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修女的“变脸”


2011-12-09 14:31:31 作者:木若石 来源:《信德报》2011年12月1日(总第467期)

    主日的早上,我们全家一起到圣堂参与7点30分的弥撒,自寓居苏城以来,基本如此,也成了信仰生活的常态。
    今天是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我们照常来到圣堂,在修女教唱圣歌后,念早课经时,平时一向温和可亲的修女突然拿起话筒,严肃地用苏州话说:“你们不要再讲闲话了,你们到圣堂里是来参与弥撒的,不是来讲闲话的……”就这几句稍显严厉的话语,顿时使全堂一下子静了下来,也许是由于大堂正在整修,而在临时教堂空间狭小的缘故显得比以往更为嘈杂,修女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拉下脸用略带威严的口气提醒教友。试想一下,一个脸上常常挂着笑容,富有亲和力的修女,一下子严肃起来,是出于多怎样的无奈啊!
    苏城三香路上的杨家桥教堂是目前市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大概能容纳七八百人,节日时有一千多人参与礼仪,连过道甚至堂门口都站满了人,挤个水泄不通。这座有着上百年历史和带着浓郁江南园林特色景观的教堂,虽然处在市区,却闹中取静,古朴典雅,假山水池、回廊亭台、小桥流水、圣像雕塑错落其中,相得益彰,仿佛置身桃源,真是修心祈祷之所!
    这里的教友以前大多为渔民,并以年老者居多,都很热心,由于渔民教友之间带有亲戚关系且聚居一起,或认识或沾亲带故,现在由于城乡的变化,教友都因房屋的拆迁而分散开来,但一到了主日天或教会大节日,他们都会从家里赶到圣堂参加礼仪,这也成了他们交流与碰面的机会,相聚时有着许多说不完的话语,或在饭厅、走廊或是过道处,三三两两或围成一团,好不热闹。
    正因如此,以至于在圣堂内弥撒前,在礼仪进行中,甚至神父讲道时,还有人或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显得很吵。这现象已经根深蒂固,成为一种习惯,许多教友对此显得若无其事。前几年刚开始到杨家桥堂区时,我总有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后来才有些适应了。
    但是,我总觉得圣堂内供有圣体,教友与主倾心交谈,得怀有“不敢大声语,惟恐伤主心”的心态。圣堂是圣神的宫殿,是天主的家,我们教友来到圣堂,首要是恭敬天主,对越天主,把在圣堂停留的短短个把小时全心献给天主!这是我们最起码,最朴实的认识。
    即使是普通市民在公共场所也要遵守公共秩序,更何况我们是教友,基督的门徒,天主的义子,应更加明白来圣堂的目的。再说苏州每天都有很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还有许多外国朋友选择在苏城生活与工作,他们来到教堂,如果看到圣堂像自由市场一样嘈杂,会作何感想?
    修女的“变脸”确实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但我觉得,作为圣堂的日常管理者,这样的“变脸”是应该的,尽管是迫不得已的举动。这不由让人回想起圣经中耶稣拿起鞭子驱赶在圣殿里交易的商人,以洁净上主的宫殿。
    我们知道,耶稣的“变脸”是显示天主的光荣,修女的“变脸”是维护教堂的秩序。但愿修女的“变脸”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让我们的圣堂变得更加安静,在心灵上给主耶稣留下时间与空间,使我们能更好地恭敬天主,光荣天主!

本文标题:修女的“变脸”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