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老人·小屋


2008-11-12 10:11:12 作者:林芝堂 来源:信德报(总第355期)

    记得小时候,我家前院有一间破旧的低矮的小屋。小屋有院墙,泥砌的,墙头上种有各种花草。小屋的主人,是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外号叫“江大辫”。听母亲说,他出身于清末穷秀才家庭,对满清很是依恋,尽管中国解放了,但是他依然留着他的大辫子。
    在我的记忆中,无论冬夏,他总是穿着灰色的大袍子,戴着帽儿,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烟袋,也许那长长的辫子就藏在帽子里呢。他那酱灰色而又松弛的满脸皱纹,刻记着他饱经风霜的岁月。但他的身体还是很好,走起路来一阵风似的。
    听人说他一生未娶,很早的时候从河北来这里投奔他的本家兄弟,然后就盖了一间小屋住了下来。如今年纪大了,生产队也不让他下地劳动,大队把他纳入了“五保户”,吃喝用全管。他不爱说话,几乎没有人去理会他。偶尔有人有意或无意地和他打声招呼,他总是眯着那双眼睛笑着并呜啦呜啦地说着,可谁也不愿费时间去听他说的是什么。他惟一的“工作”就是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的菜园子里种旱烟,有时也坐在院门口打盹儿或晒太阳。
    每天早晨都会看见他在菜园子里忙活,要么除草、要么浇水。等旱烟长成后,他就把烟叶劈下来,再用草绳把烟叶捆扎好,晒在院子里。那时候就会看到他家的院子里到处挂着长长的绿绿的烟叶,像一条条绿色的船,把小院挤得满满的,只留下一条窄窄的小通道。等到了秋天烟叶晒干了,他就把烟叶捆扎成一把一把的,然后挑到集市上去卖。那时候总会看见他早早挑着两捆烟叶,一路小跑着出了村子,等晚上又扛着空扁担回来了。他的生活就这样伴着院中的烟叶、墙头的花草生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年夏天,“江大辫”坐在院门口,在熟睡中死去。那是一个鲜花开得正浓正艳、云霞满天的黄昏,太阳的余辉将他笼住。那天晚上,他家里去了很多人,我的父母也去了,母亲回来说,“江大辫”死的很安详,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他的本家兄弟、侄子、侄媳也来了,给他好好洗了洗身子,还特意把他的大辫子梳洗干净,盘在头上。很多人都认为,这些年来老人省吃俭用,靠卖烟叶应该积攒了不少钱。但是,他的侄子到处翻找,甚至把他的破被子、破棉袄都拆了,也没找到几块钱。不过他的侄子却从他的衣柜里找到了十字架、圣像、圣书等一些东西。一气之下,他侄子就把那些东西一股脑地烧掉了。这件事让村里的很多人议论纷纷。
    第二天早晨我刚到学校,校长就通知我们集合,说是一位老人去世了,让我们为他送行。当我们全校师生列队来到“江大辫”的院子里时,我还没明白为什么要给他送行?遗体告别仪式是在村大队书记的主持下开始的。从大队书记的口里我们才知道,有人向大队捐资一万元人民币(一万元,在当时对我们农村来说真是个天文数字),让大队好好修补修补我们那破烂的学校,而捐资人就是他——小屋的主人“江大辫”。
    《老人·小屋》是真人真事,据说那位老人是个修士或者是在教堂服务的,他一生未娶,虽然他已去世30多年了,但他的样子依然在我的记忆中。记得那是1973年的事,我刚上学,那时候我父亲是村里的支部书记,老人亲自到我家捐的款。

 

本文标题:老人·小屋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