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沉思灵修


2007-10-19 10:34:39 作者:圣女大德兰 来源:信德报(317期)

  在灵修生命的途径上,没有比一个人沉醉于虚幻中更为可悲,因为生命的滋润是靠着人与现实生活及上天真理的关系而维持的。一个以虚幻来充实自己生命的人,将被困饿而死。因此,没有任何悲惨的事比以这种不能结果的死亡,作为生命中所追求的真实而牺牲的、能结丰满果实的死亡更为不幸。
  真正地投入生命中的“死亡”,并不逃避与现实结誓盟,却要求我们献出完整的生命———这便是我们首先要弃绝令人颓萎的“现实”,因为这种“真实”与我们自私的兴趣有密切关系。在未看出这些创造物(尤其是物质的)的虚幻面目之前,我们应该明晰地看清楚它们的存在亦是千真万确的。物质的虚幻对更为真实的精神事物来说,只不过是相对的。我们舍弃这些受造物而开始退后几步,去透视它们的本质。如此,我们才能贯彻它们的真实价值,它们实际的存在及它们的真理;因为只有在离开这一切受造物之际,才能够清楚地旁观到它们的真实。我们不能透视创造物的真面目,除非我们停止将它们据为己有。我们的摈弃,使我们更能欣赏到它们真实的本质。唯有如此,我们将会开始在受造物中去看天主。除非在受造物中见到天主,否则便无法放心走上隐晦的默观途径。这条途径的目标,是通过受造物去寻觅天主。
  那些“沙漠之父”相信天主所创造的旷野在天主的眼里有莫大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因为旷野本身对人无用,没有人愿意开垦这片荒芜之地,因为在其中得不到益处。它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也没有可收获的东西。天主所拣选的人,曾经在这片沙漠流浪了四十年之久。在这一段时期,只有天主照顾着他们。假如他们直接地向前赶路,他们本可以在几个月之内到达福地。但天主的计划却是要他们在这段沙漠的旅途中,学习去爱他,并且时常回顾他们在荒野中与天主一起度过的艰苦奋斗的生活。
  这一片沙漠,是为它自己而被创造的,而不要人类将它改造成另一种东西。山岳和海洋亦是如此。无疑,这片沙漠是那些为寻找自己之人的置身之所,即是说一个孤独、穷困,只能依靠天主的人的住所。他没有任何伟大的工作计划,使他离开他自己和他的造物主。
  这是一个理论,但也是一个事实。首先,沙漠是一块疯狂之地。其次它是魔鬼的避难所———被投弃在埃及的旷野而流放于此枯瘠之地。干渴使人疯狂,而魔鬼也为他失落的光荣而饥渴。他之所以失落“光荣”,是因为他自愿封闭而排斥其他任何事物。
  因此,谁若愿意在沙漠中寻回自己,必须警惕自己不致陷入疯狂,不要使自己成为居住在那里的魔鬼的仆人,处于死寂的空无和凶猛的状态。
  看看今日的荒漠,它们是什么呢?一个新而恐怖的创造在诞生,一个人用来试验其势力为破坏上主所祝福的地方。今日是人类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时代,人不再需要上主。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资源和智慧在沙漠中居住。他可以建设他自己理想中的城堡,目的是为着来试验,来为所欲为。这一片沙漠突然之间变成夜晚灯光灿烂的城市,不再是天主之城的形象,即那从上天而来以和平点燃世界的天主之城了。这些城市也不是临摹史纳尔沙漠的巴贝尔塔,来让人们“建设一城一塔,塔顶摩天,好使他们的名得到光荣”的地方(创11:4)。它们成为人们互相敌视,互相窥察的秘密之城,是魔鬼以美奂笑容来藏身的地方,是令人迷惑的金银汇集之处———自此一切将归向毁灭。
  我们岂能袖手旁观这些城市的蔓延而不设法净化自己的心灵吗?当人带着金银珠宝移至沙漠而没有像当年基督一般抵抗魔鬼的诱惑;或者甚至自信他自身的能力、财势和智慧;那么,为他来说,沙漠仍然是“沙漠”。无处不是沙漠。因此,为他到处是孤独。这种孤独只有补赎,只有心灵的净化及天主的圣宠才能使之升华。
  沙漠是“失望”的住所,而失望却无所不是。不要认为我们内在的孤独是容易克服的。我们无法逃脱任何可能被征服的意志。失望是无底的深渊。不要以为消极地躲开,或者试着去遗忘便能克服的。概言之,这便是我们人类的沙漠:生活着去面对失望,但不是接受它。要抱着十字架上的希望去克服失望。不断地与“失望”作战。这场“战争”便是我们内心的沙漠。假如我们勇敢地与失望作战,基督将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不能面临失望而设法克服它,我们将失去他———基督。

本文标题:沉思灵修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