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张士江:在第五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上的致辞

—— 对话交流 合作共赢

2015-11-17 10:38:43 作者:(信德文化学会 张士江神父) 来源:信德网

 

敬爱的汤汉枢机、尊敬的李平晔博士、尊敬的杨慧林校长、尊敬的各界朋友、同仁: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本届研讨会今天在这里开幕了。作为合办方之一,我和信德同仁与大家一样很荣幸应邀参与这次盛会。过去数月我们曾多次相会联系,今天大家得以在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见面。

去年,应两个发起机构之邀,信德文化研究所在石家庄承办了第四届研讨会。今年,港、澳、大陆三地的朋友们又汇聚美丽的香江,围绕「中国天主教与社会的融合」这个主题展开对话、讨论、交流。

众所周知,多年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内教会在学术研究领域与社会有着很大的差距。有鉴于此,2001年我们成立了信德文化研究所,新近注册了信德文化学会,目的就是回应中国社会和教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填补内地教会在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尝试从教会和社会两个层面研究基督信仰及其思想文化,推动中国教会、神学和礼仪的本地化进程,同时也为教内外学者朋友提供一个相互探讨、研究和交流的学术平台。

这些年来,我们曾与宗教界、学术界、大学、大修院及男女修会合作举办过一些学术研讨会或研习会。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尝试回应,如围绕宗教与环保(2002)、伦理道德(2005)、公益慈善(2007) 、城镇化及移民(2013)、弃婴收养(2013)、战时人道救援(2014)几个社会主题,还有围绕「传媒(2006)、依纳爵灵修(2009)、修道圣召(2010)、礼仪本地化(2011)等教会主题探讨分享。在座李平晔博士、杨慧林校长、徐以骅主任、蔡惠民神父等与会朋友神长都曾参与支持。我们也曾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师大及社科院世宗所基督教研究中心有过学术方面的友好合作。

今天在香港教会明爱宾馆开会,让我想起,港澳台神长教友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祖国及大陆教会的发展,对此我们十分感念。

记得1984年在沈阳修院,我第一次见到了当时来访的汤汉神父,还有温顺天神父。后来我在上海进修及工作时,我们也有见面接触。回家乡河北后,我也接待过当时的汤汉神父及李斌生神父等港澳台神长。(刚才杨校长提到从第一界研讨会举办至今,一晃数年过去了。汤枢机和温神父:光阴似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初期我们第一次在沈阳见面,这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

今天我们特别感谢汤汉枢机等神长和中联办领导对这次研讨会的重视及莅临指导。

2012年教宗方济各和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两人都重视对话交流,并建立了友谊。我想,不但国家与国家之间,而且包括特区与内地之间一样也需要加强对话交流,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这也正如汤汉枢机在刚才的欢迎辞中所希望的一样:“祝愿这次对话交流能促进彼此的了解,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加深友谊。”

回到本届研讨会主题:从利玛窦神父敲开中国大门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和教会在华本地化暨与社会的融合进程曾历经坎坷。在全球化的现代世界,今日中西文化交流已相当通畅,然而中国天主教与普世教会的共融交流合作及与社会的融合——即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还有困难,所以说还需探索,还需努力。

香港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在衣食住行、语言、法律、宗教、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形成了今日独特的香港文化特色。 香港宗教界与社会的融合也很成功,贡献非常突出,单就教会而言,在医疗、教育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等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值得借鉴。

这次我们坐在一起,希望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通过对话和研讨,推动中国天主教与社会的积极融合及香港与大陆两地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最后预祝本届研讨会圆满成功,祈福各位身心康泰!

本文标题:张士江:在第五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上的致辞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