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忆温州保禄堂沧桑往事


2011-07-06 10:19:32 作者:戴道生 来源:《信德报》2011年6月20日,18期(总第449期)

    温州天主教会最早在1874年设经堂于大南门外花柳塘巷,至1877年冬,经堂迁至周宅祠巷原有的周宅祠堂。教堂于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被毁,1888年开始重建,历经三年,于1890年落成这座保禄大教堂。教堂系温州市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共六层,钟楼六角尖塔式,总高35米,庄严华丽,居浙南天主教堂之首,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亦是温州教区的行政中心。
    自天主教传入温州后,教友们不仅敬主爱人,还非常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最明显的例子:在上个世纪初,当温州人民遭遇严重水灾、兵祸、霍乱等天灾人祸时,教友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救灾。
(一)
    1912年浙南地区数次遭到台风袭击,这年八月底暴雨成灾,给温州、处州(古称括州)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两府即温州府与处州府共十多县,连续海塘被毁,山洪暴发,据统计淹没农田计四十一万亩,摧毁民房三十四万六千余间,灾民达到五十九万四千余人,损失惨重。当时上海华洋义赈会拨巨款赈灾,瓯海道尹因见政府赈灾机构不健全,另行组织一时又有困难,考虑到教会乐于为社会办公益善事,又由于教会组织分布温州、处州各处,便于就近实施救济,便前去与教会商议,委托温州天主教和基督教会人员协同办理赈灾事宜。温州天主教总堂区即发动各地教友,投入这项工作,各堂口及时把粮食、衣物等救灾物资分发给灾民。一些热心的教友甚至渡江过河,翻山越岭,背粮食携物资亲自送去,他们坚持“赈灾的每一分钱都要分到灾民手里”的宗旨,连路费、伙食费均由教会另行支付。教会并告诫经办人员,不准中饱私囊,否则按罪惩处。赈灾工作结束后,道台赠送了“惠同瓯括”匾额一方,敲锣打鼓送到周宅祠巷天主教堂,以示感谢。
(二)

    1924年9月间,军阀混战,福建省由军阀彭德全占据,温州由军阀“赫司令”占据。当时,彭军进攻浙江,一举破浙闽交界的要隘——分水关,占领平阳,进至瑞安,两军对峙于飞云江两岸,枪声不绝。温州城百姓人心恐慌,著名士绅吕文起(又名谓英)和道台等出面召集社会名流及天主教神父商议地方治安。他们商定一方面由工商联合会负责筹款,暗中送给赫军请其撤退,另一方面请天主教冯烈鸿神父与彭军谈判。于是冯神父在吕文起、另一位士绅及永嘉县知事的陪同下前往谈判。与彭德全进行了一番紧张的谈判、协商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赫军乘船向台州、海门方向退去,彭军未发一颗子弹,于28日下午开进温州城,于是一场混战避免过去了。事后,吕文起等士绅联名制“一视同仁”匾一方,赠予天主教会留念。
 

百年保禄堂昔日风貌

(三)

    1929年夏秋之际,霍乱在温州流行,死亡无数。当时,温州城内只有三大医院:瓯海医院(现一医)、白累德医院(现二医)、董若望医院(现三医,是天主教自办医院),这些医院除应付日常门诊之外,再无能力照顾诊治这些传染病人。另外传染病人和非传染病人也不宜在一处看病,城内又无传染病医院,民众惶急。温州县长张溢平及官员杨雨农等人,为制止霍乱蔓延,紧急集合各方热心为社会办慈善事业的人士商议,决定立即集资筹办临时传染病院。没有院址,绅士们便前去与天主教会商议,要求暂借窦妇桥“增爵小学”校舍,办临时霍乱病院。教会立即答应,免费借予,并设了80张床位,教会医院还派出简·卫兰医学博士来主持医疗,派曾月舫等人负责看护和照顾,使病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霍乱基本上得到了控制。温州各界还特意赠送天主教“乐与为善”匾额一方,感谢教会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保禄堂曾是温州老城最高的建筑,历经百余年,现已被高楼包围,更显其悠久沧桑

本文标题:忆温州保禄堂沧桑往事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