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一次“穿透”心灵的服务


2013-09-02 10:27:21 作者:伯铎神父/口述 彦星/整理 来源:《信德报》2013年8月1日,28期(总第545期)

    我是一个神父。7月5日,告别了陕西汉中疗养院,回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每每想起在那里将近一个月的服务都很感恩,因为在某些事实面前,语言会显得特别苍白,除非亲自去体会,否则你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萌生服务的念头

    去年在网上看了《大山里的天主教修女》的视频,讲述的是修女们在艰苦条件下服务麻风病人,为他们洗衣服、打扫卫生、换药,为那里的小孩子们上课的故事。人们认为很可怕的麻风病,修女们却那么有耐心、爱心地去服务。看完之后我萌生了想为麻风病人服务的念头,也想借此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挑战。
    我对麻风病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只知道传染。当我跟周围的个别人说出我的想法时,他们劝我不要去,会被传染的。我对他们说,修女们在那边长期的服务,都不害怕传染,我怕什么,修女们能做,我也能做。之后我不再同其他人谈起这事,免得再被善意地劝阻。
      临去之前,也没有再过多地了解,我想,了解多了反而给自己太多负担。想得太多,反而做得会少,服务就是要放下自己。不知道迎接我的会是什么,也不知道去了能够做什么,我将一切交付于天父手中。

与麻风病人的接触

    通过澳门利玛窦服务中心帮忙联系,我得以到陕西汉中疗养院服务。6月9日晚上,我到达疗养院。
    汉中疗养院建院于1937年,如今是一所全民所有制麻风病防治专科医院,院内主要分病员住院生活区、医疗区、病管区和办公区。目前收容260多位病人,病人最多时达上千人。
    第二天晨祷弥撒之后,修女们开始做饭、清扫,我就到外面走走,在门口和路过的病人们打招呼,他们都很和善地问候我。有一个因病失去手指的人过来和我聊天,问我从哪里来。第一次和麻风病人近距离接触,没有觉得很困难。


对病人来说修女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修女让我先观察两天如何换药。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皮肤与周围神经损害的慢性传染病,皮肤溃烂,病人无知觉,感觉不到疼痛。溃烂的大面积的伤口看起来非常可怕,且发散出恶臭。有些人以前因缺乏有效的治疗,还常常产生“兔眼”、“蛙鼻”、“歪嘴”、“手足畸残”等。
    两天之后,我穿上白衣,带着手套和口罩,开始为病人换药。溃烂处散发的味道,加上有的病人行动不便,夏天洗澡不勤,味道很大,令人想吐。有些伤口溃烂的像菜花一样,修女说很多人看见伤口就受不了。她们也从不买菜花吃,看到菜花,极易联想到病人的伤处。
    疗养院里有一位因病致使脸部极度变形的聋哑病人,没有手指,但却很倔强,不让人喂饭,因此弄的衣服上到处都是。又由于长时间不洗澡,总是不停地在身上挠痒。我们去他的房间为他换衣服,当为他换完上衣,换裤子的时候,我的手一抓那条湿漉漉的裤子,心里立即产生很不舒服的感觉。为他换完,修女便将衣服拿去清洗。
    修女们需要经常同康复者去汉中市为病人购置物品,有时不能赶回疗养院吃饭,她们就同康复者在一起吃饭。虽知道痊愈病人已不具备传染力,但同他们在一个盘子里夹菜,对我来说仍是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敬佩修女的同时,我深深感到自己实在是渺小又可怜。真觉得平时仅仅拿出钱来捐善款算不得什么,像德肋撒姆姆那样走到病人中间,真真实实地拥抱病人,亲吻他们;达弥盎神父为麻风病人服务,最后死于麻风病;现在依然为麻风病人活跃的谷寒松神父,为病人争取利益,跟病人共用一个杯子;在商洛麻风病院服务的韩籍申神父,放弃优越的生活,走进大山深处找寻麻风病人,然后背着他们走进疗养院——这才是极其令人敬佩的。我不知何时能拥有他们这样的勇气,但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因耶稣能去克服困难,战胜恐惧。
    我在一次弥撒中同修女们分享过:“我来之前,也很担心被传染,但是因你们的不怕,我也来了,也做了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仍然无法像达弥盎神父那样,因感染麻风病而高兴,我不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服务背后的苦与甜

    为麻风病人服务一生的陆毅神父来汉中探访,看到了病人们的需要,遂邀请陕西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女会的修女们来此服务。2003年7月修女们开始服务。因为没有专门免疫麻风病的药,所以她们只注射了预防结核病的免疫药剂,再无其他的防护措施。
    修会轮流派遣修女们在此服务,三四年更换一次,现在服务的有5位修女,有一位已经服务了6年。修女们居住的院子里种植着果蔬。她们的日常工作包括,为病人换药、看望行动不便的人们、缝洗被褥衣服、为病人理发、收拾房间、剪指甲,有时候有些自己做饭的人,想改善一下饮食,也会请修女们帮忙做饭。由于工作繁多,她们甚至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修女们来此之后,对病人们的影响很大。之前,病人们消极度日,不知感恩,打架、骂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十年来,经过修女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慢慢地知道了感恩,积极地生活,还能彼此服务。修女和病人之间建立了很美好的友谊,在他们眼中,修女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修女们每次出去为病人购置物品,回来后发放给他们,但总会发现,这些成箱的牛奶、肉、鸡蛋、油会再次回到修女们的房间,原来,很多病人感谢修女们的服务把东西原封不动地送回来,这为那些极其贫困的病人来说,实属不易。


已经康复的病人成为服务人员,在为病人换药

    修女们在工作的同时,也不间断每天的祈祷。下午3点慈悲串经,下午5点40晚祷,6点至7点明供圣体。她们在祈祷中与耶稣拥抱,将从耶稣内得到的爱,传递给她们服务的人。每周六,汉中的神父就会来到修女们的小院,为她们做主日弥撒。修女们活的见证,吸引着病人来认识她们背后的爱的泉源——耶稣。每周来参与弥撒的病人少则30多位,多时50余位,他们与修女们一起赞颂感谢天主,这时也是修女们最欣慰的时候。
    服务背后有甜也有苦,从人性来说,面对这些病人且老人居多,毫无朝气,年复一年,这样的环境也会影响她们的心境。想起我自己晋铎最初几年的经验与修女们感同身受,教友们觉得很信任神父,就跟神父聊天,倾诉自己的忧闷,神父听多了,自己的心情也难免受到影响。修女们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真的希望她们可以每年有一次旅行,如果有人可以为她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实在是最好不过了。

感恩生活

    来这里为病人服务,表面上受益的是他们,但服务过后,你会发现,你所得到的会更多。
    修女们舍弃原有的生活,深入病人中,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为最小兄弟做的。而病人们坚强地生活,同样也鼓励着我们健康的人去感恩生活,感恩生命。
    在服务期间,院方做了一份调查卷——症状自评量表,我和修女们帮助病人填写答卷。其中有个问题是有没有想过死亡。病人们说,没有,从来没有想过。
    印象最深的一次,看到有位病人没有双脚,用车胎带绑在小腿及膝盖上,跪着走路,且拎了一桶水,我遂上前说,“我来帮你吧。”他连忙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可以。”听修女说他还种着一块儿菜地。在疗养院,如果一些病人想再有些收入,可以用很低的租金租地种植小麦、玉米之类的农作物。有一个主日天的上午,跟修女在外边随意走走,看到一些人在玉米地里施肥,有的人没有手指,有的人腿部溃烂,在田里还彼此帮忙。我知道,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不用劳动,政府每月会发一些日常用品和300元生活费,另外澳门利玛窦服务中心也给50元的补助。但他们仍然坚强、乐观地生活着,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有健全的双手双脚,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的不公呢?他们感知不到疼痛,我们该为我们能感知疼痛而感恩。

请来服务吧!

    有些麻风病人并不是只得麻风病,还患有精神疾病、癌症或其他疾病。当我看见这些病人的时候,我不明白天主为什么会允许这些事还发生在他们身上,已经很可怜的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这些问题真的是不能不问的。但我们同样不明白,天主有很多拯救人类的方法,为什么选择让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天主自有他的旨意,我们怎可质问天主!天主给每个人的礼物不同,给我们的礼物是健康的双手双脚,而给他们的礼物,就是我们,是让我们好好服侍他们。


一台温馨的弥撒

    人有善愿,天必助之。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决定去行善时,天主一定在陪伴。
    我想起在去汉中的火车上发生的事:我的手机突然坏掉了。之前,跟修女从没见过,只跟修女说好出站时电话联系,现在,手机坏了,突然切断了与修女唯一的联系途径,心中很是茫然。可转念一想又忽然记起,临行前我曾在一张纸条上记下了疗养院修女的电话。以前外出都没这样的习惯,但是那天却鬼使神差地记下了号码,随手放在了包里。在到汉中的前几站,借用了邻座一位小伙子的手机,同修女取得了联系。我很感恩,很多事情是我们想不到的,但是天主都替我们安排妥当了。
    如果我们希望在别人身上看到耶稣,那么我们就要去服务弱者。如果有机会,神父们去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给自己一个挑战,你会得到不少的意外收获,因为天主在我们身上工作。

编后语:
    如今,海内外仍有几十位修女在国内十多家康复机构的一线面对面地服务着麻风病患。在关爱麻风病患的同时,我们也当关注这群奉献爱心的修女们。我们可以为她们及她们所服务的麻风病患祈祷,去做志愿者,也可以为其奉献爱心。有志奉献的朋友,请直接与这些修女和她们的修会联系或与教会的社会服务机构联系。让我们一起携手与她们共度风雨,实践耶稣基督爱的教导。

本文标题:一次“穿透”心灵的服务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