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四旬期的默思——错过了主


2023-02-27 13:50:26 作者:(德希)Theresa 来源:信德网

从前有一座森林,沿着海岸而生长,你要知道,大海的傍边有一座森林是多么重要,它可以阻止咆哮的巨浪吞噬陆地,它的存在,对在海岸边居住的人,是一道安全的屏障。这树林是美的,清新的,充满了香味。每年春天有成千成万的夜莺来拜访它。就像基督,祂是生命的主,满是馨香,是你穿越坟墓时要面对的主,在祂身边有成千上万的天使不分昼夜歌唱:“圣圣圣,祢的荣光充满了诸天和大地。”然而祂是俯就的,祂的圣洁和尊贵不是要凸显你的败坏和渺小,祂来,是要恢复你原本在创世之初的那份尊贵,神儿女的尊贵和美丽,非被邪恶,邪见扭曲了的那个你。

人如果不理解天主的救恩,就像看到父母爱儿女也别扭一样。

基督的救恩在那里,那白白的救恩,领受的人欣喜若狂,拒绝的人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安徒生说:“从前有一座森林 ,有两位富有的地主乘着车子走过来。头一位说:多么茂盛的树木啊!另一位回答说:每一株可以砍成10车柴!这个冬天一定很冷。去年每一捆柴可以卖14块钱!于是他们就走开了。”

曾经,道成肉身居住在人间,充满了恩宠和真理,生活在公元一世纪的以色列,祂的族人被罗马人统治,他们每天都祈祷默西亚来救他们脱离民族的羞辱,主基督来了,却不是他们期待的那个样子,最后他们决定出卖耶稣“因为一个人替全民族死是合算的。”犹大卖了老师30块钱。主,求祢宽恕我貌似在跟祢,里面却从来没有祢!我看不见祢的丰美,祢在我眼中只值三十块钱。求祢宽恕我,不知道信仰的价值,生命的价值,为了我的蝇头利益,随时准备出卖祢。

现在让我们继续在这条森林小道上颠簸而行,这时有人抱怨“这真是一条糟糕的路!是因为那些讨厌的树!使空气不能畅快地流通,风只能从海那边吹来。于是他们匆匆走过去了。”基督的存在,如同这座丰美的森林,林中的道路是狭窄的,十字架的道理非常癫狂,天主的儿子耶稣基督为罪人死了!十字架的逻辑是强者向弱者低头,胜利者是割地赔款的那方,十字架是恕仇,是被羞辱的标记。这条路不好走、也不逗人爱。很多人决绝它,因为它相反自我。然而十字架是刨开的心,是天主对人毫无保留的爱。仰望祂的人绝不会被丢弃,也绝不会失望。

再一次,一辆公共马车也开过来。当它来到这块最美丽的地方的时候,客人们都睡着了。车夫吹起号角,不过他心里只是想:我吹得很美。我的号角声在这儿很好听。我不知道车里的人觉得怎样?于是这辆马车就走开了。

有很多人热心传讲天国福音,但最后,他们传讲了自己,不是把人唤醒带到救恩的主面前,只是觉得“我吹得很美”把人的灵魂带到了歧路。主啊,即使我“拥有一身的学问,能讲天使的语言,有预知的能力,看透一切奥祕,又有移山倒海的能力。”(格前13) 若我不能爱主,不把人带到祢面前来认识祢,这一切的才能对我有何益处?我自己反倒是那个丧亡之子。

接着两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马飞驰过来。我觉得他们倒还有点青年的精神和气慨呢。他们嘴脣上飘着一个微笑,也把那生满了青苔的山丘和这浓黑的树林看了一眼。“我倒很想跟磨坊主的克丽斯订在这儿散一下步呢”,其中一个说,于是他们飞驰过去了。

人们来到主前,求主祝福他们的婚姻,他们在教堂里结了婚,如此而已。很多人一生和神的关系只有三次见面:领洗、结婚和葬礼。他们照习俗生活,活在信仰的空壳里,并不见主。

一辆马车开过去了。里面坐着七个人,其中有四位已经睡着了。第五位在想着他的夏季上衣——它必须合他的身材。

我们一生很多次来到主的跟前,领受了恩典,却不认识主,因为我们的里面是沉睡的,睡在对日子的忧虑中,财富的蒙蔽之中,对权力的白日梦之中。即便是醒着的 ,就想着“我做的新衣服一定要合身,”我要买新车要去试试,我还要盖了更大的仓库⋯⋯我们来到救恩的中心 ,依旧错过,如同游客来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却还在睡觉,无法醒来。也不知道生命中还有这样的机会可以重游故地否,也不知道我们的灵魂,是否今晚就要被取走。

“第六位把头掉向车夫问起对面的那堆石头里是否藏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没有,车夫回答说:那不过是一堆石头罢了。可是这些树倒是了不起的东西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吗?它们是非常了不起的!您要知道,在冬天,当雪下得很深、什么东西都看不见的时候,这些树对我来说就成了地形的指标。我依据它们所指的方向走,就不至于滚到海里去。它们了不起,就是这个缘故。于是他走过去了。”

一位基督徒已经领洗得救,的确认识了救恩也懂得感激基督的救恩,还认为死亡对我不再是威胁。但我们有了得胜的生命后,好像还差了什么,好像基督并没有和我们在一起。

“现在有一位画家走来了。他的眼睛发着亮光,他一句话也不讲。他只是吹着口哨。迎着他的口哨,有好几只夜莺在唱歌,一只比一只的调子唱得高。闭住你们的小嘴!他大声说。于是他把一切色调很仔细地记录下来:蓝色、紫色和褐色!这将是一幅美丽的画!他心中体会着这景致,正如镜子反映出了一幅画一样。”

领洗得救后我们开始敬拜天主,热情洋溢的歌颂祂 、赞美祂、传扬祂,如同这位画家一样,准确的描绘我们所信的是谁,并因此充满了自负,甚至认为只有我们对主的认知才是真知,其他派别都是旁门左道⋯⋯所有所有的外在一切,好像还不足使主与我们同在。

“最后来了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放下她背着的重荷,在一个古墓旁坐下来休息。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的时候,她的眼珠忽然发亮,她的双手合在一起。我想她是在念《主祷文》。”

“她自己不懂得这种渗透她全身的感觉;但是我知道:这一剎那和这片自然景物将会在她的记忆里存留很久很久,比那位画家所记录下来的色调要美丽和真实得多。我的光线照着她,一直到晨曦吻她的前额的时候。”月亮说。

原来,信仰不是学问,不是理论上客客气气地接受了一位救主,信仰是生命与生命的连结,王子与贫儿的对调,信仰是一位贫穷,劳苦,拿重不堪重荷的人,心灵被天主亲吻了。深感 “我与你同在”的真实体验。深感被爱 ,深感“我的贫穷渺小 ,羞愧与自卑”被基督深深地 、深深深地、接纳了 ,融化在祂里面了。

本文标题:四旬期的默思——错过了主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