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李建春:一个诗人对天主教信仰的体会
2013-01-23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自中国开始接受现代化以来,所谓现代性,说穿还是在基督文化的范畴内,只是她的衍生物而已,不管大家从理性或自尊方面是否接受,我们通用的审美和批评标准,其实是从基督文化中来的,而且早就成了主流

台湾纪行
2011-11-04

总结了于斌、罗光、李震等人的思想,沈清松提出,中华新士林哲学异于唐君毅、方东美及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的哲学体系,却可以从儒家形而上学中注重他者的观念出发,整合西方近代哲学由现代性导致他者丧失的困境。

特稿: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为拯救生命而呐喊!
2013-10-07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个体主义的时代,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能力、范围、程度,都相对于第一现代性世界大很多,但是自主性增强,风险就在增多。

文明对话中的宗教因素
2012-02-23

与亨廷顿相反,杜维明的立足点毋宁说是文明的和解,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出自多元现代性;于是全球化和本土化就必然相生相伴、各擅胜场,而在这样一种大趋势中,跨文明对话意味着人类有希望的和平前景,即超越普遍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

基督信仰与祖先崇拜的冲突
2014-04-25

当然,今天伊斯兰教也面临着世俗化的冲击,但这不能被认为是中国宗教对伊斯兰教的"汉化",也不能被认为是汉族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融合,而是伊斯兰教与汉人的宗教一样面临着现代性的冲击。  

孙艳燕:关于“世俗化”的解读
2012-02-15

在产业工人和受过教育的城市居民当中反映比较明显,即社会中最现代化的部分更能显示出世俗性和现代性的关联。对传统世俗化理论有两方面反对意见。一是针对它的论据和解释。