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九:梦与祈祷(1)


2024-08-14 13:18:56 作者:王正光 来源:信德网

(一)梦通神灵

 ①祈愿祷告

祈祷一般来说,是人们主动与超自然的力量沟通,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祈福迎祥,避祸除殃。祈,就是面对灾变,号呼以告神,是恳求、请求的意思。祷,就是请求与盼望,“祷,告事以求福。” 人们相信,祈祷是与神灵沟通的重要方式,通过虔诚的祈祷,获得神灵的庇佑、指引和恩赐。祈祷是人类文明中普遍存在的行为,起源于古代人类对神灵的信仰和敬畏。研究表明,祈祷可以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提升心理的韧性和幸福感。

祈祷的内容很多,如求功名,求富贵,求子孙绵长,求延年益寿,还有祈晴祷雨等等,不一而足。 如东汉时期的谅辅,就是向天神求雨的典型一例。

谅辅,东汉时期广汉郡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人。他年轻做小官时,廉洁得连淡酒茶水都不接受。任从事史时,大大小小的错误他都检举法办,因此郡、县的官吏都不敢为所欲为。谅辅做广汉郡五官掾时,有一年夏天大旱,太守亲自求雨,但求雨不下,依旧赤日炎炎。这时谅辅挺身而出,在院子中曝晒自己来求雨,对天发誓说:“我谅辅是广汉郡的股肱之臣,不能规劝太守改正错误、进纳忠言、推荐贤能、贬退邪恶,协调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以致于使天地闭塞不通,万物干枯焦萎,百姓有冤,无处申诉,这罪过都在我谅辅身上。现在郡太守反省责备自己,为民众求福,太守的真诚恳切,还没有能感动上天,显然尚未赦过宥罪,得以宽免。我谅辅现在发誓,如果到中午还不下雨,请求用我的身体来补救那不可言状的弥天大罪。”于是他就堆起柴草,准备自焚。快到中午的时候,山间的云气转黑升腾,顿时雷雨倾盆而下,整个广汉郡都沾湿浸润,落了一场透地雨。人们因此称赞他的虔敬和至诚。(出《后汉书·独行列传》

另外,人们好往神灵充满的环境祈祷。正如圣多玛斯(1225~1274)指出的:“真正的祈祷是生活在神的氛围中,生活在神的奥迹内。”这也许是中外圣贤在祈祷中共同的经验,所以教堂、祠堂、寺院、庙宇等修行之地,都是祈祷人群集中的地方,尤其是节假日,祈福者如过江之鲫,原因就是这里圣山叠石,暮鼓晨钟,庭飘松韵,香烟弥空,经声、钟声、祈祷声,不绝于耳,到处神味充满,灵气融融。在这种环境里,祈祷者容易澄澈心怀,入静入神。

除此之外,祈祷者还有针对性的选择祈祷的神仆。如有冤情的人往往求拜铁面无私的包拯。包公祠和开封府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人们寻求心灵慰藉和公正的地方。前不久一个名叫钱仁凤的女子,在包公祠里哭天嚎地的呼求,原来她在17岁时,曾经被怀疑在食物中投毒,被判无期徒刑,直到13年后才从无期改为无罪,这才重新获得了自由。当她来到包公祠,触景生情,不禁放声大哭。

今年(2024)3月10号,一位名叫小玲的女子,身着橙色上衣,背着黑色双肩包,跪在开封府尹大堂内,泪流满面地嚎哭不止。人们以包拯生前正气凛然,不畏权贵,为坚持公平和正义,执法如山,便奉其为惩恶平冤的“包青天”!也许上天似乎也顺从民意,对包学士委以讼师重任,专司昭雪洗冤的狱讼,让人泄胸中闷。         另外,由此也可以看出,祈祷也是人生痛苦之使然,是对人间力量绝望的表露,但祈祷终究还是在寻求希望,是渴望那种来自于冥冥之中的超自然威力的降临,从这没有希望的世界,重新制造出希望来。或许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挣扎。正如一位网友留言:世间若有青天在,何苦开封呼包公!诚然如此。

②祈梦求果

在祈祷的人群中,不少人对祈梦情有所锺,“祈梦”就是在修行之地,如寺庙里做梦,类似于今天的催眠。相比之下,清醒时的祈祷,只是自己向上天诉说所求之事,然后静观事情的发展变化,以印证是否灵验。而求梦者在梦中却可以看见寓意深长的梦象或文字,并从中领悟所求之事的结果;或者和天神对话,与神的差役面对面直接交流,有的当时就知道了结果,有及时解渴的功效,所以人们求“梦”若渴。于是,不少修行之地设有专供待梦的地方,如吕纯阳祖师庙,多半有专供祈祷者设置卧榻的禅房。现在发现刘伯温当年设计的古镇,还专门设有祈梦的楼层和楼房,为祈梦者开方便之门。

最具盛名的祈梦之地,还是我国福建省的福清山,山上有一座著名的山峰名叫石竹山,还有九里湖石。都是闻名中外的祈梦胜地,以祈梦灵验而闻名中外,每年游客有三十多万人。历代达官显贵、骚人墨客争相来此游览、祈梦。元朝太府卿郑露、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状元罗伦、江南才子唐伯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清代名宦李光地,以及近现代一些政要,都曾来这里留下身影足迹。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清朝著名学者纪晓岚、梁章钜等人也来此探幽寻梦,对这里梦文化都作过非常生动的记述。如明代的进士陈迁记之:“青山霏霏水冷冷,一尘不动梦魂清。” 郑纪有“野趣谢千钟老景寻神仙作会;湖光涵万象梦魂与天地同流”的石刻题咏传世。此外,描述景观的佳诗丽藻多于繁星,“九鲤有人争祈梦”、“夜夜游人祈梦频”、“人间车马皆因梦”……民国时期的政府要员严家淦、李宗仁也到这里祈梦。张大千、徐悲鸿等知名艺术大师,也先后到这里“卧游”。其盛况可在现代著名诗人蔡其娇的诗作里得到印证:“啊,九鲤湖,你的景色多么奇异。旧时代看你是一团神秘,说谁在这里升天,说仙人曾留下脚迹,说这里的小庙,能把人们的命运在梦中显示。一千年来,万人的鞋底,把你山道磨得闪闪生辉,只为的求你给予一宿的梦,在那神像前,昏暗的灯影里……”

 2008年10月,这里举办首届中华梦文化节,提高了祈梦习俗的声誉和知名度。2009年5月31日,九鲤湖、石竹山祈梦习俗,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11月4日,“中国梦文化之乡暨中国梦文化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这里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及学者,香港、澳门、台湾等知名民间文化研究者等在此云集,开展梦文化的研究活动。

据某些专家研究,这些梦境其实是跟这里的磁场有关。磁场越强的地方越容易做古怪的梦!这是专家给出的第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是,专家们认为祈祷这么灵验,可能与祈梦者的心理暗示有关,这属于一种自我催眠!求梦者全都发自内心的认为,祈祷后一定会有“神托梦”的期盼,不断在心中重复自己的梦想!这就导致给自己植入了一个“神托梦”的潜意识!当他们在躺下来之后,不断想着这件事,入睡后,这种潜意识会让他们开始做梦!梦到自己的愿望被神实现!也就是说,这就是俗语说的“心想事成”。

(二)求学技艺 

唐伯虎少年时聪慧好学,对书画很有兴趣。当时全家寓居福建仙游县,在这个小地方找不到良师指点,唐寅只好自学,但技艺提高不快。有一次,听人说城外九鲤祠乞梦灵验,求知心切的唐伯虎就到祠中祈祷说:“我喜欢书画,可是秉性不敏。希望神灵能教导我,使我头脑开窍,能领会前贤的笔墨奥秘。” 人的内心深处本来就有神的慧根,而求知欲的推波助澜,对神就产生了信靠意向,寻求神的指点,而且祈祷时,“什么也不要挂虑,只在一切事上,以恳求和祈祷,怀着感谢之心,向天主呈上你们的请求”(斐4:6),就决不会失望。

心诚则灵,当天晚上,唐寅睡下不久,觉得房门自动开了,随即进来一个身材修长的中年书生,炯炯有神的双眼,显得睿智精灵。书生轻声唤醒唐寅说:“你的祈祷我知道了,愿意收你这个聪明的孩子作学生。”幼年的唐寅闻声爬起来,揉了揉眼睛,连忙点亮蜡烛,又掸子掸椅子,恭恭敬敬地请神师坐下。神师一张一张地审看他的习作,最后笑着说:“你的书画文章都有一定功底,只是方法不对头。”于是提笔作示范。唐寅目不转睛地看着,心无旁骛的听着,把神师的每句话、每个动作都牢记在心。直到鼓打三更,神师说:“今天到此结束,明夜继续学习。”说完飘然出门,刹时间不见了踪影。唐寅刚说神师慢走,就醒了过来了。

第二天夜晚,唐寅早早睡下,果然神师按约又入梦境,这次谈论之间,内容更广泛,层次更深入,论理更精确。醒来后,唐寅再看自己的旧日习作 ,居然感到有许多毛病,便依照神师的的指导,重新泼墨写画了几幅,并拿给母亲邱氏看。邱氏惊讶异常,说:“才几天功夫,你的字画就这么好了。难道是有神祐助的吗?”唐寅笑而不答。当夜神师又来梦中传授书画技艺,授完课后,唐寅不经意间把母亲的夸赞告诉神师。神师先是笑了笑,随后脸色郑重起来,说:“我们的师生缘分只有三天,明天我不再来了。希望你继续苦学苦练,将来必是一代书画名家。”接着神师又把带来的一个装得满满的口袋,递到唐寅手中说:“这一袋墨锭供你学习用。千万不要忘记为师之言!”说完飘然而去,唐寅大叫一声醒来,只见桌上放着装满墨锭的口袋,此后神师再没有来了。唐寅成名后,在苏州老家建了一座亭子,命名“梦墨亭”,以纪念这桩奇梦。祝枝山特意为之撰写《梦墨亭记》,传之后世。

祈祷首先是信心,信心是指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它包含对神的衷心信赖,对神的彻底降服。信心是针对不可见的、也不可能被观察的事物的确信。“神是信心的主体,而非人是信心的主体。”有的神学家认为神启示之真理的确定性,是源自圣神在信徒心中的工作,圣神不仅更新人的存有,也更新人的意识。他除去人悟性中的属灵的昏暗,开启人的智窍与慧光。古往今来的科学家,受益匪浅,这里不一一赘述。

本文标题: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九:梦与祈祷(1)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