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寒食节的由来


2014-04-02 10:54:10 作者:杨二祥 来源:信德网

    中国习俗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过寒食节。据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有功大臣介子推(又称介之推)的。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君主晋献公被年轻貌美的的妃子骊姬所迷惑而得宠,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用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感到事情不妙,为了躲避杀身之祸,就急忙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患难和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数都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在找不到食物的情况下忍着疼痛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但唯独忘记了封赏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感到心中有愧,于是,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请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肯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寻,但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大火烧起来介子推定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遂下令举火烧山,孰知那熊熊烈火焚烧了三天三夜,待大火熄灭后,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人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大哭一阵,令手下安葬介子推的遗体,有人发现介子推脊梁后边堵着一个柳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在这天全国人们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纪念介子推。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枝叶茂盛,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枝,编成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寒食节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怀念。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节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基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笔者之所以写此文的目的,旨在提醒我们不要把社会上的一些活动都视为迷信活动。我们作为基督徒,知道了它的历史由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揶揄这种民风民俗,我们不妨也要参与到这个惦怀故人的重要节日中来,与祖国同袍打成一片,互相沟通思想,逐步让他们也认识到,耶稣为了忠于圣父的旨意,为了担负人们的罪过而惨死在十字架上,更应该让大家纪念!

本文标题:寒食节的由来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