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乾隆和朗士宁


2006-03-15 09:00:04 来源:信德网

    在清朝历代的皇上中,真要数乾隆皇帝最风光了。乾隆善于舞文弄墨,有许多的文化包装,留下了许多佳话。
    如果我有时间,真想写一段“乾隆和朗士宁”的故事。朗士宁原名焦寒佩·卡斯蒂利奥奈,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1715年这位二十七岁的意大利人,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东方,先抵达澳门,后来到北京,居住在东城外的东堂(又称圣约瑟教堂)。由于他擅长绘画,在1723年9月15日被召入京西海淀的如意馆内工作。
    朗士宁进如意馆之初,虽曾经参用西洋画法,为雍正皇帝画了一幅《聚瑞图》和一幅《蒿献英芝图》,并得到皇上的赞赏。但最终得到的回复是,皇帝下了一条手谕,建议宫里洋画家们采用中国绘画工具,熟悉中国笔墨的特殊造型意味。这使得朗士宁等画家感到意外,但渐渐地他们明白了自己唯命是从的地位,掌握了入乡随俗的方式,于是那笔头画出的是兼西兼中的形象和风格。后人能见到朗士宁的油画很少,因为他在清宫中大多是画国画。后来,连他固有的绘画观念也发生了转变。1735年雍正驾崩,高宗即位,好在乾隆还喜欢西画,以为水彩画法与传统画法有相通之妙,故表示赞许,然他不喜欢油画。
    现在只露残骸的圆明园,在乾隆的时代可说风光无限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西方美术如此大规模,多品种移植到本土,并且又融会中、西风格的景观文化。其中的西洋楼“长春园”美不胜收,便是这样的典范。要说此“长春园”,便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乾隆和朗士宁的故事。有一日,乾隆在殿上翻阅新进贡的西洋画册,恰巧看到以水彩画法所绘的建筑图样,便兴致勃勃,命朗士宁作讲解,并问朗士宁,京城之中的洋人里,有谁善于西洋建筑此道的,于是朗士宁便向乾隆推荐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乾隆当即召进,并命蒋友仁协助朗士宁在圆明园内建造西洋楼。郎士宁被指定为“西园”的首席建筑师。
    朗士宁参照了许多欧式建筑图书资料,大胆设计了一组西洋楼的平面图和透视立体图。在后来的实际施工中,他又连续推荐了一些传教士参加设计工程。据历史记载,“长春园”约兴建于1749年,那是乾隆十四年的时候,两年后完工。
    朗士宁的许多史料都可以从《清档》中查到。这位意大利人在宫里,即当教授,又当画家,还做工艺师,到了乾隆时代更是受到极大的器重,被奉为首席画师。这位外国画家和乾隆皇帝的关系实在不薄,乾隆曾经题画诗曰“写真士宁擅,绘我少年时”。他还认为,朗士宁的画,“无过其右者”,这些都算是表达了他对朗士宁的一种赞誉和印象。
    清廷西风,构成了18世纪中国宫廷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在朗士宁的周围还有不少外籍的宫廷画师,虽不比朗士宁名声显赫,但同样为清代绘画作出了贡献。从18世纪开始,俄国教会每隔十年派出一个使团常驻北京。
    安东·列加绍夫是使团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当时俄国的《美术论》曾经这样报道:“列加绍夫在北京的名望,就像提香在意大利,甚至有过之而不不及。”列加绍夫在中国十年间,创作了四十幅油画肖像。十六幅礼品画,还为北京的东正教圣母升天教堂画了十六幅圣像。
    关于谁是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的最早使者,历来说法不一。意大利人利玛窦神父是一个有“中国缘”的传教士,他的传奇经历如同他的遗骨一样,一直留在了中国。史载1601年,利玛窦第一次向中国皇帝明神宗进呈了“圣像画”,所以,西画始传中国,由此便有了一个较为统一的依据。在那明清之际西画东渐的历史长河中,朗士宁可谓是继利玛窦之后的又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
    傅铎 荐自1999年7月31日《文汇报》

本文标题:乾隆和朗士宁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