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追忆陈柏庐主教


2009-11-29 10:40:01 作者:张光来 来源:《信德报》2009年12月1日,34期(总第393期)

    2009年11月5日,我在外地出差的路上惊悉陈柏庐主教当天安息主怀。
    邯郸的神父们告诉我,老主教走得非常平安祥和。当天一大早,陈主教和往常一样从自己房间走到对过圣堂参与了弥撒,高兴地领了圣体,早饭后还在床边静静地坐了一段时间。上午9点半多,老主教悄然仙逝,走得相当平静、祥和、洒脱,令人惊奇不已!去世前没有任何迹象,逝世时也没有什么痛苦,老人家静静地躺了下来,伸直了被压弯了大半辈子的脊背,轻松潇洒地走了,最后一刻也不去惊动很多人。陈牧的辞世就像他生前大半辈子为基督为人灵默默无闻地耕耘那样平静,这种平凡却掩饰不了这位前辈牧人刚毅、朴素和憨厚的品质。
    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的落叶和初冬的浓雾,老主教的音容笑貌一幕幕地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前辈毕生不遗余力地宣讲福音,重视男女圣召培育和文字福传,其生前谆谆善诱的教诲和美好见证让我终生难忘。
    1988年5月29日,邯郸教区在中柳林天主堂为陈柏庐主教举行晋牧补礼及就职大典。当时晚辈作为河北年轻的执事,随同刘定汉主教有幸参加了那次隆重的典礼,亲眼目睹了陈柏庐主教无畏地将教区十字架正式背起来的那一刻。


陈柏庐主教(前排中)与教区神父们在一起

    其实早在晋牧之前,陈主教就非常热衷传教牧灵事业,常年不辞辛苦地穿梭于冀东南的大小堂区,寻找和走访教友。陈主教带领当地神长教友继承了老永年教区神职人员重视牧灵福传的传统,并为邯郸教区的牧灵福传大业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在已故陈主教和现任杨祥太主教的领导下,在邯郸神父教友们的热心参与下,教区上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奋斗,如今的邯郸教区已经成为内地教会的福传模范。


1988年10月18日,陈柏庐主教在永年东滩头村首次主持祝圣执事

    同时,陈柏庐主教非常重视男女修道生的培育。邯郸教区的神父、修女和修生都熟悉老主教对他们的关心、厚爱和重视。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河北省每次修院培育会议,陈柏庐主教都非常重视,为培育修生毫不含糊,从来都舍得一切!我记得当时在各教区之中,陈柏庐主教是对修院修生培育最慷慨的一位。今天,邯郸教区拥有了大批神父、修女以及男女圣召,这和已故陈主教、现任杨主教以及老一辈神长的重视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分不开的。
    对于文字福传,陈柏庐主教也是非常喜欢和重视。他经常呼吁和鼓励神父教友们“索阅”教会书报,以此为福传的工具,并支持教区神父参与教会传媒工作。广受全国神长教友欢迎的《感恩祭典》的出版,就是已故陈柏庐主教和一些老神长的大力推动的成果之一。记得主教在任和荣休后,每次见到晚辈都询问弥撒书的出版情况,还不止一次地要求:“弥撒经书和日课都是主教神父的常用经书,也是我们服务教友,每日祈祷的必用书!教会出版社应考虑出版我们大家习惯、喜欢和必用的祈祷经书!”
    虽然老主教们的要求合理,但由于弥撒书是一个大项目,尤其涉及了一系列问题,所以,“信德”始终难下决心,不敢迈步,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满足广大神长们的需要。不过,正是像陈柏庐主教一样的前辈们始终如一的支持、重视和推动,2006年才成功地促使了该弥撒经书的付梓,满足了地方教会的急需。


2008年1月30期,在邯郸大众医院,老主教抚摸着大本《感恩祭典》,开心的笑了

    2008年1月30日,在邯郸教区大众医院,老主教抚摸着大本《感恩祭典》,开心地笑了。虽然陈主教当时已经无法使用弥撒经书了,但令他欣慰的是各地的广大神长教友们都拥有了这套弥撒经书。老主教宽慰的笑容是对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该出版项目者的最美好的祝福。


2008年1月30日,作者(右一)去大众医院看望陈主教(右二)

    2001年12月31日,陈柏庐主教曾邀请晚辈到邯郸长谈。那天下午,老主教数次到楼梯口遥望,询问晚辈是否到了。晚饭后,我们爷俩促膝长谈了一个晚上。次日早5点,老人家再次和晚辈聊了一个多小时。从那次长谈中,晚辈深知这位前辈对基督的忠诚,对教会的深爱,对一代新人的殷切期望。相信不但邯郸教区的神长教友,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不会辜负陈主教和很多已故前辈神长们对我们一代代新人所寄予的厚望。
    陈柏庐主教走了!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其平凡的铎职和牧职生活始终充满热火的生活见证,值得当今神长教友们学习,效法。虽然我们失去了一位善牧,但地方教会和我们大家在天堂上又多了一位主保。
    松龄鹤寿的陈柏庐主教安息主怀,其葬礼属于“喜丧”。作为基督徒,我们则深信这位一生爱主爱人,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的长寿牧人一定被他所侍奉的基督所悦纳,已经永远地安息在天父的怀抱。

 

本文标题:追忆陈柏庐主教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