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三)
2020-06-04

欧天乐神父(Fr.HughO'Donell,CM)长期在芝加哥公益慈善和社会教育机构工作,为德宝大学终身校董,终生致力于慈善和社会教育及文化交流

清明节:从清明节祭祖看宗教本土化及相互影响
2016-04-05

若中国广大基督信友能将清明祭祖扫墓和公教的追思已亡瞻礼同等重视,并相互借鉴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教会中国化(本地化)的途径之时,将为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及自身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徐光启“背后”的故事(一)
2012-06-05

今年是徐光启诞辰450周年,社会各界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高度赞扬他对中国近代科学及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而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徐光启缘何接受洗礼加入教会?有着怎样的信仰生活?

传教士卫匡国的传奇故事
2008-06-09

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12923  制作了《中国新地图集》等著作的卫匡国是和利玛窦一样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然而,这位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传教士却一度被湮没了三个世纪

上海天主教与“世博会”的四次交汇
2009-12-22

“土山湾文化”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这也是中国的“海派文化”在世界博览会上第一次登台亮相。1933年,土山湾中国牌楼又出现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纪进步”世博会上。

台湾:沙勿略传教修会会士隆重庆祝会祖孔维铎主教荣列圣品
2011-11-21

另外,一位神父参与宗教交谈及基督宗教合一的运动,从事与台湾及国际上的宗教与文化交流

中国:司铎修女怀念本笃会凯利院牧
2010-10-13

凯利院牧生前非常同情、关心和支持中国教会,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凯利常说:对于中国教会的分歧困境,没有过分简单化的答案。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因为当时利玛窦着重文化交流,把欧洲的知识如天文学,及不同玩意如钟表等传入中国,亦熟读中国文学如四书五经,更于1584年出版中文编写的《天主实义》,深受中国人欢迎。

章开沅:价值体系的重建与人类文明的重构
2014-09-28

文化交流过程中,离异与回归都要适度,即离异不可无根,回归不可返古。陈才俊:现今中国,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各种问题也林林总总:新旧并存,雅俗交错,光怪陆离,瞬息万变,使人难以把握。

我所知道的徐家汇
2010-04-23

在收藏的旧外文文献中,1515年至1800年初出版的西文珍本计1800种2000余册,而其中的汉学著作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是研究中西关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欧美汉学等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