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中国基督徒可以有为吗?
2012-02-24

——对天国子民与地上公民问题的几点思考别尔嘉耶夫自己所处时代的东正教徒大声疾呼:东正教不能始终是僧侣—禁欲主义占主导的,基督教不能归结为对个别灵魂的个人主义拯救。

耶稣会:倪胜民总会长“我们要接近群众,留心别人的需要”
2008-03-15

全球化的世代强调小装置,更好的工具、效率等等,使人容易变得个人主义,有见及此,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加强连系。

世界主教会议后宗座劝谕《爱的喜乐》
2016-06-16

而是社会在遭到过去几十年中一些片面的,极端的,过分夸大的,几乎专制的个人主义的误导之后,教宗想再次捕捉住价值,回到一个介于个人和社会的有益的平衡点上。

台湾:台湾地区主教团发表2012年牧函《深入信德奥迹、活出感恩圣事》
2012-01-04

这正是今年整个普世教会所将热烈强调的主题,而这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世代又是何等的重要与切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缺乏信德的世界与社会里:首先,我国社会本来就不是以基督信仰为文化底蕴,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消费文化、个人主义

特稿:在当今中国珍爱传统文化和加强基督信仰尤显重要
2013-05-23

首先说,当今社会上的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在青少年中很有市场,不难说明问题。个人主义在道德观上表现为利己主义,一切以是不是对自已有利为转移,对自已有利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四旬期文告
2013-02-27

在一个充满个人主义的世界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友谊规劝的重要性,为的是要一起迈向圣德。圣经告诉我们,既使义人也跌倒七次(箴24:16),而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软弱和不足的(参阅若一1:8)。

中国教会神职博士的学与用
2011-11-30

在教会里服务的应有幅度谷寒松神父曾指出:现在谈到我们天主教会,很惭愧的是,仍然存在着个人主义、本堂主义、教区主义(谷寒松,〈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神学论集》,28[1976],第119页)。

教宗方济各第55届世界和平日文告全文
2021-12-31

尽管有无数的努力,以促成国与国之间建设性的对话为目标,然而,战争和冲突那震耳欲聋的吵闹声依然有增无减,与此同时,流行病扩展蔓延,气候变迁的影响和环境质量都日益恶化,饥馑干渴的悲剧也逐年增加,并在个人主义而非互助共享的经济模式之下继续重演

特稿:来自天主圣三的启示
2020-06-07

这就显示教会不是个人主义的,不是一个人做事,而是永远与他人同在,并且要不断在他人面前做见证。十二宗徒之所以十分独特,就是因为他们见证了耶稣的教导、受难与复活。此外,宗徒们还是耶稣最初的合作者。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元旦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6

这个共同的法则阻止自私的个人主义,并把每个人维系在一起,使他们和睦相处,为既定的目标勤奋工作。这样的准则当然也适用于更大的团体:从地方性团体到国家团体,乃至于国际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