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我的圣召启蒙师


2010-04-29 09:54:27 作者:闻声—伯铎 来源:《信德报》2010年4月20日,12期(总第407期)

    春风轻拂大地,鸟儿婉转歌唱,修院的古宅记录着沧桑的变化,绿绿的青草展现勃勃的生机。我独自漫步在一个春雨的午后,湿润的微风拂过我的脸颊,轻轻地敲开了我的记忆之门,不觉间已度过了十年的修道生活,想来却似乎只是弹指的瞬间。每每临近四月份的第三周——圣召节,就自然地想起,我的圣召启蒙师——马静修女。
    记得那时候我还小,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那年冬天,随父亲由东北回老家河北探亲,村中的神父为了使孩子们在假期能有良好的宗教教育,请来了两位年轻的修女,来教孩子们要理和圣歌,马静修女就是其中之一。父亲和当时的会长伯伯很友好,自己虽然没有信仰,但他对有信仰的人都很尊敬,说他们都是好人。会长伯伯建议父亲把我也送去教堂学习,学不到东西就算是玩几天也让父亲省心啊!父亲因为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就把我交给了会长伯伯,而会长伯伯就把我和他的两个儿子转交给了修女们。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幼小的心灵慢慢感受到神的临在。修女们白天除教授要理之外还要帮忙我们补习假期的功课。晚上则会想尽各种办法带领我们来祈祷。有一晚,我们十几个小孩儿挤在炕上,不停地玩闹着。修女们伸手示意让我们安静下来,马静修女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教会最神圣的经文——天主经。在经文里天主要我们称他为父亲,而我们就是他的孩子了。”她用眼睛注视着每一个孩子,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我这个外来的孩子身上,问我们说:“你们愿意做天主的好孩子吗?”同伴们和我都高声地回答:“愿意!”她就伸开双手慢慢地高举,口中清唱着:“我们的天父……”我看到她们祈祷的样子,好像在欣赏一幅大师的杰作。
    寒假过后,我依依不舍地随同父亲回到了东北,但我不能忘记那夜祈祷的一幕。我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写信给马静修女,述说我的心情、我的学习、我的苦闷……在等待回信的日子,我在心中不断重复着“天主经”的祈祷。
    她的回信每次都很长,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多多祈祷,并给我好多的圣书,当时我看不懂,只有请父亲代劳读给我听。父亲和我以及我的家人就在这样的读书中不断加深对天主的认识,对天主的依赖之情也因圣书中圣人善表的影响而逐渐萌芽,终于,在两年之后领洗归主。我相信这个过程中蕴藏着马静修女无数的祈祷和真诚的等待。
    之后的几年我在镇里读初中,学习很是沉重,离家又远只能在校住宿。因为接触的同学都是教外人,受的教育更是如此,慢慢地淡化了自己的信仰,而我没有忘记每个夜晚都要在心中默念一遍:“我们的天父……”
    初中毕业之后,父亲得到姑奶病逝的消息,便携我回河北老家奔丧。丧事过后,会长伯伯问起我的学业,得知我初中已经毕业,便转向父亲说:“我看这娃秉性忠诚、聪颖好学,是块修道的料。”父亲含笑不答,询问我的意思。经过熟虑后,我便决意留下来,进入修院。
    时光流转,十年如白驹过隙。慢慢踱回修院的大门,来到宁谧的小圣堂,望着吾主的圣龛,举起祈祷的双手,我清道:“我们的天父……”

本文标题:我的圣召启蒙师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