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面对挑战 积极预防


2010-05-05 15:04:03 作者:张若翰 来源:信德网

——在人格心理成长研习班上的分享
张若翰 (2010年4月6日晚•石家庄北村宾馆)

    编者按:4月6-9日,由信德文化研究所主办的“2010人格心理成长研习班”在石家庄北村宾馆举办。来自全省的主教、教区长和大小修院院长等45位神职人员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研习班。以下这篇文章是一位与会神长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今特刊出,以飨读者。

    令人震惊而羞愧的性丑闻
    一位教友介绍,他平常总想给周围的朋友介绍教会的信仰、信理、礼仪、节日,很少有人感兴趣。但最近不少人因性丑闻而关心教会了。这正应验了一句俗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多年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神职人员性丑闻不但严重地伤害了受害者的身心, 而且,也严重地损害了教会的形象和神职人员的信誉,让教会蒙羞。
    自1992年美国神职人员性虐待儿童案及性丑闻曝光以来,美国教会先后向受害者支付了巨额赔偿,甚至个别教区因此破产。同时,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瑞士、荷兰、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也发现了神职人员性虐儿童及性丑闻案例。一些神职人员甚至因此锒铛入狱。为此,教宗本笃十六在谴责这些犯罪的同时,多次地向受害者及其家庭道歉,请求原谅宽恕。
    今年3月,媒体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教宗本笃十六,指责当今教宗在担任信理部部长和慕尼黑总教区主教时对于两名司铎性虐儿童案处理上有隐瞒包庇嫌疑。教廷新闻室主任隆巴迪神父发表严正声明,阐明事实,予以反驳。
    国内大多数媒体均有报道,中央电视台也曾两次报道关注。
    面对2010年3月26日《纽约时报》刊文指责本笃十六担任慕尼黑总主教期间没有处理好一起其司铎性侵儿童案件的报道,圣座新闻室隆巴尔迪神父和慕尼黑教区均表示,当时的拉青格枢机并不知道把这位神父再次被派遣到其它堂区服务, 当时处理该事件的副主教格哈德•格吕贝尔蒙席已承担了全部责任。案发后,这位副主教没有听从心理辅导师的意见,而同意将涉案者调离。结果,该司铎日后再次作案而被判刑。

    不可避免的人性问题及性犯罪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性犯罪始终是困扰人类的社会问题之一。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结婚或独身,性诱惑在所难免。因此,正确认识性以及性诱惑,有效地预防性问题的发生,严厉打击性犯罪,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重视。
    根据2002年全美犯罪统计报告,美国每两分半钟就有一个性侵害案件发生。2003年共接获1117起强奸案件。资料显示,2006年南非平均每17 秒钟就发生一起强奸案。显然性犯罪已这是人类社会严重的问题之一。
    目前,一夜情和包二奶在国内越来越常见,此类有悖伦理的现象俨然成了法律的盲区。
    2010年3月18日,韩国立法部门决定将废除“通奸罪”的决议提交国会审议。赞成者坚持这属于个人私事,反对者认为,合理但应暂缓,因通奸罪关系到家庭分裂及子女问题。目前韩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保留通奸罪的国家之一。
    据婚姻心理学教授Dr. Robert Huizenga的研究统计资料显示,40%的女性(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和60%的男性会有婚外情。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后,估计有80%的婚姻会出现一方不忠于自己配偶的现象。
    据专家介绍,性瘾就如烟瘾一样,一旦堕落成瘾就一发不可收拾。有鉴于此,对独身生活有特别困难者,最好结婚,不要选择修道生活。修院甄选修生和教区司铎人选都要严格考察。一个人的性倾向属于其本性,即使结婚者,一旦性成瘾,也需要治疗。如,高尔夫球冠军老虎伍兹不得不求助专门诊所去戒除性瘾。
    研究显示,“恋童癖”是“因后天心理发展不正常造成的”一种性变态。其“行为表现为他们对成熟的异性不感兴趣,只以儿童为满足性欲的对象”。一旦发现这类人,要及时将其与儿童和少年隔离,并予以治疗。
    2010年3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议会上指出,“虽然(德国)第一例(虐童)案例在天主教会里发现了,但只关注一个群体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在社会很多方面都会发生的现象。” 换言之,儿童性虐待问题也是全社会面临的问题。
    不可否认,一些欧美的性虐待儿童控告属实,但也有人落井下石,以诬告指控神职人员谋取经济利益。多年前,一位艾滋病患者指控芝加哥枢机主教曾经性侵害当事人,全美舆论哗然,全球震惊。后来经过调查,这位同为受害者的病患承认他受蒙骗故意诬告了芝加哥主教。其理由,指控一位大人物远比一位普通人的影响要大的多,能获得媒体的高度关注,获得解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据德国司法部门近期统计,(虽然举报人很多,但)从1950年到1990年间性侵犯儿童者可以定案的为20名神职人员。(参考“德总理默克尔认为应肯定教会对虐童事件的应对”,2010年04月01日 中国新闻网。)这个数字比起德国社会的同类案件肯定要低的多。比如,据奥地利当局的数据显示,在同一时期侵犯儿童案件,在教会里经证实的为17宗,社会其他环境中发生的则有510宗。但人们往往把教会案例放大渲染,讥讽批评,却视而不见社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其理由,坚持和强调独身制者倍受关注,常常产生巨大轰动。其他人的犯罪似乎“正常”,而少为注意。即使这是社会现象,但作为社会道德中梁砥柱的教会必须面对挑战,不管犯案比例高低,都必须坚决拒绝任何犯罪,勇敢承担社会责任。
    心理学家Peter Rotter认为,心理辅导师、医师、神职人员和教师对于女性而言,既都属于“有权势的男性”,但也属于这一领域中的高风险人士。显然,度独身生活的神职人员更属于这一领域的高风险人士。神职人员选择的独身贞洁愿既是神圣的,同时又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往往成为社会特别关注和攻击的对象。不幸的是教会常常对与性有关的问题讳莫如深,有时还不敢公开面对处理这些问题,但一些厌恶和反教会独身制以及反圣统制(教宗)的个人、团体或机构,往往通过小说和电影将教会避讳的人伦问题集中在一起以文学化的方法放大描述。无论人们嘲讽和批评的正确也好,还是捕风捉影地诬告,教会应该而且也绝对不能姑息和容忍神职人员的任何性犯罪。神职人员更应忠于自己的信仰追求和贞洁圣愿,做个自由幸福的奉献者。
    目前,内地教会很少有恋童案发生,但与异性出轨案例问题已有发生。因此,内地教会要正确处理好已出现的出轨问题,提前预防恋童案及性虐童案的发生,更要严把选拔修生和司铎人选关,加强修院人格成熟陶成和司铎再培育工作。


王行教授正在授课

    本笃十六: 根源因素与后果
   
最近,爱尔兰教会一些神职人员的性丑闻一经曝光,在欧洲教会引起新一轮关注。2010年3月21日,教宗本笃十六终于打破了沉默。用圣座新闻室主任的话说,一反过往教会“沉默文化”的惯例。教宗就性丑闻发表了《致爱尔兰天主教徒的牧函》,向爱尔兰的受害人及其家庭表示深刻道歉,谴责犯罪以及渎职,要求涉案者必须接受天主和现世法律的惩罚。因为这些涉案者辜负了广大教友们对神职人员的信任。
教宗本笃十六指出了导致发生这种情况的系列根源或因素以及严重后果:

  • 审核神父和修会会士候选人是否适合加入神职的程序不恰当;
  • 对修生和初学生的人性、伦理、智慧和灵修的培育不够;
  • 社会上有利于神职人员和权威人士的趋势以及过分重视教会的名誉和避免形成丑闻,结果是,没有遵照现行教会法典的规定,没有保护每一个人的尊严。
  • 严重后果:教宗强调,急需以行动来应对这些因素。因为这些因素给受害者的生活和他们的家庭造成悲痛的后果,并令福音之光黯淡,连数个世纪的迫害也未达到这个地步。

    误入歧途、失足跌倒
    当前,各个教区和修会都出现了神职还俗或修道者失足的现象。显然,任何一位修道者,起初响应天主的召叫进入修院,绝对不是为了日后失足跌倒而来。但个人先天的性格脾气、后天的人格培育不足、诱惑挑战、环境影响、不明智的言行应对以及缺乏经验等导致了误入歧途,甚至一失足铸成千古恨。
    任何人都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误以为诱惑离我们还很遥远。其实,事件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此加强修道人的心理成长陶成非常重要。

    明智应对,走出误区
    想想一位年轻司铎,来到一个陌生的全新环境,尤其欠缺没有与异性交往的成熟经验。无论遇上顺利、成功和权利诱惑,还是失望、不顺、打击等情况时,若遇上异性的同情和关心,嘘寒问暖,因着缺少成熟的应对经验,陷入感情的漩涡或者出现问题,便不足为奇了。
    因此,我们必清醒认识人性的脆弱,虚心了解学习,全力避免。教区和年长者要及时提供团体兄弟般的援助。

    没有可以隐瞒的,勿存侥幸心理
    当今社会,人们无法隐瞒桃色新闻,无法隐瞒性丑闻。美国是全球超级大国,科技进步,总统的保安非常严密,总统享有很多特权,但前总统克林顿的婚外情照样被曝光了。作为民选总统,你不忠诚,就要受批评、被弹劾。意大利总理有婚外恋搞女人的丑闻同样被电话窃听和录像。
    如果作为一个大国的元首如总统和总理的隐私都无法隐瞒,那么,其他人呢?主张独身的宗教者的隐私能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切记,我们每一个人的电话、传真、手机和电邮都有被过滤检查的可能性。何况,进一步讲,有信仰追求的人即使隐瞒了人的眼目,绝对无法隐瞒全知的上主。
    因此,作为宗教公众人物,我们不但要忠于自己的信仰选择和三愿承诺,而且也要对社会与教会及他人负责,严格约束要求自己,谨言慎行,终生度圣善的生活。

    罪恶与恩宠
    当今教宗本笃十六始终严厉谴责性犯罪!不断向受害者道歉。2010年2月8日,教宗更用福音上这句生硬的话加以谴责:“谁若使这些信者中的一个小子跌倒,倒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套在他的脖子上,投在海里,为他更好。”(谷9:42)
    这些丑闻事件本身绝对不是好事,对教会的打击和对当事人的伤害都非常大。反过来,丑闻事件对每一位神长教友都有一定意义的警醒和提示作用,督促我们反省和重视。

  1. 起到了警醒作用,引起了教会的重视;
  2. 教宗打破了“沉默文化”,透明化应对处理;
  3. 重视灵修同时,同样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及人格成熟培育,严把选拔修生和晋铎关;
  4. 提前预防,加强管理,严肃处理(至少保护牧者们日后别被控告了);
  5. 治愈伤者、悔改宽恕。诚如圣保禄所说“罪恶在哪里越多,恩宠在那里也越格外丰富”。但是为进行它的工作,恩宠必须指证罪恶,以便改变我们的心灵,并给我们“正义,使人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获得永生”(罗5:20-21)。—— 《天主教教理》1848条。
  6. 相信圣神的临在!圣神将复兴教会!无论当前挑战多么巨大、生活多么艰难,也无论惊涛骇浪多大,教会都会始终屹立于世。过去2000年来的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基督和圣神一直在领导天主教会!

    当然,主教们不仅仅要小心避免被日后“控告”,更应对其司铎负不可推卸的保护、关心和支持的责任。诚如国务卿最近嘱咐要求的:
    “每位主教,在与临近教区的主教兄弟的共融中应重视亲自组织和跟进系列进修培养教育计划。主教应特别关注那些晋铎后常常要独自工作的年轻司铎们,他们感到孤单、肩上的责任很重。主教不仅要关心他们的教育,还应让他们感到被年长的司铎们接纳和帮助。此外,很重要的还有,主教和司铎们能够常常有机会保持私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加共同计划教区活动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见面机会、分享经验、互相帮助解决个人和牧灵工作中的困难。” ——2009年《圣座国务卿致函中国天主教全体司铎》。
    今晚在座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是教区或修院的主要负责人。当前全社会都在侧目而视我们天主教会,人们在关注我们每一个神职人员,天主也在冥冥之中注视着我们。诚如教宗本笃十六所言,性丑闻的后果打击比几个世纪以来的迫害都要严重啊!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不但重视,而且,还要大胆地面对严峻的形势,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制止犯罪,总结经验,探讨应对,制定措施。至少,我们要预防中国教会不重蹈欧美旧辙,尽力减少教会的损失。

------------------------------------------
参考资料:
Dr. Robert Huizenga,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about Extramarital Affairs”
Fr. Raymond J. de Souza, “A Response to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7, 2010
“梵蒂冈:教廷回应儿童受性侵犯事件”,《天亚社》,2010年3月12日。
“圣座发表教宗写给爱尔兰教会有关侵犯儿童问题牧函“,梵蒂冈电台 2010年3月20日。

 

本文标题:面对挑战 积极预防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