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卡斯培在《耶稣基督》中的救恩论思想

—— —— 论基督徒的“自由”

2015-11-18 15:39:38 作者:耿占河 神父 (原道交流学会)

    瓦尔特?卡斯培(Walter Kasper)枢机1993年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是当今天主教神学界硕果仅存的世界级神学家之一,比肩拉辛格、汉斯孔等神学大师。因其出众的神学造诣,获教廷任命为“宗座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主席。也被委托担任在普世神学界享有盛誉的《神学与教会大辞典》(LThK)第三版的主编,这是卡尔?拉内过去曾经享有的殊荣。[卡尔?拉内是《神学与教会大辞典》(Lexikon der Theologie und Kirche)第二版的主编。]卡斯培枢机著作等身,其《耶稣基督》一书于1976年问世,被誉为当代最经典的基督论作品之一。虽然该书并非讨论耶稣基督救恩的专著,然而思考耶稣基督对其个人与全人类在生存及灵性生活上的意义,从其高中时代就成为卡斯培本人所关注的问题,[参阅瓦尔特?卡斯培着,朱梅芬译,《耶稣基督》,香港:原道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页vi。]他对该问题近三十年思考的成果不经意间流露在其介绍自己对耶稣基督之理解的《耶稣基督》一书内。的确,耶稣基督对当今人类的救恩意义的思考,一直贯穿该书,成为该书的主线之一。在此书中,卡斯培认为耶稣基督给人类带来的救恩就是真正的“自由”。这种对于耶稣基督救恩意义的思考,对于当今中国人来说颇具意义,因为该书中所思考的问题,也正困扰着今天的中国社会。

1.当今人类的“不幸”处境与救恩论的使命
主体主义:
    卡斯培在《耶稣基督》一书中指出,现代思潮的基本原则就是所谓主体主义或主观主义(Subjektivismus)。主体主义是指,人将自己视为理解与判断全部真实的出发点与标尺,而不是将整体存在视为理解自己以及自己价值的标准与依据。如此,人成为一切真实的主人,一切真实则成为人观察、判断与支配的客体。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认为,今天的人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意识形态中,人们不再用静态的目光去审视一切,而是用动态及进化的观念来定义一切,认为一切都处于变动与进步之中。[同上,页72。]

“自由”与“解放”运动
“    自由”是指人的活动没有任何羁绊与阻碍。“解放”是指从一切羁绊人之自由的权力与控制中脱离出来。
失败的自由与解放运动
    然而,人类追求自由与解放的运动,越来越显示出已经撞上墙壁。人经验到自己是一个渴望超越自己、超越现实的生物,他要借着自己的自由而超越现实,建立一个新世界。

2.真正的自由 – 基督徒的自由

何谓自由?
    在德语中的“自由”是“Freiheit”,该词的词根乃“Frei”,由印欧语系中的“per(e)i-”(在……那里)发展而来, 通常用来描写“属于我所有或可支配的事物”,因此在现代德语中用来描写主体的“独立自主”(Autonomie)与“没有任何羁绊”的状态。然而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对这个概念赋予不同的内涵。卡斯培在《耶稣基督》一书中虽然没有用较大篇幅解释何谓自由,然而通过其针对世俗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所发表的几个片段可以窥探卡斯培对自由的理解。卡斯培认为,由于人性的缺陷,世俗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很多时候扭曲了真正的自由与解放。他列出了真正的自由与解放应该具备的特征。

3.救恩的特征:进入人类历史的天主
    真正的自由是免于死亡、恐惧、焦虑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按照真实的价值秩序安排自己的生活,不成为有限价值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完全按照自己善之本性毫无障碍去爱的自由。
4.耶稣基督
    “自由”与“解放”是理解近现代个人与社会进程的关键词,是“时代的征兆”。卡斯培认为必须在这种背景下去阐明耶稣基督的救恩讯息,即阐释基督宗教所理解的救恩与现代人所理解的自由与解放之间的联系。

耶稣的讯息及其救恩意义:天国的来临
    《马尔谷福音》用“天国”来总结耶稣的宣讲讯息。耶稣宣讲天国临近了,且已经临在于人间。卡斯培认为,天国并非当代政治神学中所谈论的一个政治上的理想社会。按照“天国”(Herrschaft Gottes)的字面意义,“天国”一词指“天主的统治”,是从“天主是主”这个古老的信仰告白抽象化而来。“天主为王”表达了人们对一位理想君王的渴望,渴望理想的君王带来正义、和平、生命、自由等价值。所谓穷苦人是指在世间没有任何希望者,是世界与社会的最边缘者,靠自己的力量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仰望天主。耶稣就是向这样的人宣布人人所企盼的天国已经到来。[参阅瓦尔特?卡斯培着,朱梅芬译,《耶稣基督》,香港:原道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页103-106。]

耶稣的行为及其救恩意义:实现天国
    耶稣不但以言语宣讲天国的来临,更以行动来推动天主的实现。

耶稣的死亡及其救恩意义:在自我空虚中实现的天国
    卡斯培认为,现在我们手上所有的数据并不足以使我们了解耶稣对自己死亡的看法。不过他赞同史怀哲提出的了解耶稣对于自己死亡看法的方法。史怀哲认为,天国的来临与默西亚的痛苦是不可分的。要宣讲天国就必须宣讲痛苦,因为痛苦使人回忆末日的灾难。
    卡斯培认为,还有一个证据证实耶稣的死亡与天国来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耶稣在临终前大声祈祷:“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谷15:34;玛27:46)。卡斯培解释说,耶稣基督极端地空虚自我,使自己成为可以容纳天主的器皿,他的死亡成为天国来临的另一面,以最清晰及最终极的方式表达了在今世条件下天国的存在方式:在人性的无能为力中,在贫穷中,在忧伤,在空虚中,在死亡中。[参阅同上,页185。]
耶稣的一生是“为他人”的一生,这是卡斯培理解耶稣死亡的另外一个观察点。舍弃自己,这种意识统治了他的整个生命,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所以卡斯培认为,耶稣是带着为众人牺牲的精神走向死亡的。[参阅同上,页185-189。]

耶稣的复活及其救恩意义:
       耶稣死亡后,门徒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似乎耶稣所带来的一切随着耶稣的死亡而结束了。于是,他们返回自己的家乡,重操旧业。然而不久,分散各处的门徒们重新开始聚集,成立了团体,四处为耶稣作证,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促成这样一种翻天覆地改变的,必然有一个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必须非常强大,不但可以在陷于绝望的门徒们心中重新点燃热火,甚至促使他们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新约圣经将发生在门徒们身上的巨大改变归因于耶稣的复活:天主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并且派遣他们向普世传报这个喜讯。[参阅瓦尔特?卡斯培着,朱梅芬译,《耶稣基督》,香港:原道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页191-194。]
瓦尔特?卡斯培总结了耶稣复活的神学意义:
    第一,耶稣的复活是对耶稣基督本人的举扬,是对耶稣个人及其事业的肯定,是对耶稣基督的位格的肯定。
    第二,耶稣复活并不是要回到从前的生活中去。他的复活与拉匝禄的复活不同,拉匝禄复活之后,仍然再次陷入死亡。而耶稣在复活后不再归于腐朽。复活后的耶稣是一个新的创造。


天主是爱
    卡斯培认为,人类近现代以来的活动可以标记为对自由与解放的追寻,然而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对自由与解放的追寻在恶面前彻底遭到挫败。一方面是物理的恶如死亡硬生生将人对自由的追求戛然而止,另一方面由人类自己所制造的伦理的恶也限制了个人的自由,此外物理的恶所引发的虚无主义对伦理的恶更有推波助澜的效果。人类靠自己的力量难以从两个陷阱中跳脱出来。作为人类的救主,必须对上述两个问题做出回应,帮助人类解决这两个问题,始能相称“救主”的称号:从一方面来说,从天外带来一个绝对的善的标记,使人认识到恶并非宇宙间第一真理与原则,而是善。善恶之间斗争的最后胜利者是善,以此帮助人面对物理的恶尤其是死亡,使人在无意义中看到意义,在死亡中看到生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以此获得免于死亡、恐惧与焦虑的自由。从另一方面来说,从天外带来世界一个真正的毫无障碍去爱的自由,以此创造一个相互支持人实现自由而非限制自由的社会伦理结构。
    卡斯培特别论述了天主在十字架上彰显出来的自我空虚的爱。

人类在天主的爱内获得自由
    卡斯培在《耶稣基督》一书中详尽论述了耶稣基督给人类带来的自由与解放。他并且指出,在耶稣基督内发发生的解放与自由,首要归因于天主的恩宠,人方面的努力则扮演次要的角色。[参阅同上,页7。]

第一个得救的人
    按照卡斯培的意见,耶稣的“服从”是对天主爱的统治的自然回应。耶稣是第一个在天主的爱内获得自由的人,他获得了免于死亡、恐惧、焦虑、罪恶的自由,他获得了毫无障碍去爱人的自由。卡斯培说,“耶稣基督身上令人信服之处在于,他无止境地接受了人类的伟大和不幸。在此意义上,耶稣基督是历史的满全。”[瓦尔特?卡斯培着,朱梅芬译,《耶稣基督》,香港:原道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页83。] 耶稣之所以能够无止境地接受人类的伟大与不幸,是因为他在天主内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

5.结语
    斯培对耶稣基督带来的救恩的理解在今日中国颇具参考价值与意义。其实近现代中国文化颇受西方近现代思潮的影响,“自由”与“解放”正是现代中华民族与中国人追求的目标。从社会现实来看,无疑中华民族所追求的“自由”与“解放”的运动也遇到了瓶颈,卡斯培对于西方在追求“自由”与“解放”时所遇到问题的分析及其在基督信仰中提供的答案,值得中国人深思并作出回应。

本文标题:卡斯培在《耶稣基督》中的救恩论思想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