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关于领圣体的礼仪
2002-07-17

教会一再强调要礼仪本位化,要适合一个民族的心理和传统文化(参《礼仪宪章》40条)!而我们有些人却不顾及当地教友接受的程度,擅自改革,使许多教友无法接受,甚至很反感!这样我们不是适得其反了吗?

吃饭前 请先洗手
2004-05-24

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引人归向事物的宗旨,不离万物顺时应天之规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贤良方正”四个字便可回答一切。

第七讲 请藉此印记+,领受天恩圣神
2009-11-13

坚振圣事使我们的灵魂,由儿童成为成人,真的仿佛我国古代的“冠礼”,若我们拿坚振圣事来代替我国古代的冠礼,真的再好不过,加之这几年,我国到处都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做可以把我们教会礼仪本地化,也许能得到更多的同胞认同与接纳

从历史深处看教会大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
2010-11-09

当时的很多教会学校,不仅教授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

中国对外政策与宗教事务
2015-11-18

Civildiplomacy)外事筹码软实力一部份宣示主权维稳安定元素中国特色/中华复兴配合商贸对各宗教的普遍影响:民事外交(2015博鳌论坛有宗教专题)软实力;对台宗教中国化外事政策看佛教支持迈向国际中国传统文化及软实力民事外交

一位传教士朋友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0-07-06

中国传统文化讲盖棺定论。我想,现在也是时候分享乐铎那些既普通,又独特,但也有其鲜明个性的故事了。

王作安:引领宗教中国化进程行稳致远
2020-03-23

要支持宗教界加强宗教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融会中华传统美德,在经典教义阐释、宗教制度设计、宗教礼仪革新、宗教活动开展方式、音乐服饰建筑表达上,

北京: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2016-11-22

在所有对话中希望用我们的方式参与,让问题得到解决,让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既是神学的期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

特稿:藉着基督信仰构建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2013-08-26

一.认识和思考:恋爱与婚姻的不同婚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因为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道德学、地域差别、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多种内容的学问。

特稿:让我们在宁静中——整合自我,与主会晤,共享幸福
2013-07-07

二.传统文化强调心灵宁静的重要性。三.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寻求心灵的宁静。四.圣经教导我们要在宁静中天人会晤。五.教会深知静默对信仰生活的重要性。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