的每一天每一时。我们要善待自己,充分享受人生,回到现实当中来。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们的进步就是同目前打交道。因为过去的不会再来,未来的还未来到。”
  我们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心理社会应激事件刺激,造成心理问题或困惑,除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调整外,去找上主吧!上主,是我们真正的心理医生。

本文标题:上主与我们同在才能保证我们心身心健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