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李向平教授发表论文:中国当代宗教的慈善特殊意义


2019-05-21 15:50:22

中国当代宗教的慈善特殊意义(概要)

——从佛教经济的“社会性”谈起

上海宗教大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李向平教授

一、 佛教经济之问题缘起

    常言之宗教世俗化,其紧密联系的大致是两个意义:一是以非神圣化的形式界定世俗社会的结构意义,不再以公共权力的形式直接涉及宗教问题,故称为世界的祛魅化或宗教的理性化;一者是宗教自身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变迁的需求,退出公共社会,不再左右公共理性和社会整体生活。

二、 佛教与经济之不解之缘

    佛教寺院的法施、财施等公益活动,往往基于佛教经济活动而具有招徕信众的目的,从而可以视为体现其宗教特性的公益活动,所以其社会—经济事务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宗教、功德性质。这就是说,宗教经济活动及其社会公益活动,常常是一具宗教时入一个社会的基本途径,它们对宗教参与社会的程度及其信仰者的宗教消费关系,具有基础作用。

三、 佛教经济的三大模式

    使寺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社会财富分配的“蓄水池”作用。
     依据佛教福利观的分类形式,我们可以梳理出制度性的社会福利观、施舍性的慈悲福利观和功利型的因果福利观等若干形式,并能够在每一种福利观之中寻找到三种相应的佛教形动模式。在与其制度性社会福利观相互适应的层面上,构成的是一种“政教型佛教经济”;在与其施舍性慈悲福利观彼此适应的形式上,他们构成的是一种“弘化型佛教经济”;而在其功利型因果福利观层面之上,佛教僧侣乃至信徒们构建出来的则是一种“灵验型佛教经济”模式。

四、制度缺失及其慈善特殊主义

    中国佛教在当代社会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似乎就是在一种制度缺失或机制不足的前提下来进行的。制度缺失,再加上慈善特殊主义的局限,佛教、寺院的经济活动足以使人担忧。

余论
     如何使宗教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事业结构,如何使佛教、寺院经济成为经济的一个有机构成,进而把宗教经济与社会福利,佛教伦理与经济伦理,慈善特殊主义与福利多元主义之间的壁垒打通,这才是中国佛教、寺院经济的大问题。


本文标题:李向平教授发表论文:中国当代宗教的慈善特殊意义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