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宗教界别全国政协委员热议中共二十大报告
2022-10-24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对宗教工作的指示要求,将佛教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继承弘扬佛教界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主动适应、融入、服务新时代新征程,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特稿:恳求圣神倾注恩宠,全心投入福传事业
2013-05-18

教宗说:祈求天主赐给我们这位适应旅途伴侣——圣神临在的恩宠;圣神是耶稣的见证者,祂告诉我们耶稣在哪里,如何寻获耶稣,耶稣告诉我们什么。圣神还有一定的亲切感,是一位朋友。

我的中国梦
2014-12-11

我从未怀疑过我能够适应中国的饮食和生活。我同时也相信我能够学会艰深的中文。每天我都学到深夜。学习说新的国家的语言,我觉得就像个小孩子牙牙学语一样。

台湾礼仪委员会执行秘书潘家骏神父专访
2012-03-02

潘:礼仪本地化是一种适应的形式,因此它所据之本地化的基本材料便是那些既存的礼仪经文和仪节。因此整体而言,本地化与创造(creativity)二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创造是可以超越既存的罗马礼材料的。

刘澎:两个转变——中国基督教的前景(之三)
2012-04-27

但产生在封建时代农耕社会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为最高统治者利益服务的等级制,不可能适应自由、民主、平等与法治畅行的当代社会中今人的需要。

从教外人到保禄“弟子”
2012-09-19

她深谙对一切人我就成为一切(格前9:22)的圣经教导,主张用适应环境、适应时代的新方法去拯救人灵。

“第四届领导力培训”及参与神长们的感言
2015-11-23

德宝大学圣文生领导力课程负责人鲍芭德修女(Sr.PatriciaM.Bombard,BVM)介绍,除了文化传统适应周(6月14-21日)之外,连续四周(6月22日-7月19日)的课程,在重温铎职主题之后

特稿:天主教对中国祭祖认识的演变
2017-03-30

这种做法显然与耶稣会士在华有幸服务朝廷,与士大夫阶层交往,研习中国经典,尤其是先秦诸子思想,尊重和适应中国文化传统和习俗的做法相去甚远。

积极发扬教会爱德精神 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事业
2005-08-09

我相信,天主教社会服务事业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云南昭通教区代表刘双豪神父答:这个会议很正规,有很强的针对性、方向性,很有意义。我作为云南的社会服务机构代表,感到了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感。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
2006-11-18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工作,争取和团结信教群众;如何抵御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渗透、颠覆和破坏,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