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青岛是这样的


2006-02-07 10:09:07 作者:宇丽华 来源:信德报(第255期)

    过去我所知道的青岛只不过是个海滨城市罢了,而当我真正走近她时,看到了她美丽的城市外观,也感受了她的深厚文化底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才对她有了更新的认识。那里的大海、教堂和人已经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蟹肥菊黄的九月,我和女儿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夕发朝至。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走下火车奔向大海。放眼望去,栈桥把波澜壮阔的海湾分成了两个部份。站在栈桥的桥头往岸上望去,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展现在眼前,近处是鳞次栉比的欧式高楼,远处是相互映衬的绿树林红屋顶。高低起伏的柏油路划着醒目的斑马线,黑白分明。各式各色的汽车行驶在路上,竟然闻不到尾气,听不到车鸣,更奇特的是马路上居然看不到自行车。
    就在我们玩的疲惫不堪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我看见对面的马路尽头在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旁边,有两个钟楼的塔尖犹如巨人的手臂高高耸立,像在和我们招手,我连忙指点给女儿看。是教堂,女儿欢呼着调试相机的焦距,以教堂为远背景,给我拍照留念。


青岛市天主堂

    圣堂到海边不远,不一会我们便走入教堂区域,雄伟而壮丽的哥特式教堂,西洋花园式的栏杆围墙,以及弥额尔画廊,让你犹如走进一个巨大而真实的圣像里,那浓浓的教会气氛笼罩着我们,既亲切又温暖。堂院不大,但干净整齐,修剪过的绿柏和紫槐环绕着教堂,高低不平却错落有致。一尊高大的汉白玉圣母立像矗立在绿色的草坪中,圣母微笑着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子。
    得知我们是来自河北的教友,一位姐妹接待了我们,并且指点我们到教友开办的招待所住宿。我们来到教堂后面的“银海景”招待所,这是由一位徐姓教友承包的,面积不大,但卫生方便。当我们说明是教友后,住宿费还打了折,忠厚热情的王开民师傅接待了我们,安排我们房间后,下午又带我女儿到附近的四方街去买海鲜,并且亲自下厨。一阵锅碗瓢盆交响曲之后,我们便吃到了新鲜的青岛海鲜。晚上,我们又去“下海”,在凉爽的海风中欣赏美丽的青岛夜景,感受造物主在大海之滨创造的这一颗璀璨的明珠,之后我们带着满鞋的沙子回到银海景,冲个热水澡,便进入梦乡。
    住在银海景招待所,除了看海方便,吃海鲜方便,最方便的还是进堂。青岛教堂建造已近百年,但不论外观,还是内设仍然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风格墙壁和未经粉刷的屋顶,刻有圣经故事的玻璃窗也完好无损。堂内陈设的卧式钢琴,古老的管风琴,雕刻精细的神功阁子,石制的圣水钵,每逢主日便叮当作响的大钟,坐跪两用的长凳,件件都在向人们诉说它的历史。看到这一切,我心里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赞叹和敬佩。中国曾经是一个自闭的外教国家,教会在中国经受了太多的灾难,特别是十年的浩劫,使国内众多的教堂陷于灾难,而青岛的教堂却保养的完好如初。
    青岛教堂原则上是开放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购票参观,而每当举行弥撒圣事时,参观活则停止。此时,堂内没有看热闹的教外人士,没有手机的铃声,没有小孩乱跑大人的呵叱声,电子仪器示着唱经本的页数,所以也没有交关接耳的询问声,守时的青岛教友没有迟到也没有早退的,礼仪中也没有人在堂内随意走动……大家在这安静的环境里,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全身心地聆听主的教诲,歌唱赞美天主。
    弥撒中神父的讲道也是非常精彩。主日早弥撒读的是玛窦福音,伯多禄问耶稣:“主,如果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原谅他七次吗?”耶稣说:“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神父讲:“犹太人习惯把七和七十年看成是最大的数字,就像中国人看九和九十一样。”神父是位中年人,讲着浓重的山东乡音,也许发现我们是陌生人,怕听不懂还加了手势。其实我听懂了,也明白了,数字只是习惯而已,关键是要一生一世宽恕别人。这也是我的一个收获,过去不懂。
    在这里,我们进了三次堂,只望了三台弥撒,我就感觉到这个堂区在管理上的完整和紧密。
    青岛是个好地方,好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城市、海洋之间,教会与社会之间,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之间,所保持的种种和谐,这起源于它的文化,因为山东本是孔孟之乡,在孔孟思想的影响下,忠实、厚道、义气形成了山东人的共性;而青岛又是凭着优越的地理条件较先接受了西方基督文化的沿海城市,它将爱作为生活的中心,爱人、爱物、爱自然……从而营造了青岛人平和的心理,文明的举止。“我们青岛的最大特点就是社会治安搞得好。”青岛人自豪地说。不错,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没有人采摘、攀踏,也不曾看到有随地吐啖、乱扔杂物。在“八大关”风景区的马路边有一个由四面同样大小的石英钟围在一起的小钟楼,用金属架支着,上面扣了一个小红帽,像个小木偶,供游人看时间、观赏,虽然无人看管,却安全地站立着。远处成群结队的身着白色礼服的新人们在拍婚纱照,天使一般地飘来飘去映衬着大海蓝天,忽而森林木屋里,忽而草坪花坛前,犹如在天堂,因为只有天堂里才能会有如此安全、和谐和情趣。
    青岛不仅是个旅游城市,还是一个工业产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到“海尔”、“海信”、“澳柯玛”系列电器,小到“白兰”、“红叶”缝衣针。“青岛啤酒”以及“双星”系列的鞋类和服装产品等等一个又一个的品牌,竟然出产于风景如画的青岛。这里没有横流的污水,没有喧嚣的噪音,这或许是个迷,其实解开了也就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天主总是把才智和机遇恩赐给诚实守信的人,青岛就是很好的印证。
    到青岛去看看吧,在那里你会有很多的感悟和启迪。教友能在古老的教堂里找到自身的差距。你不妨去住住教堂后门的那个小客栈,店面虽然不大,却是基督徒外出时良好的栖息地。客栈大厅的墙上贴着教内外人都认识的世界名画《最后晚餐像》,还挂着天主教挂历,供出门在外的教友查看;客房的桌子上,摆放着诸如《耶稣是谁》、《信仰是什么》之类的小册子。这里将会给你别样的风味。

本文标题:青岛是这样的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