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影响我生命的两位亲人


2015-05-13 09:58:47 作者:曾敏 来源:《信德报》2015年4月23日,16期(总第626期)

    在我童年时期,接触过不少信德坚强的老教友,他们不仅虔诚祈祷,“三句不离本行”,见人就讲道,而且善行丰富,家庭圣召不断。就如我的舅爷(母亲的舅舅)和外婆,他们的教诲至今仍记忆犹新,振聋发聩,激励着我前进。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的舅爷杨智是产西会口的会长,我的姨奶(母亲的姨妈)是耶稣圣心会一位才德出众的修女。舅爷是个文化人,还有给人看病的绝活。在我的记忆中,他不论走亲访友或是帮人看病,都要讲天主的道理,告诉病人和亲朋好友,天主的公义是威严可怕的,审判之严当不得。文革中,因信仰问题,他挨批斗,挂牌游街,被劳教多年。八十年代初,在宝鸡南关教堂过瞻礼时,有幸邂逅我的舅爷,和他说了半宿的话,没想到这竟是我和他的永诀。
    那次,舅爷一再叮嘱我,在外工作一定要坚守信德,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占公家的便宜。人生苦短,苦乐转瞬即逝,不要贪图眼前利益而失掉灵魂,我们永恒的福乐在天上。
    为了坚固我的信德,他给我讲了许多他的见证。解放前夕,一天他从凤翔县城骑自行车回家,走到两县交界处,天已傍黑,高粱地里忽然闪出二人,喝令他把自行车放下。他见势不好,乖乖地下了车。忽然,两人深情慌张,很快又消失在高粱地里。后来从外村一病人口中得知,两人正要抢自行车,突然看到后面来了骑马的队伍,吓跑了。那时没有打仗,哪来骑马的队伍呢?舅爷说,分明是天主显异象保护了他。
    六十年代,舅爷在略阳矿山劳改,在山上修一尺多宽的小路,为开矿做准备。山坡上有一低洼处,午休时他就铺了草袋躺在上面休息。犯人中有个瘦老头,为人和善,午休时常帮他找火吸烟。一天午休,他用废纸卷好了烟,又喊老头,谁知这天老头一反常态,气势汹汹地冲他喊:“凭啥?你还想剥削人……”他只好起身去另外找火。他刚一离开,另一人说:“老杨这地方好,今天我躺一躺。”哪料刚躺下,上方的山就塌了,只听见山崩地裂的响声过后,躺人的地方被泥石流掩埋,刚躺到那里的犯人只剩下了头和脚。就在这时,又滚下一块石头砸在那人头上……第二天,瘦老头对舅爷说:“昨天不知为啥,我脾气大得很!”
    舅爷的家地势较高,一天住在下面的人请他去看病。等他收拾好药箱,那人已不见了踪影。为了赶上那人,他沿着小路向下走。那时,刚下过雨,他脚下一滑,身体就不由自主的摔向地面,他顺势抓住地边的一株高粱,但高粱连根拔出,他也从10多米高的陡坡上滚了下来,一直滚到了坡底。当时他只是感觉有点头昏,睡了一觉第二天就无大碍了。
    舅爷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见证,看作天主的怜悯,他说:“天主每次怜悯,要记在心中,一生不忘。当你软弱的时候,遭受诱惑的时候,信德薄弱的时候,见证能坚固你,使你确信,你信仰的是真理。”他背诵了日课上的一段圣咏:“义人虽然多灾多难,上主却护佑他安然无恙,保全他的全身骨骼连一根也不致折断”(咏34:20—21)。那时,他刚刚得到了一本油印的日课本。
    我的外婆杨王氏,是舅爷的大姐,生有一女两男。她的一双从不停息的小脚,见证了她的勤劳和每月去本村教堂热心侍主的虔诚。在恭敬天主的事上,外公外婆从来意见一致。母亲出嫁后,他们索性把两个舅舅双双送进了兰州修院。外婆想儿子,想得整天哭,谁也安慰不了。外公不到40岁得急病身亡,为了生计,舅爷只得把二舅从修道院叫了回来。
    外婆因为哭坏了双眼,视力每况愈下,出入很不方便。那时,二舅还没有孩子,母亲便把异常顽皮桀骜不驯的我打发到舅家去给外婆做伴。与外婆相处的数年,成为影响我人生的重要时刻。
    在外婆尚未出嫁的时候,亲历了触目惊心的庚子教难,她那被致命先烈的鲜血沐浴的灵魂,散发着圣德的芳香。每晚,她一字一句的叫我念晚课,又教我念玫瑰经。然后,给我讲故事把我送入梦乡。她讲的最多的是“白头乱”的故事。她说,她跟着大人东躲西藏,晚上前面总有一盏灯引路,那些被杀的教友,被杀时能看到一股白烟上升……这些神奇的故事情节,从小就融化进我的血液中,使我的信德坚定,使我由衷地崇拜致命先烈并仿效他们。
    在她的熏陶下,我不仅养成了早晚祈祷的习惯,每日参与弥撒的追求,也打牢了信德的根基。在这样的氛围中,孕育了热爱教会的“宗教感情”,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感情,在十年浩劫中让我没有远离信仰;在近40年的工职生涯中,没有被名利、权色腐化堕落;退休后克胜了从事第二职业的诱惑,全心全意的为教会服务,活出了基督徒的充实生命,实现了人生价值。
    历史的车轮驶入奉献生活年,使我不由得回忆起影响我生命的两位亲人,我信仰的两位启蒙老师,他们的嘉言懿行使我发奋努力。
    让我们振作起来,去“唤醒世界”,以自己的圣善生活“为天国在世界上临在的价值而发言”。

本文标题:影响我生命的两位亲人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