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神贫的超性价值


2014-07-22 14:07:30 作者:恒毅 来源:《信德报》2014年7月17日,26期(总第590期)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乃是耶稣在山中圣训讲真福八端时所说的第一端真福,所以我们都该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神贫者”。
    耶稣之所以说“神贫”,而没有说“实贫”,就是要我们摆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剔除那些阻碍我们奔赴天国的路障——贪得无厌的物欲,如此方可获得他所应许的超性福乐。
    很明显,肉体生命的延续绝对离不开日常的饮食,而为获得饮食自然也需付出相应的代价,并且为了能够连续不断的充足供应,有时还得加倍贮备,预算生计,但我们依然不能忽略“神贫精神”。因为“神贫”的实质就是克除贪心,不把物质的“疯狂占有”当作人生的最终目的,知道那些“身外之物”只是为我们能够稳妥走向天国服务的,因此在赚取、集聚物质财富的同时,心态要“超然物外”,不被钱财所左右,更不能成为外在物质的奴隶!如果常能具有这种超越的思想认识,那么也就很容易理解耶稣所说的“你们不能侍奉天主而又侍奉钱财”(路16:13)这一句的内涵:我们固然离不开钱财,甚至还需拼命地挣钱,但我们也应当始终牢记“灵魂”和“肉身”、“精神”与“物质”的主仆关系。虽然社会上也有“金钱不是万能的,但离了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的说法,我们确实也需要钱,但我们绝不能让金钱凌驾于精神之上,将金钱当天主敬奉。就像我们虽然为了维持生命需要饮食,但却绝不会将饮食视作生命,不能以肚腹为神(参斐3:19),因为饮食只是为延续生命服务的。
    事实上,神贫即是神富,不贪恋外在生命的“多多益善”,对身外之物的平和淡定,表面上看似一种匮乏,恰恰说明精神内涵的丰富,心灵境界的富有,真的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层次。曾有一位圣人,将他自己应继承的遗产全部给了弟弟之后,竟非常豪爽地说:“现在我们谁更富有呢?当然是我!”还是这位圣人说过:“真正的富有就在于什么都不缺,而我已经到了心满意足什么也不缺的地步,比起那些总觉得自己还缺少很多东西的富翁,岂不更为富有?”正如人们所说的:“知足可使穷人变富,不知足能使富人变穷!”正因为人们非常悬殊的心态差异,致使许多物质富翁竟然变成“精神乞丐”而永不满足!
    贫富源于对比,二者并无明显界限,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很难使人获得“一目了然”的明确效果。按词典解释,“富”即财产很多,而多与少则是相对而言,并无具体的分界线,那又何以界定“富”的标准?“贫”的解释更为有趣,谓之“与富相对”!既然“富”无标准,贫穷又如何衡量?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难想象,一个丰衣足食的小康之家若与百万富翁相比,自然会有“穷酸”的感觉;而百万富翁若与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相比,恐怕也算“穷到家了”!由此可见,仅以财产多寡定义贫富,实在难以说明事实真相。况且词典只强调了物质部分的贫富,而对精神的贫富却是只字未提,但精神的富有才是更重要的,更值得人去追求。即使物质异常匮乏,精神仍可非常富有;媒体曾刊载,一位沿街讨饭的乞丐在捡到巨款之后,并未据为己有,而是千方百计找寻失主,这难道不是物质艰困精神富有的典型?曾被媒体誉为“垃圾小屋里的精神富翁”——湖北宜昌黎开仕,15年靠捡破烂资助了全国200多残疾、病患及贫困学生,也是物质艰苦精神富有的例证。足以说明高境界的心灵状态就是“神贫”精神,比那些视财如命而吝于施舍救济的富翁更容易进入天国。

本文标题:神贫的超性价值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