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感恩之种种


2008-03-29 09:34:33 作者:石愚 来源:信德报(总第333期)

    最近,感恩两字成为传媒的主题词,商业炒作也紧跟不放,动点子往感恩两字靠。从“斗争”转而为“感恩”,语境的变化,显示出社会的进步,毕竟人与人之间和谐之意令人心慰。
    礼仪之邦的中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广为流传,说明感恩是人性向善的亮点之一。
    前不久某报刊登《感恩之心是什么样子》一文,介绍了大学生被终止资助背后的心理困境,受助学生被安排到“感恩门”下跳舞,刊出感恩舞的照片。
    感恩是好事,是有教养、有道德、有知恩感的人的健康心态。也表明社会人间关系的一种和谐。但是,好事过了头,味道就变了。慈善行为,决不是个人对个人的施恩。赞助人未必高人一等,受助人未必低人一等,双方是平等的。没有平等,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如果由于某种场合,受助者感到心里不舒服,意味着这件事没有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使人间产生美好感情,令人遗憾。
    某报还介绍了一位妇女15年以来为740名学生捐钱捐物100多万元。在获得了一大堆荣誉后,招来了一大堆麻烦。遭到上百次各种非礼,非法的手段硬要、强要进行索捐,还加威胁恐吓。看来,面对面,个人对个人捐助的落后方式,已经不适应于当今社会。较好的办法,就是支持慈善机构,让专职人员,以合法的渠道帮助真正困难的人。
    追本溯源,感恩之词及其行动,最早在信仰团体中流行。感恩的理念,以及围绕感恩的思考,也在历史悠久的信仰团体中较为成熟。
    耶稣告诫我们,右手做的事,不让左手知道。做善事不张扬,隐名而举,不图报答,不求受助人感谢。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一,这是你为你的兄弟应做的。第二,不要让受助兄弟心里产生负债感。第三,为了防止做慈事的人骄傲。诸凡这一切是为了慈善之举,不要破坏人与人平等的正常关系。但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做好事最高尚的是为了学习基督,笃行对人的大爱,但不免会带有不少难以启齿的杂念。让人们知道自己是好心人;让人们看到自己经济实力还不错;让朋友,让家人对自己有一点崇敬。总之,要从好事中捞取一些什么。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他必须在慈举前,排除私心中的灰尘,慈举后,赶快退隐。
    教会是信仰团体,慈善事业是她为社会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教会不是以个人身份面对社会。就普世教会来看,她在各国各区域拥有大量的医院,大、中、小学校、孤儿院、育婴院,爱滋病治疗机构、敬老院、以及各类慈善团体,如明爱、鲍思高会、仁爱修女会等。“献身社会、服务社会、笃行仁爱”是她们的宗旨。为此,医院是最好的,治疗不收费或低廉收费。学校是第一流的,对贫困的家庭子女免费,其余机构完全服务,不收费用,把社会人士不愿负担的事负担起来。教会不想讨好什么人,不想赢得社会赞誉,她只想将福音精神尽可能脚踏实地地付诸实施。大批志愿人员,修女、修士、医生、专家、义工队伍,在上述机构中服务,完全不拿报酬,没有薪金之争,更没有劳资关系的麻烦,因为她没有老板。
    中国教会虽然已在艰难中恢复,但其力量在全社会中仅是沧海一粟。如已有的北方进德等稍具规模的慈善机构,各地堂口办有不少小型医院、敬老院,爱滋病治疗机构等等。这仅仅是起步,有待于逐步发展。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么多人,终身地,长期地为社会,为大众服务?回答非常简单,是信仰,是基督的榜样。基督是言传身教,壮烈献身的第一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正好应在基督身上。榜样的光辉已照亮人类两千年的历史。
    教会从本质上来讲是“生活在感恩中的教会”。“感主大恩”是基督徒常说的话。而要感主之恩,口说不算,应全心去“承行主旨”,这就是教会做善事的依据。明白地说:做善事是教会的天职,基督徒的天职。将善举商业化,广告化,是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则”,一切的一切,为了利润,没有利润“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 只有真诚才能有真正的慈善事业,只有真正的慈善事业,才能使社会和谐,人心向善,这是现代社会应追求的目标。

 

本文标题:感恩之种种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