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宁波教区浒山堂区“教友之家”


2013-09-10 13:54:02 作者:汪江北

 

  我来自浙江,目前在一家集团公司从事采购工作,是一位离家在外打工的基督徒,曾经接受过教会的培育。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沿海的广东打工,每逢主日就去教堂,但听不懂神父的广东话,后来主日就去基督教堂参与普通话讲道的聚会,只有大瞻礼才到天主教堂参与弥撒,心里很不是滋味。千禧年我来到了浙江慈溪浒山工作,我发现有一些教友在参与弥撒时,一到神父讲道理时就独自念玫瑰经,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外来工作的教友听不懂本地话,因为我认识这里的本堂神父,我建议神父考虑这几十个外来教友听不懂本地话,主日晚上用普通话举行弥撒,神父采纳了我的建议,可是几个星期后,神父又用本地话举行弥撒了,因为本地教友反对,用普通话举行弥撒本地老教友特别不习惯。2004年新的本堂神父上任后,我又向神父建议考虑到外来打工的教友越来越多主日晚上应用普通话举行弥撒,结果神父爽快地说好啊,又有本地的年纪大的教友向神父提及我们听普通话不习惯,神父直白地问老教友,“你们看电视吗?”,老教友说看啊,神父说电视上的普通话你们听得懂吗?老教友回答说慢慢地就习惯了,神父笑着说那你们听着普通话弥撒也会慢慢地就习惯的,从此每主日上午用本地话举行弥撒,晚上用普通话举行弥撒。神父的接纳与关怀,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恩,每逢大瞻礼时我都提前打电话告诉我所认识的外来教友准备过大瞻礼,每逢中秋节我们和神父一起欢度中秋,当我们品尝了教友送给神父的精品月饼时,我们顿时觉得教会就是我们的家,有人提议一个月最好能聚会一次,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本堂神父的支持,在2007年6月1日“新慈溪教友联谊会”简称“教友之家”在浒山教堂正式成立。本堂神父担任团体负责人,本堂修女任指导员,我担任总干事负责策划和组织有关活动,三个月后我们由一个月聚会一次改为每周聚会一次。据统计在慈溪工作和生活的教友至少有500人,可过主日的只有100人,大瞻礼来教堂的有200人,还有一大半“只在心里相信主了”。

  我们的宗旨是:关心新慈溪教友的信仰生活,使冷淡教友变得热心起来,同时也向新慈溪人外教朋友传福音。

  我们团队分三块进行运作:

  1,周末聚会:我们的课程有请神父修女主讲主日福音,有请堂区乃至宁波教区的热心教友作见证分享,有时看看教会的光盘再做分享;有时也会请专业人员做些专题讲座;我们的周末聚会先是敬拜赞美,然后是主讲,最后是成员分享,通过这样的聚会和学习,我们稳固和活跃了自己的信仰。由于新慈溪教友来自全国各地,信仰的层次也不一样,很多教友还是四大瞻礼教友,所以参加周末聚会的教友只有30人左右。面对教友居住比较分散来教堂不方便,我们现在又推行了两个周末在教堂聚会,两个周末分片去教友家里聚会学习,相信更多的教友会参加周末聚会,来渴慕倾分享倾听天主的话语。

  在这里我想做一个分享:有一位来自河北唐山王叶容姐妹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在2011年的初夏一个偶然机会来到了堂区慕道班,经过一期的慕道班学习,被耶稣的爱深深地吸引了,于2011年圣诞节受洗,她领洗后成为了我们团队的骨干,主日早上参与弥撒,主日晚上参与教堂接待,周一晚上参与中心组学习,周二晚上参与教友之家的爱心走访,周三晚上参加她所在地段的圣经学习小组,周四晚上拜圣体,周五晚上参与追思弥撒,周六晚上参加教友之家的周末聚会,就是这样一位离家在外新领洗的姐妹,她的分享非常触动人心,她常常说团队聚会和学习成为我侍奉主的动力,她也把福音带给了她的家人,2012年复活节她正在读高中的女儿领洗了,2012年圣诞节她的丈夫也领洗了,如今她回到了老家河北唐山也在极力传福音。

  2,团体活动:由于我们这些打工的教友多数是星期天还要上班,甚至晚上还要加班,可以说身心比较疲惫,我们利用十一国庆和五一劳动节放假之际组织一起去朝圣观光,几年来我们先后去了临近的舟山,杭州,绍兴,温州上海等地。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在教堂里与神父修女一起欢度佳节,特别是新春佳节,很多新慈溪教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在除夕之夜我们就相约在教堂与神父举杯共贺新春,有些常年没有回家的教友,在这样的氛围中留下了幸福的泪水。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每年举办这些活动,一般都有100人左右参加这样的团体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加深了认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深深地碰触到了天主就是爱。有一对青年,男的来自安徽,女的来自四川,在去舟山的朝圣观光活动中加深了认识,擦出了爱情的火化,终于在主的祝福下,成为了一家。

  3,爱心走访: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着,我们走访的对象是冷淡的教友,生病的教友,刚来慈溪的教友,热心的教友,生小孩的家庭,使冷淡的变热心,生病的送去安慰,刚来慈溪的送去关怀,热心的与他们分享主的爱,使我们的信德更稳固,生小孩的送去祝福。我们走访的形式先跟他们聊一会儿家常,然后开始敬拜赞美,再读一段圣经我们各自分享信主的恩典,然后做一个心灵祈祷,结束时唱一首祝福歌把祝福留给每一位,怀着喜乐和信心回去,遇到有小孩和看望生病的及生小孩的教友,我们会送上一份礼品。

  在2007年的冬天的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3个20来岁的小姑娘2个20来岁的小伙子连同我一共6人敲开了一个不常来教堂的老教友家的门,望着我们头上的皑皑白雪,她被深深地震撼了,当我们一起唱“感恩的心”时,她的内心被主的爱融化了,从此,她成为了堂区的一个热心教友。

  有一位来自安徽的教友,找天主堂找得好辛苦,她都想去基督教堂去了,可她那10岁的儿子一定要找天主教堂,当她主日找到天主堂时,她好像找到家一样特别喜乐,当我们组织一批年青人到她家里走访时,我们一起分享主给的恩典,一起用歌声赞美主,他们一家人看到教会中教友是那么的真诚可爱,她的两个女儿和她的丈夫当场表示愿意加入教会。我们在走访回来的路上好喜乐,原来为主作证就是传福音啊。

  我们的团队---这一群打工者能温馨地沐浴在主的怀抱里离不开本堂神父的支持,我们的本堂神父力排万难关怀我们,在2008年春节,那一年的雪特别大,很多买好车票准备回家的教友由于火车汽车停开都退票了,那一年春节的菜价也特别贵,我们浒山教堂刚好在建造,资金缺口比较大,原来我们预算是3000元,结果化了5000元,但神父还说值得,望着窗外鹅毛般的雪,我们能在教会的大家庭----教堂里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正如圣保禄所说“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我们的团队还离不开本地教友的大力支持,很多本地教友把所认识的外来教友都介绍给我们团队,当我们走访比较远的地方时,很多本地教友用自家车送我们,陪伴我们一起走访。很多团队及很多本地教友都在积极地向新慈溪人传福音献爱心。

  面对社会工业化,城市中心化很多教友远离家乡,由西到东由北到南,由农村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在走访中,我发现很多会长的子女,神父修女的亲属,在家里是做辅祭,读经员,唱经班的热心教友连大占礼也不进教堂了,工作忙,路途远是个借口,主要是信仰世俗化了。

  在这里我想对有教友外出的本堂神父说几句话:现在通讯这么便利,基本上每人都有手机,请关心你们堂区外出工作和生活的教友,我们堂区外来教友有来自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吉林,辽宁,黑龙江,甘肃,江苏,上海,安徽及本省其它地区的教友。我在走访中发现凡是老家本堂神父跟外出的教友一直有联系的,他们的信仰就比较稳固。有一大批教友冷淡了,跟他们的老家的本堂神父不关心他们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个教友回去过年后回来跟我说,他们的本堂神父一见面就问他今年的四规费交了没有,他说很难过,我们在外面打工也不容易,一见面怎么不先问问我这几年过得怎样?

  河北邯郸教区的做法值得推广,去年有13个教友一起来慈溪郊区杭州湾一个工地做装修,复活节时他们包了一个车去10里外的一个天主堂去过复活节,身上还揣着一封本堂神父的介绍信,我们带着他们给我们本堂神父的介绍信找到了他们,在交流中得知他们每天收工后还一起念晚课,自此我们每个月一次出钱包车去30里地--他们住的地方接他们来教堂。大家说说看,有这样的本堂神父的关怀,他们的教友外出打工还会迷失信仰吗?

  外出工作和生活,我们面临很多的压力,付房租,找工作,给小孩找学校读书,赡养父母。我们这一群游离在外的中青年教友常常会迷失自己,我们要赖着主的力量自强自立,凭着信心往前走,我们也需要打工地教会的关怀,我们更需要娘家教会的关怀。

  感谢天主!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宁波教区浒山堂区“教友之家”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