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在利玛窦神父墓前的沉思


2010-04-18 11:10:46 作者:罗小平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0年4月10日,11期(总第406期)

    从接到“信德”第六届信德之友分享交流会邀请函的第一天起,我就猜想,可能这次司铎年的交流会,“信德”会给我们参与者许多惊喜。果不出所料,除了一场场高层次、高质量的专题讲座以及来自神州各地的信德之友们福传经验的精彩分享外,还去参观访问北京市内东西南北四大古老的圣堂。对我来讲,极为渴慕去参观利玛窦神父的墓地。
    在我上中学时,历史老师在讲到明代大儒徐光启的时候,常常会讲到他的老师利玛窦神父。也会讲到利玛窦神父如何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了中国,给中国人民播下了科学的火种。讲课的老师是位教外人士,但从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利玛窦神父的崇高敬意。在宗教尚没有开放的动乱年代,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能这样表达他对一位西方传教士的敬意,的确难能可贵。而对我这个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来说,也从此常常渴望更多地认识这位“西儒孔子”。在我后来的奉献生活中,陆续看了许多介绍利玛窦神父的书刊。对利玛窦神父认识愈多,对这位沟通东西文化的使者仰慕愈高。
    在北京大学进修期间,曾经有多次,有几位司铎弟兄给我介绍,说在北京有利玛窦神父的墓地,相约一起去参观,但由于学习功课紧张,一直没有去成。但我始终渴望去看看利玛窦神父的墓地。今年是他逝世的400周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当我得知我们活动的最后一程是去参观利玛窦神父墓地时,多年的心愿将要变成现实,心情特别激动。更何况,经过一周的福传理论学习,已经重新点燃了我们的福传心火,去看看一位福传先驱者的坟墓,也许对我们的福传工作会有许多启迪。
    当我们来到利玛窦神父的墓地时,已是下午3点了。墓地占地面积大约一两百平方米,周围是青砖围墙。利玛窦的坟墓在墓地的中心,汤若望、南怀仁之墓各踞左右,虽值隆冬,天寒地冻,但墓地内松竹繁茂,绿草茎叶肥厚,茵茵如织。几棵古老的柏树,屹立在墓前,见证400年的风风雨雨。在利玛窦神父墓院外的东侧是更大的墓地,这里埋着许多欧洲国家的传教士的英灵,坟莹早已没有了,只有墓碑一个紧挨着一个,犹如石林。
    据历史记载,利玛窦神父58岁那年在北京溘然长逝。按当时明代的惯例,利玛窦神父的棺木本应运到澳门安葬。但利玛窦神父的好友叶向高恳请皇帝说,仅凭翻译《几何原本》一书的功劳,利玛窦神父就可以葬在北京。皇帝照准,1611年,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利玛窦神父安葬于北京。他是这个墓地的第一位主人,以后许多外国传教士相继安眠于此。在这里所有的墓碑当中,利玛窦神父的墓碑最为高大,约有3米,正对着院门。碑上刻着“耶稣会士利公之墓”,一边还有拉丁文,碑铭周围环绕着玫瑰花,墓碑的顶端呈拱形,有一个龙纹缠绕的十字架。墓碑后面,利玛窦的坟茔呈棺形,由青砖搭就。墓碑、坟茔中西合璧,和谐自然。
    这尊珍贵的墓碑能够经过400年,完好如初地保存下来,当中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也许其中也有天主的圣意吧。据听说在文革动乱期间,北京建工学院的学生限令,三天内必须把利玛窦神父的坟墓拆毁。当时学校一位知识分子急中生智,提出把利玛窦等人的墓碑深埋起来,令其“永世不得翻身”。“小将们”觉得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于是墓碑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
    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各地60多位参观者,在利玛窦神父等福传英雄前辈的墓前做了祈祷,一方面,祈求天主接纳他们的灵魂荣升天国,同时也祈求因着他们的代祷,求天主降福中国教会的福传事业。
    在从北京返回的路上,利玛窦神父的墓碑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利玛窦神父等许多外国传教士已把福音的种子撒在了这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些种子所结出的果实。他们是拓荒者,我们踏要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完成主所托父付给我们的大使命。
    在福传策略与福传方法上,利玛窦神父为我们立了很好的榜样,比如他为了容易和中国士大夫阶层有更深的交往,向他们传福音,就努力学习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他们有一个对话的平台;用儒士易于接受的方式向他们介绍西方的科学文化;与当朝的政府有良好的关系等等。假如他活在现代的中国,他会用怎样的福传策略与福传方法给当代中国人传福音呢?我想他会非常重视大众媒体的宣传效果,他不会放弃网络福传等。若条件成熟,他也会办中国福音电视台……
    利玛窦神父为中国介绍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做了大量工作,谁能说这不是福传工作。其实当我们在改变社会的贫穷面貌,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促进社会正义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宣讲天国!就是在传播福音!
    让我们学习利玛窦神父的福传方式,在我们的这个时代,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兴旺主的福音。唯愿圣教早日光扬,使万民得福!

 

本文标题:在利玛窦神父墓前的沉思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