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信德年,除了口号,我还有什么?


2013-12-13 14:20:56 作者:山东 来源:《信德报》2013年11月28日,43期(总第560期)

    在信德年开始以后,我立即将自己的腾讯微博改成了“善度信德年”。至于签名,也改成了“用信德的眼光看世间百态,用望德的眼光找一线希望,用爱德的眼光体察人间疾苦。”写微博的时候,也注重于反省一个“活”信德的生活。信德年结束了,有一个问号在我心中:信德年,除了口号,我还有什么?
    信德年之初,原本计划作一个教区的信德年牧灵和福传策划,但终因教区神长忙于其他的事情,而没有落实下来。既然得不到上层的重视,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做些什么了。善度信德年的腾讯微博,就是一个一直在做的口号宣传。这些通过微博的短小反省,有的是笔者自己的信德经验,有的是看到、听到、以及接触到的一些值得反思的信德问题。这对于笔者自己来说,是一种鞭策,借此挖掘自己的信德成长经历;借着分享,能够帮助别人信德的成长;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种信仰上的提醒。
    从教会的新闻中,看到很多教区和堂区都在为信德年而举行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这些对信德年的响应,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大公教会的普世性。这些活动,大都以学习《天主教教理》、《信德之门》、《圣经》为主,并配以其他的福传计划。有的堂区,为教友们准备了学习的材料和福传的资料,但是,如果没有人带领,能够看懂、理解透彻的教友,并不是那么多。
    记得在一个堂区看到过一张信德年的海报很有意思。在海报中,有一个人脸是一个洞,让人把头从背面探出来,能够与海报合影,并表达自己是属于善度信德年中的一员。坐车的时候,建议大家停止闲聊,轮流朗读《信德之门》,不但与信德年海报合影,也以实际行动融入信德年。对于教友们的分享,反复用心聆听、反思,为的是能够在跟教友接触的时候,带给他们更多信德的道理。
    在与教友聚会祈祷的时候,笔者经常邀请他们去回忆从相信天主,一直到今天的信仰生活。借着回忆当初皈依天主的感动,让他们再次想到这份信德的伟大;借着小团体的分享,也是对于信仰的一种团体见证。对于他们中的一些皈依的奇事,笔者也写了一些小品文来分享。信德的分享,并不会如同物质那样会减少,反而会因着分享而增多。当我问到他们是否后悔过接受信德的道理,参加聚会的人无一人感到后悔,反而都对天主的恩宠充满了感恩。
    信德年,为一个堂区设计了信德年的学习计划和福传方案。由于调动,方案没有得到更好的施行。在计划内,借着对于《要理问答》、《圣经》的学习,能够让教友们对于教会的信德道理和圣经,有个整体的认识和大概的了解;借着圣像的游行和敬礼,让教友们感觉到对于堂区的归属,增加教会团体的整体意识和凝聚力。
    信德年结束前,为一个堂区准备了宣传单。内容是《新约》中关于信德的一些章节、《天主教教理》中关于信德的教导和教宗通谕的一些内容。通过对这些的讲解,让教友们的信德得到提升,使大家认识到:信德年的结束,并不是信德生活的结束,而是信德生活迈向下一个高峰的开始。
    以上是笔者自身关于信德年做的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及对于信德年的思考。一方面是对信德年的回应,表明自己是普世教会的一员,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自己和读者的一个提醒:我们需要经常反省信德生活,不断地获得重新划到深处去的恩宠。信德年,除了口号,你做了什么呢?

本文标题:信德年,除了口号,我还有什么?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